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心动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青春期;异性交往;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4-0043-03
  【活动背景】
  青春期的异性情感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心理历程,即异性排斥阶段、异性相吸阶段、异性眷恋阶段和择偶阶段。其中,异性相吸阶段出现在排斥阶段之后,大致在初中时期出现,持续2~3年时间。此时,学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渴望参加有异性的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结识有共同话题的异性朋友,并发现自己喜爱的异性类型,这也是他们学习与异性交往的重要时期。
  初二年级是青春期最“狂风骤雨”的时刻,学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美好的青春萌动时光,同时也对班级内异性交往的话题格外关注。这个时期是“绯闻”最多的时候,一旦发现班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一些调皮的学生便借此起哄,这让对异性正常的爱慕变得有些尴尬和难堪。还有一些同学由于性教育的缺乏,认为初中阶段不该喜欢他人,对自己在这个年纪产生的情愫持羞愧的态度,往往采取遮遮掩掩的策略,而这正中起哄学生的下怀。针对初二年级的青春期异性交往现状,本课采用匿名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知道青春期的萌动心理是普遍的、正常的,借此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性心理变化,学会尊重他人的情绪情感,在分享中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和态度。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正确面对自己的情感,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故事,让压抑的情感得以释放。
  2.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情感的普遍性与常态化,正确对待自己与身边同学的情绪情感,减少取笑、打趣他人的现象。
  【活动准备】
  PPT、纸箱、若干纸条
  【活动对象】
  初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阶段
  循环播放背景音乐《那些花儿》,学生进入心理教室,围成一个大圈站立。
  (一)热身活动
  (1)活动名称:开口笑
  (2)活动规则:心理课代表作为第一个挑战者上场,挑战者在全班同学范围内挑选一名异性同学,两人面对面站在教室中间,其余同学围成一个大圈。要求挑战者在1分钟内将该异性同学逗笑。如果挑战成功,这名异性同学将会成为挑战者,挑选其他异性同学继续游戏;如果没有挑战成功,挑战者换一名异性同学继续游戏。已参加过游戏的同学不能再次接受挑战。
  (3)教师:游戏过程中,当你与异性同学面对面时有什么感觉?和面对同性时有区别吗?
  设计意图:热身、活跃课堂气氛、铺垫。
  (二)观看MV《最好的我们》
  教师:请大家分别从MV里男生和女生的角度分析一下,他们在互动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感情?
  设计意图:深入主题,引导学生说出对异性交往的看法。
  二、自我暴露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启动爱情程序的时间,这是一个健康的生命本有的发展方向。当你遇到可以开启你爱情程序的那个人时,情窦就此初开。那个人也许是幼儿园里揪你辫子的小男孩,也许是13岁时班上穿白衬衫的少年。
  今天的这堂课,让老师的思绪回到了我第一次心动的时刻,也是我的爱情初启动时。那是我初三的时候,班里转来一个男同学,他坐在我的斜前方。當他第一次转身向我借橡皮的时候,四目相对,我的心不可抑制地怦怦跳起来。自此以后,每每与他交谈,我都莫名地十分紧张,上课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偷瞄他几眼。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初三结束,经历了一个暑假后的我开启了高中生活,他也渐渐淡出了我的世界,后来我也有了新的暗恋对象。
  同学们,请问你们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学生躁动,但羞于开口。)
  三、心动日记
  (一)回到过去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试着回到爱情程序启动的起点,还记得第一次的心动吗?(播放轻音乐)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仔细回想一下你的第一次心动,并在小纸条上写出你的心动日记。
  心动日记
  (1)你是否有过心动的时刻?
  (2)你的第一次心动发生在多少岁?
  (3)第一次心动的时候,你的内心状态是什么样的?
  (4)TA身上的哪些特点让你心动?
  (5)你还在喜欢那个第一次让你心动的TA吗?
  (二)心动分享
  将学生的“心动纸条”收入纸箱,要求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分享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1)在倾听分享的过程中闭上眼睛;
  (2)在倾听分享的过程中做到不评论、不说话、不交头接耳;
  (3)本堂课的所有内容保密,课后不再传播。
  和学生约法三章之后,老师在轻音乐中开始随机分享学生的“心动纸条”,直至全部分享完毕。
  (三)心动讨论
  (1)大家的这些心动体验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课堂统计显示,80%的同学的第一次心动时刻发生在12~13岁这个年龄段,这也是我们进入青春期的时刻。这个阶段,我们从异性排斥阶段转化至异性相吸阶段。很多同学对产生心动这件事抱有不好意思的态度,但我们从分享中也可以看到,心动是具有普遍性的,每个班绝大多数同学已经经历过第一次的心动体验了。除此之外,大家的心动对象往往具有学习好、性格温柔、有礼貌等优秀品质。最后,我们在分享中可以看到,大家的第一次心动往往持续时间比较短,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一段时间后不再喜欢TA。
  (2)现在你怎么看待对他人心动这件事?
  学生发言。
  教师:在青春期我们对他人产生心动是十分正常、美好的体验,我们在一段时间后不再喜欢TA也是很普遍、很正常的,因此大家不必感到困惑与自责,更不能把心动这件事作为笑柄去打趣他人,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或正在体验的美妙经历。
其他文献
数学老师说,弧、弦、圆心角是相互联系的,简直是“公不离婆,称不离砣,有称必有砣……”  “我家的秤就没有砣!”一同学叫道。  “谁跟你说你家那把烂秤!”老师堵上了他的嘴。     “概率再大也不一定能确保事件发生对不对?”数学老师打趣道,“比如,你听录音机的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的概率是90%,可事实上没有下,那你总不能拿炸药炸了气象台吧!”   “我炸了录音机!”哈密瓜接了一句。     某同学被数
关键词:列侯位次;高帝十二年;分权共治;署名;绍封一、“高帝六年说”之再检讨  古人于朝堂之上面见君主时因席位的先后位置形成了一定的朝位次序。虽然通常情况下,“朝位的班序是由秩次的高低决定的”,1但西汉时期却存在与官秩高低并行的另一套朝位体系。自高帝六年(前201年)起,劉邦陆续册封曹参等功臣为列侯,并确定了十八名列侯的朝位次序。高后二年(前186年),吕后在此基础上又厘定了其余列侯的位次,形成了
一、历史学的专业化  大卫·休谟在一七四八年曾说:“无论何时何地,人类本性都是相同的,就此而言,历史并没有告诉我新鲜或奇特的事情。”就十八世纪以来史学的发展来看,这句话是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  一七一九年爱丁堡大学设置了“普世史和古希腊罗马研究”教授职位,一七二四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设立皇室任命的现代史教授。一七三四年建立的哥廷根大学也于一七五七年设立历史讲座教授,并很快成为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中心
大概是海在呼唤,一朵花儿应了一声,接着,一树花儿被惊醒了。于是所有花儿次第生动起来,伸开花瓣,舒展花蕊,含露吐芳笑着,等着第一缕阳光到来。到底是哪朵花儿先醒,惊了另外的花朵。花儿不说,没人知道。海风一来,花儿一树树站在夜色里,你拍我一下,我碰你一下,捂着嘴偷偷笑,又迅速归位,如同捉迷藏的小姑娘。  所有的花儿醒来后,整个海口都弥漫着各种花的清香。花如美人,把芬芳和美丽撒播出来。一树树花开,是对海口
我的地摊记忆  2000年,初来合肥,有一天经过东门附近的环城公园,群鸟在林间啁啾,树下一群老人在听收音机里唱庐剧……旁边一个露天理发摊,摆着一个木质洗脸架,架上搁一只瓷脸盆。理发师傅正在拧手巾,另一位老人假寐于竹躺椅上,一条热气腾腾的毛巾盖在他的面部,这是在刮胡子。我好奇地停下来,就势坐在一块石头上,望着这一切。理发老人从容不迫,将别人胡子刮好,又将躺椅支起,拿出一个长柄掏耳勺。被掏耳朵的那位老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书写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篇章,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维,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提出了一系列接地气、听民声、治贪腐、扬国威的重大举措,使得党员干部队
佟文,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 78公斤级冠军,曾获得世锦赛五连冠,是那个时期不折不扣的中国柔道领军人物。在2013年全运会夺冠后,佟文成就了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金满贯的伟业,选择退役,并在当年举办婚礼。退役后,佟文难舍对柔道的深情,选择追随恩师吴卫凤走上教练岗位。如今佟文已有了幸福的三口之家,在先生和宝宝面前,她无比温柔。柔道 已成为一种基因柔道让佟文变成有故事的人,有称霸奥运会和世锦赛,屡
夏日的北京城,披红戴绿。盘古七星酒店内,一场盛大的新书发布会正在等待女主角的到来。大门敞开,陈文茜一身素黑,轻摆腰肢,缓缓走来。那举手投足间的妩媚,配上头顶一朵张扬的羽毛花,立刻抢尽了全场的风光。  李敖曾说:“陈文茜是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与陈文茜对坐,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聪明”。茶几上放着她的新书《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这是她授权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书,收录了她过去一年多对世界
深圳女孩傅韵霏已经收到美国普林斯顿、斯坦福等17所大学的录取通知。被誉为今年“最牛高三生”。据说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还给她写信,希望她报读该校。  当身边的大多数同学还在埋头备战高考时,接到17所美国名校录取通知书的傅韵霏,俨然成为深圳实验学校的明星。在今年的海外大学申请中,傅韵霏一口气报了20所美国学校,现在已经收到17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姆斯学
如同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中心一样,在每一个中心的晕轮层面也总会浮现出属于那一个特定时代的关键词。就此而言,关键词的应“时”而生本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一些司空见惯、见“惯”不怪之情同手足、联袂出台的关键词背后,却有着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反差与张力。以我们熟悉的刚刚离去的二十世纪为例,诸如孔学与孔教、自由与民主、自由与解放等等似是而非的概念很容易成为鱼龙混用、不分彼此的等质词。  倘若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