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ryonec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诗词中,“下”字由于形象性比较弱,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其本身带有的速度感和力量感,使其常常在诗词意境构建方面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本文将通过举例分析和比较,具体展示“下”字在诗词中的活法妙用。
  关键词:下 力量 速度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剖析了“木”字的语言暗示性在意境构建方面的特殊效果a,眼光是非常独到的,而且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于“木叶”的关注。但是由于“木叶”的巨大光芒,常常让人忽视了在其之后的“下”字的艺术效果。笔者认为,“下”字在整个句子的意境构建上的作用完全不亚于“木叶”,甚至在后世继承此用法的诗词中,艺术贡献也是巨大的。只不过“木叶”的形象是具体可感的,加之《说“木叶”》一文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影响力,所以更引人注目;而“下”字的形象性比较弱,往往“隐藏”在诗词中,故而很难引起注意。
  一、“木叶下”与“下西楼”
  我们先看一看“下”字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意思。“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下落”,“下”自然是“落下”“降落”的意思,但是为何用“下”不用“落”呢?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解释“落”说:“凡艸曰零,木曰落”,意思是草掉叶叫“零”,树木掉叶叫“落”。就是说,不管把“木叶”组合在一起还是单独说“木”和“叶”,用“下”貌似都不合适。至于为何不用“落”,我们不妨看一下“落”字在诗歌中的常见用法,如“西宫南院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庾信《怨歌行》),“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等等。可以看出,“落叶”“落花”“落月”“落泪”“落星”是“落”字的常见搭配,由此看出,“落”字多形容慢慢地、轻柔地下落的东西,而这些意象又都是温柔深情、意境优美的,故而“落”字在诗词中显得温柔雅致、缱绻盘旋。
  其实,若没有“木”字,此句也可改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落”,既能表达树叶下落,也与前面“袅袅秋风”轻轻吹拂,“洞庭波”慢慢泛起,加之“兮”字延长声音的缠绵感相匹配。而用“下”字,正因为句中用了“木”字。“木”字让我们潜意识地想到了树干、木板,而树干比树叶更有重量感,叶子可以翩翩而落,但“木叶”只能迅速下坠,显然,“落”字在此处便不合适了,而“下”字带有垂直下降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显得干净利落。
  如果屈原用“木叶”而不用“下”,那么整个意境中的萧瑟秋意一定会大打折扣,故而“下”字和“木叶”在意境構建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后世学屈原“木叶”,不仅学到了“木”字的精髓,也体会到了“下”字的妙处。他们表示“木叶”下落的时候,很多用的都是“下”字,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张耒《风流子》),“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蔡伸《水调歌头》),“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李白《秋思》)等。
  “下”字不仅用于“木叶下”这一搭配,因其带有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故在其他用法中也有点石成金的效果。且看唐代诗人李益的《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这首诗前两句写主人公躺卧在珍贵的竹席上,内心的思念随着流水远去。而后风云突变,与对方远道相期,而对方却失约了。主人公的佳期相会之梦破碎后,心情急转直下,明月良宵,也无心赏玩,任凭那明月沉下西楼。b一个“任”字,说明这里的情绪是带几分激愤和决绝的,故而明月落下也是迅疾有力的,否则便与整诗意境不符了,而“下”字带有这种利落的动感,“落”“降”“沉”“坠”等字均表达不出这种韵味。
  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等,都是巧妙地运用了“下”字的力量感和速度感。
  二、“醉下烟波”
  其实,以上的例子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用到“下”字时,都有一个明显的高度差,能体现从上到下、从高到低的过程。例如“木叶下”指树叶从树枝落到地面,“下西楼”指月亮从西楼上方落到下方,“飞流直下”指瀑布从高处倾泻到低处。但还有一部分用“下”字的诗词没有明显的高度差,那为何还要用“下”字呢?我们可以分析何景明的《秋江词》:“烟渺渺,碧波远。白露晞,翠莎晚。泛绿漪,蒹葭浅。浦风吹帽寒发短。美人立,江中流。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栊江上楼。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芳草愁。芳草愁,西风起。芙蓉花,落秋水。鱼初肥,酒正美。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里。”这首词以烟波浩渺的秋江为背景,草木上的露珠渐渐晒干,翠绿的莎草也已经成熟。蒹葭生长在浅浅的岸边,江风使那碧绿的芦苇泛起层层绿浪。而江风吹动着帽巾,因发短而感受到了寒意。美人临风独立,秋江乍晴乍雨,小船等到雨过天晴,斜晖映在江楼窗棂,舟中藕香阵阵,引得词人在楼前芳草地上徘徊,勾起愁思。西风习习,花瓣纷纷落到江面,酒美鱼肥。而后由近景转向远景,江水在月色映衬下宛如洁白的丝绢,且把心头思绪付诸流水,随之漂泊到千里之外。在这里可以发现,虽然江水是从高处流往低处,但毕竟远远达不到垂直下落的角度,瀑布飞流倾泻,用一“下”字方为贴切,何以高度差并没有那么明显的江水也用一个“下”字呢?
  孙学堂教授曾在《何景明与唐诗》中这样评价“醉下烟波千万里”:“变凄迷为俊快,以更为渺远的意境把伤感情思表现得若有若无。”c这里的评价非常到位,而造成意境转变的奥秘便在一个“下”字。虽然这里的江水顺流而下并没有明显的高度差,但是“下”字简洁的速度感使意境变得“俊快”,正因这种速度感,思绪才能迅速融入那浩渺的烟波,转眼便随之远到千里之外,才能产生“渺远的意境”和“若有若无”的效果。若用“到”“去”“入”等字,虽然也能部分表达这种情感,但思绪与烟波相融就变得慢多了,而且缺少了急速的动感,更谈不上远去“千万里”的流畅感了。   与之类似的用法也不少,很多与江水有关,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等。
  三、“下白登”与“下益州”
  从以上可看出,若是在陆地上用“下”字形容下落一般都是有高度差的,强调下落的力量感与速度感;在江上用“下”字一般没有明显的高度差,但能迅速拓展横向视域,速度感体现得更明显。我们发现,在描述战争的诗词中,兼顾了水陆两种用“下”字的情况。
  陆战以李白的《关山月》为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开篇四句便渲染了一种苍茫雄浑的意境,那苍茫的云海、高悬的明月、呼嘯的长风,仿佛一齐奔涌到我们眼前,而后“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时,曾被围困在白登山上,“下”虽然做“出兵”讲,但一个“下”字,将想象中汉军从白登山冲锋而下、势如破竹的景象描写得更迅疾有力,这是利用高度差增强了冲击力。而青海附近在唐朝是与吐蕃的交战之地,一个“窥”字,又横向拓展了视域。这两句从现实写到历史,又由历史写回现实,既有历史的时间跨度,又有广袤的空间跨度,从而用宏大的背景体现战争的残酷。d只有战争写得足够残酷,而后的“叹息”才能产生更大的艺术张力,而在战争的描写中,“下”字用高度差带来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显然功不可没。
  水战以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为例:“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首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用高大的战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一个“下”字,体现出西晋水军朝夕之间便至东吴的速度感。只有写出西晋水军的磅礴气势,才能把吴国气势消沉、人心惶惶的覆灭之气衬托得更形象。改朝换代,历史兴衰,诗人才能产生人伤往事、物是人非的历史之感,面对那萧瑟秋风中的芦荻,悲凉之情才能更令人惆怅。而“下”字在高度差不明显的江上,拓展横向视域以及加强速度感显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下”字带有的力量感和速度感在不同情况下侧重不同,在有高度差时侧重下降的力量感,高度差不明显时则侧重于移动的速度感,从而在诗词意境构建方面发挥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下”字这个例子可以启发我们更加关注诗词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a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83—290页。
  b 高静:《王昌龄与李益的闺怨诗比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c 孙学堂:《何景明与唐诗》,《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d 王振汉:《“意与山川同廓”——李白〈关山月〉的空间描写艺术鉴赏》,《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
  作 者: 李雨婷,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尔维尔的童年经历,他的秉性气质,是其沉默而又理性画风的根本源头。本文从瞬间与永恒、现实主义手法与超现实主义情境、写实形态与抽象意味、神秘感从哪里来、旁观者等五个方面展开对科尔维尔艺术风格的解析。从视觉到心理,层层剖析,多维度地展现出丰富而立体的科尔维尔艺术。  关键词:永恒 写实形态 超现实  亚历克斯·科尔维尔(Alex Colville)是20世纪著名的加拿大油画家, 1920年8月
摘 要:《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是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著作,在创作之初马洛斯想要对自己两位优秀导师与众不同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将导师优秀的品质进行概括,因此开始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马斯洛对其导师以及其他较为相似和优秀的人进行研究,最终将此类人称为“自我实现者”,同时从自我实现的方法途径、“我的选择”等角度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自我实现者具有优秀的属性特点,并且在追求、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多共性。  关键词
摘 要:叶灵凤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藏书大家。只不过,他的名声因年轻时和鲁迅的过节以及由此得来的“反动文人”帽子,而不那么为人所熟知。但提到藏书家,叶灵凤便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丰富的藏书与广泛的阅读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他的创作。叶灵凤在小说、笔记、书话创作,以及方志研究等方面都独树一帜,成就斐然。  关键词: 叶灵凤 藏书家 情色文学 香港方志  叶灵凤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
摘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是与《生死疲劳》交替完成写作的,通过两个文本的对读可以发现两部作品的联系与区别,深入探究作品《蛙》中“蛙”这一动物意象的使用。  关键词:《生死疲劳》 《蛙》 动物意象  有人说《蛙》是莫言作品中“口味较轻”的一部,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贬斥《蛙》的语言过于“不节制”,如果那些人看看莫言之前的作品,可能会改变这种观点。比如《檀香刑》里面对种种酷刑极度直接的描述,
摘 要: 种族社会制度下存在着严格的等级权势结构,长期以来,白人群体以强势身份占据话语主导权,肆意制造话语冲突以构建非和谐话语体系,而不礼貌话语往往是诱发冲突的导火索:积极不礼貌中负面称谓的使用削弱弱势群体成员的个体特质,直接不礼貌策略中直白命令句的使用强化弱势群体的等级意识,消极不礼貌的话语的使用进行话语内强势身份的构建。这在美国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最具典型性。本文基于语
摘要:《公民凯恩》的叙事迷宫为电影文本及其潜文本分析提供了可行性。童年凯恩母子分离的长镜头,强调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精神分析揭示了小凯恩只认同母亲而否定父亲及替身父亲的心理动机。潜文本分析出,小凯恩的童年境遇有导演自我投射的影子。小木屋回应了“从平民到总统”美国神话的想象。影片寓言性地描绘了失落的欧洲文明世界。  关键词:奥逊.威尔斯 《公民凯恩》 潜文本 精神分析 政治寓言  《公民凯恩》
摘要:近代中国,由于华夏文明衰落、西方殖民者入侵等因素,使传统“华夷”观念发生了深刻嬗变。“夷”已经不再指称华夏族以外的国内各少数民族,而是转变成为—种对西方侵略者的界定概念。传统的“华夷”观逐渐走向淡化。魏秀仁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其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其华夷观的变迁。魏秀仁对“外夷”的态度由—开始轻视、排斥逐步转变为客观、平等地列待。  摘要:魏秀仁 华夷观 鸦片战争 转变  一、引言  魏秀
摘 要:通过《四川好人》 中的主人公沈黛这一艺术形象,布莱希特让我们去思考人性的复杂、世界的复杂,沈黛(隋达) 通过作恶而扬善,恶的表象有着善的动机,善的动机需要恶的手段,沈黛在善恶之间纠结徘徊。可见,善与恶并不是界限分明的;相反,让人感到吊诡的是,善与恶在内部常常交织在一起,既然善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展现为恶,那么表现为善的恶更加危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识别出它的真正目的,反而更容易被它可人的
这些年,我们听得最多的是“空巢老人”,如今“空巢青年”也成为了当下一个高频词。那么“空巢青年”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今天,我们把视角对准“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就是那些离开父母亲人,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人生,一个人居住生活的年轻人。他们与父母亲人分离分居,过着茕茕孑立的生活,他们看似是城市里的孤岛,一个人也生活出了一群人的模样。他们踌躇满志、心怀理想地在城市里努力生活,有些信念揣在他們心中,或许他
摘 要:悲剧的本质是φοβοc(恐懼)。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φοβοc不仅是道德情感,还是审美情感,只有综合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才能重新认识φοβοc,理解它的政治学、社会学价值。集体层面的恐惧,是一种积极资源,唤醒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认同感,促进政治共同体的建立,激活集体无意识。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 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