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lao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本文将就中等职业学校开发校本课题应注意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校本课程  开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就业形势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些岗位取消了或者额满了,有些岗位却是虚位以待,迟迟难以招聘到需要的人才。凡此种种,都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新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中等职业应该依据自身学校的实际的情况,开发适应本学校专业的校本课程,从而促进中等学校教学质量有根本性的提高。
  1.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
  所谓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的教学优势和专业特点,针对社会的职业需求,设置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课程,以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适合社会需要人才的培养,提高就业率。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是源于西方的教学思想,在20世纪中叶初步形成,主张在学校课程设置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符合各方面需要的学校课程安排,为教学质量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晚,存在着经验不足,资料匮乏等诸多的问题,但是发展比较速速,充分的体现了新规程、新规范、新标准的客观要求,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校本课程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
  战国.邹.孟轲在《孟子.离娄上》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2.1循序渐进的原则
  虽然从2001年开始,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就已经在我国的教育界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且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由于基础比较薄弱,资料严重匮乏,所以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抽丝剥茧,循序渐进的策略,避免操之过急及形式主义的出现,以免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
  2.2学生为主的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专业性技术人才,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学生为主,学校、教师作为辅助原则。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有明显的进步。
  3.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
  韩俞曾经在《师说》中对教师的职业功能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根本性的提高,才能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有所建树,促使新课程在内容方面、形式方面、風格方面都有明显的改进。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得懂,学得快,实现知识到技能的改变。有鉴于此,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本着不拘一格的精神,积极的引进教育资源,将一些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对本学校专业特征有所研究的年轻教师招聘的到学校中来,解决教师队伍知识陈旧,思想僵化,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状况,促进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及专业知识水平方面有实质性的提高,为接下来的校本课程开发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采取聘请一线的工作人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充分的体现社会的需要,提高新课程的含金量,以便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
  4.立足于实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
  职业学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只有立足于学校的职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学生才能够在完成学业以后,迅速的融入到社会之中,适应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如果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人为的割裂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就会导致高分低能情况的出现,影响学生职业规划的实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迟滞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毕竟技术工人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的进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在中等职业学校语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校本课程就应该设置相关的应用语言学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的应用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一定的基础。
  5.促进就业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当今社会就业困难和就业错位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矛盾。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完成学校学习生活以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从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职业,同时社会很多的岗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只能长久的虚位以待。这种就业过程中错位现象正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合理的具体表现。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开发校本课程,才能够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6.总结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不仅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应该充分尊重学校、社会、家长的意见。只有这样,校本课程才能够凸显职业学校特色,为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许高炎.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综合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4(1)
其他文献
摘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享受语文的乐趣,师生共筑快乐的语文课堂,在快乐而又富有乐趣的文字中遨游,这是学习语文的目标。  关键词:快乐 师生 享受 共鸣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具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科,但是现如今语文课堂陷入一种传统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激情和色彩。孩子们还未真正享受到语文的快乐,没有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师生之间仅仅只有“授”与“受”的关系,课堂显得沉闷、无趣,孩子们也兴致不高。
期刊
摘要:学校校舍质量是一件关系到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的大事,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更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现代化水平。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逐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关键词:中小学校舍 规划 管理 策略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校舍、实验室、操场、食堂、多媒体、计算机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其中校舍建设是学校办学的
期刊
近几年来广东省的高考体育术科项目都由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两部分组成,其中素质项目有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和原地掷实心球三项,考生必须参加这三项内容的考试。《广东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体育术科考试大纲》明确规定100米跑为素质项目之一,分值为总分300分中的75分。  在近三年的高考考生的成绩中发现,我校学生的短跑成绩相对较弱,2011届的体育考生的100米平均成绩为75分中的54
期刊
摘要:教育是什么?借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那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应该把规范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作一项必要的教学目标。而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
期刊
摘要:每一个幼儿从出生就处于了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仅仅依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挖掘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职能,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大环境,已成为我国幼教实践的指导思想,三位一体的教育已经影响着幼儿各项智能的形成,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发展,影响着幼儿的幸福感。  关键词:家庭 社区 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探索小学语文和谐、宽松氛围的建构,意在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更好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和谐 宽松 建构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可以说,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增加了思维敏捷度,易于接受知识,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以为,创造和谐、宽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要从低效走向有效,从有效迈向高效,这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教师角色得到恰到好处的运用,学生的主体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高效课堂的主旨。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创设课堂氛围、组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要学,自主去学。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应该体现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对它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而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且社会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上升,这就要求美术教育也要实现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校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创新型美术专业人才。  关键字:美术教育;面向社会;创新型;需求量  一、简析创新  (一)分析创新  创新指的就是:以
期刊
初三上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以后,班主任刘老师笑着向我讨教经验:你能够怎么把小晖的成绩提高到“如此的境界”。翻开小晖的成绩单,真的不敢恭维这个孩子,七门功课门门挂彩,最高分是英语54分,其次是物理28分,其他都是20分以下,我确实有骄傲的资本。而且这个54分是小晖进入初三以来考的最糟的一次,小晖绝对不应该考出这种成绩的。刘老师向我讨教转化他的诀窍,其实我做的很简单,只是把小晖看作一个普通的学生,在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教学都是众多教育专家和学者研究的课题,尤其是近年来应用题表现多样化、多元化,分类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现代尤为突出、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就这一课题,将从小学应用题分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小学应用题分类教学的对策两个方面入手,全力打造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具实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教学情境,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多姿多彩、实效高效。  关键词:小学应用题 教学 对策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