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活动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f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开展,很少会布置到正常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小学生很少会接触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因为在传统课堂之下,教师教学思想比较单一和落后,很少会关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因此,为了积极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落后之处,小学教师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之下,关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在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课堂差异化的基础上,合理化地引入多样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开展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可通过生活情境创设法,转变教学主题内容和结构,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水平提升有着关键作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能够最大化限度地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课堂体验,以此增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维与能力的全面升华,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教育价值。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是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一门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具有独特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定位和理念。传统课堂之下,小学教师往往只关注应试成绩的提升,很多时候无法真正关注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进步与发展,难以将知识化为力量,去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所以,在新教育理念和体制之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施与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之路,确保学生在反思生活问题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在丰富世界中进行自由探究和分析,从而建立新的世界观。
    所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区分传统课堂,小学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设计现实问题,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和主动分析,以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形成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掌握基础生活技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之下,小学教师需要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坚持学生客观发展规律,实施具有问题引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完整性与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以此弥补传统课堂中无法实施的相关活动,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开展
    (一)主题活动生本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设计中,小学教师需要通过生本化的基本思想,在教育价值上有所突破,尽可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之下,发展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生本化的设计与实施,要尊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体性地位,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在传统课堂中无法实现的潜能,真正赋予学生充足的自由权,去进行实践活动的选择与参与,明确生命成长的意义所在。
    例如,特殊时期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可以借助钉钉群进行线上选题指导课。其研究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发展和兴趣。学生根据“网络学习新形态”这一主题,分析了在内容、形式、作业、时间、空间和伙伴都与平时的课堂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这几个方面,教师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提出研究课题。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学生理清有哪些可以研究的课题,并引导学生可以从感兴趣、有能力和社会关注度高的课题入手。通过这样的梳理方式,学生的研究内容来自他们所感兴趣或是困惑的内容,使学习内容真正来自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渗透,需要得到小学教师的格外关注,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一步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在小学教育体系之下,学校与教师应该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核心价值,使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增强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切实完善小学生学习思维体系,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特点,进行针对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避免因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而造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较少,确保为小学生动手实践与思维方法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小学教师要加强自我认知,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充分安排和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提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提升教学效率,不断优化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使活动不断深化。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与传统课堂存在着巨大差异化特点,许多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明显不同,需要小学教师积极进行区分,合理化实施与渗透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途径。学校与教师也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懂得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从而满足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实现小学生思维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宫国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8(3):91.
    [2]叶乐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实施体验学习分析[J].求知导刊,2018(8):12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语文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为此教师必须在語文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元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并提高教学效率。简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误区,结合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误区   1.情感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   在新课程
摘 要: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知识与世界有效连接,让解题更容易。此时教师要从生活出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打造全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数学实践教学的有效提高。以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开展的意义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综合应用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促进他
摘 要:数学新课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就需要理解数的意义,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和表示数,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同时也通过数表达以及传递信息,这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方法;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缺乏严重的数感,这也反映了小学数学要着重对学生的数感加以培养,具体通过哪些策略和方法更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二章中明确指出,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并非只依靠简单的模拟和读书背诵来进行记忆,而是需要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动的方法来培养和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因此,合作学习被普遍认为是新时期所必需的一种教育活动。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生;合作能力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要想促进学生健康良好地发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合作学习讨论和互相竞争的过程中,学
摘 要:识字是学生阅读和写字的基础,是学生走进知识海洋的关键一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務。良好的识字素养和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有重要影响。旨在通过分析识字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教育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识字又是小学语文课程建设
摘 要: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才能更灵活地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新时代素质教育尤为注重小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形成,而以逻辑性、抽象性著称的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新知识教学的时间占比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相关练习中衔接新知识、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练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挖掘潜能、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手段。但有些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存在简单重复问题,使学生提不起把练习进行到底的兴趣,严重影响数学练习的效果。对此,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爱好,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它能够为学生通向社会搭建桥梁,能够加强学生与社会活动的联系,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基于此,从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探究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学;综合实践课;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要注重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与落实.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实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很多教师看到教育文化对教学的深刻影响。将数学文化渗透进数学课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也为学生未来学好数学奠定基础。从数学文化渗透的意义出发,探求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文化渗透;策略   数学文化是知识、思想、方法、思维等的集合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贯穿数学文化会对学生的数学观念产生影响,促进学生对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