鸟嘴打结器的逆向建模及其运动规律分析

来源 :哈尔滨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楞纸板在当下仍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材料,其生产量也是日益增长。而瓦楞纸板箱生产流程中涉及到了瓦楞纸板的转运问题。一般厂家是将20-30张纸板人工打捆后再进行运输。这一工序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手工绕绳打结,效率低下并且工作环境恶劣。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捆扎质量高、打结速度快的自动绕绳打结设备是瓦楞纸板生产线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塑料绳鸟嘴打结器则是替代人工打结的关键机构,它由一个复合凸轮驱动,就能完成送绳、绕绳、咬绳、成结、割绳等几个动作模仿人手将PP塑料绳绕瓦楞纸板堆一圈后打出一个活结,同时,它具有耗材成本低、打结效率高、成结牢靠、成功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大多数研究是围绕应用于方草打捆机中的C、D型打结器展开,而这两种打结器结构较大,打捆力量也较大,但是关于鸟嘴打结器的研究相当少。为了探明鸟嘴打结器的动作原理以及运动规律,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瓦楞纸板垛捆扎设备中,本文将鸟嘴打结器作为研究对象,并获得了以下结论:1)首先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对现有的鸟嘴打结器进行扫描,处理点云数据后再进行曲面拟合,最终获得精确的三维模型。2)在获得鸟嘴打结器的三维模型后,对打结动作进行了拆分,分为送绳、鸟嘴摆动、鸟嘴转动、卸绳四个主要部分,并将对应的分支机构进行了分析,了解了鸟嘴打结器的具体打结动作后将三维模型导入到了虚拟样机软件ADAMS中进行运动仿真。从仿真结果中得到了一个1s周期内鸟嘴打结器各分支机构的动作起止时间,并通过分析运动时序规律得到了鸟嘴打结器的运动循环图。3)而后利用凸轮机构的理论,选择对鸟嘴打结器驱动凸轮中冲击较大的轮廓进行了重新设计优化,并利用虚拟样机仿真,与原凸轮轮廓数据比较,证明其确有相应的改良,减少了从动件运动时的加速度从而减少了机构的冲击振动。4)最后还完成了样机设备的研制与试验,在纸板摆放位置正确以及绕绳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打结成功率几近100%,证明了优化的凸轮能够胜任打结动作,证明了打结器可以应用于纸板打捆工作中。在本文已探明的打结原理和最佳成结条件下,通过设计配合动作,也可以将鸟嘴打结器应用于其它设备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理论到三维模型再到物理样机,研究并分析了鸟嘴打结器的运动时序规律,并对其驱动凸轮做了相应的优化,最终应用于瓦楞纸板垛的捆扎中,证明了研究路线与结果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其他文献
我国5000t级列车已在运行,列车纵向力涉及机车车辆及装载货物安全,作者以5000t货物列力运行试验结果为基础,应用试验和计算机仿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5000t级货物列车最大纵向力研究结果作了阐述
我因颈脖疼痛而去市医院检查。经拍片和化验,医师确诊我患的是颈椎结核,作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后,由于化疗的强烈反应,我不堪忍受,即转院到省级医院治疗。经省医院检查化验,又经几位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兴趣不仅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创新之母。  1.以实例激发兴趣,上好绪论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一样。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因此,上好绪论课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关键。在《电工基础》授课时,教师可安排几个有趣的实验,像发电机、电动机、日
【正】职业教育必须重视教学、实践、实习的一体化。一、讲解语言应有逻辑性、针对性和指示性1.逻辑性沿着正确的思维规律,使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得出正确结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2013年国奥女篮备战东亚运动会第一阶段为期十二周的体能训练安排进行深入研究,全面、系统、准确剖析原国家女篮体能教练艾尔(200
1 对家禽生产中异味的认识气体质量和水质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话题,倍受关注。这些关注是否源于城乡差异已经很难说清。家禽生产场也会产生这些异味。这些异味随着家禽业的发展
寿命是动物重要的生活史特征,直接与动物适合度(繁殖和生存)相关联,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通常用以下三种假说来解释:(1)突变积累假说,认为自然选择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正>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脊柱病伤日益增多。特别是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脱位或合并脊髓或神经根压迫或刺激等病患,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力
会议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综合类大学的数量逐渐增多,基本所有高校都有下设二级学院,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在高校中已经实施多年,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符合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利于高校健康、良性的发展。但经过对我国高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探究,发现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着较多不足,影响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本文从高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出发,分析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