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经无法阻挡手机摄影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ngzx6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社摄影部在此次机动记者摄影作品评比中专门列出一个“手机摄影”类别,初衷是什么?
  王建华:机动记者组是新华社摄影部主要由年轻编辑、记者组成的一支机动报道力量,每年都在内部进行一次优秀作品评选,今年是第4年举办,并且首次将“手机摄影”列为单独的一个评选项目。举办这个评选的初衷其实很简单,用一句时下流行的网络语来说就是,“人类已经无法阻挡手机摄影”了!
  虽然在专业摄影领域,传统照相机仍然是拍照的主要工具,但从人类生产的影像总量来说,用手机拍摄的影像数量无疑已占据压倒性优势。在摄影部的年轻记者中,也不乏对手机拍照持“认真”态度的人,他们有的把手机作为专业相机的备用机,有的在某些题材上专门使用手机进行创作,这些用手机拍摄的影像具有相当的水准,值得关注。
  手机摄影能否满足新闻摄影的需求?优势和劣势在哪?
  作为新闻摄影的工具来说,传统相机和手机各有所长。采用手机作为报道摄影的工具,便于即时发布与携带是其主要物理优势。此外,用手机拍照时,无论是被摄者还是摄影师,都变得更加放松—拍摄过程奇妙地变得令人享受了。我想这是吸引专业摄影师用手机记录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当然,手机作为拍照工具,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比如画质和操控性。
  在用手机进行新闻报道拍摄方面,新华社记者的探索是怎样的?
  目前我们基本不会指派记者用手机进行报道,但是我个人倾向于鼓励机动记者可以选取合适的题材,有意识地用手机进行拍摄。新华社的专职摄影记者用手机拍照发稿,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次是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报道组把手机摄影作为奥运报道的一次配合报道,当时很多记者主动拿起手机,有意识地进行拍摄和发布;另一次是去年的芦山地震,新华社摄影记者金良快用手机拍摄了《节日里的灾区劳动者》和《站立的废墟》两组图片故事,这应该是新华社首次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采用手机进行摄影专题的拍摄。
  国际上,比如其他大的通讯社,用手机拍摄新闻图片的现状是怎样的?
  总体的情况我并不太了解。我曾经通过微信公共账号“微言说图”介绍过两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个案。
  2013年1月18日,外国人首次被允许携带手机进入朝鲜境内。美联社摄影记者戴维·古滕菲尔德(David Guttenfelder)在朝鲜用手机拍摄照片,再通过Instagram软件进行分享,这一行为使他以“首位在朝鲜境内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即时发布带有地理标记照片的外国人”而备受业界瞩目。古滕菲尔德受到瞩目,固然由于拍摄的对象,同时也使我们看到Instagram这一集成拍照和分享功能的软件的强大。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英国《卫报》的新闻摄影师张丹(Dan Chung)使用iPhone手机记录伦敦奥运会赛场内外的精彩,他的大部分照片都只借助iPhone 4S以及一个名为 Snapseed的照片处理软件来完成。拍摄效果相当令人满意。体育摄影对瞬间捕捉能力的要求较高,对摄影的操控要求更高,张丹似乎在向我们展示拍照手机在影像上的巨大潜力。
  什么样的手机摄影作品是出色的?
  我们在评选的时候,并没有为手机摄影建立单独的评判标准。我认为,传统相机摄影的评判标准,在手机摄影领域是一样适用。不过,我也注意到,评委们在投票的时候,对传统相机摄影的构图、曝光等技术标准有着更苛刻的要求,而在手机照片评选中,那些视角独特、个性突出、充满情趣的照片更容易受到评委们的青睐。
  你觉得手机摄影在哪些领域应用会多一些?
  手机摄影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当然是“自拍”啦—开个玩笑。在新闻摄影中,我们会在几个方面首先想到用手机拍摄。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我们会关注来自“第一现场”的手机照片,并设法获取这些照片用以发稿;在某些不便于使用大型相机进行拍摄的场合,我们允许记者使用手机作为后备工具完成拍摄;我们也鼓励记者使用手机记录日常生活,选取一些合适的题材进行创作。
  有哪些用手机拍摄的新闻图片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张手机照片是在青岛发生输油管爆炸事件后拍摄的。微博昵称为Tsuict的一位网友,当时他在乘坐的飞机上,用iPad透过舷窗,拍摄到地面上冲天而起的浓黑云柱。虽然是网友偶然拍得,这张照片却非常经得起新闻摄影的专业推敲:黑烟与机翼方向平行,构图工整;黑烟冲起的高度与浓度,机翼上的编号都透露了丰富的新闻信息。事件发生当时,我们碰巧有一位非常有经验的专职记者王申在青岛进行其他的采访。王申以专业记者特有的新闻敏感,迅速转入对爆炸事件的深入采访,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摄影报道,但当他看到网友Tsuict拍摄的那张空中照片的时候,也由衷地对画面展现出的视觉冲击力表示叹服。
  在更早一些的韩亚航空坠机事件中,手机摄影使得中外两位职业经理人—三星公司的戴维·伊恩(David Eun)和淘宝网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徐达成为新闻摄影圈热议的人物,他们同时都是韩亚航空214号航班的乘客。伊恩逃生后转身对着飞机残骸拍摄一张照片并上传到Twitter,这一行为使他完成了对该事件的全球“首发报道”;徐达也是一位摄影发烧友,这使他拍摄的现场照片更具“专业”水准,他的3张照片被路透社转发,成为3家外通社中最早一组表现机上乘客撤离的新闻照片。伊恩和徐达的乘客身份,使他们得以在“最近”的距离呈现报道,这是任何随后赶来的专业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社交网站则使他们以微不足道的成本,获取了传播渠道,并使得新闻内容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给受众。在这一事件中,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两大法宝—专业化报道和传播渠道被轻而易举地替代了。
  你感觉手机摄影在新闻摄影中的趋势是怎样的?
  2000年前后,我经常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采访。有一次在东耶路撒冷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我赶到后现场已被戒严。这时候有些附近的居民向我兜售他们手中的胶卷,声称他们拍到了“第一现场”的画面。当时的情形是,普通人即便拍到了现场画面,但因为缺少传播渠道,因此不能形成有效的传播—传播必须经由专业的媒体才能完成。今天的世界已经大大不同,小小的手机,已可以完成拍摄、编辑、发布、阅读、反馈、社交等环节,这不正是完成甚至超越了新闻传播的全部流程么?
  我个人认为,手机摄影在新闻摄影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当然未来怎样还不好预测。从技术角度来说,手机将会进一步提升拍摄的质量,而传统相机将会很快向“智能化”发展,比如集成智能化操作系统、集成通讯功能等。不久的将来,“智能相机”或许会成为更多厂商宣传的新噱头吧。我个人认为,尽管科技发展很快,相机和手机要想统一成为一种产品形态还有待时日,但相机肯定会让出相当大的一块拍摄份额,两者会在更长的时间内并行发展。
  你平时喜欢用手机拍摄吗?主要拍些什么?
  和大家一样,我用手机拍摄的时候越来越多了。我主要用手机记录一些生活瞬间,很少用它完成新闻报道。我曾经一度很困惑究竟该用安卓还是苹果,面对琳琅满目的拍照软件也有点不知道用哪个好,而现在我多用相机自带的拍照软件,然后用snapseed进行编辑。
  当前的情形是:我们都很喜欢摄影,当那种拍照的冲动涌上心头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发现上手的拍摄工具往往是随身携带的手机,而且这个家伙拍摄的照片越来越让我们满意了。
  (本文图片由新华社摄影部机动记者组提供)
其他文献
2011年的冬天对于意大利女摄影师安娜丽莎·布兰比拉(Annalisa Brambilla,以下简称布兰比拉)来说可谓“一段史诗般的旅程”。偶然的机遇带她踏进了一个不寻常的家庭,由此经历了一段不寻常的时光,于是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照片《我的星球大战家庭》(My Star Wars Family)。  走进“星球大战家庭”  Matt和Shaila是4个孩子的父母,也是布兰比拉的邻居。他们在周日市
期刊
这是一个新机构的新奖项,至今仅是第二次开放申请,由Photographic Museum of Humanity(简称PMH)设立。PMH或可翻译为人文摄影博物馆,是一家网络摄影博物馆,建立于2012年6月,关注当代社会,关注当代摄影,每月推出一期摄影展览。不同于现有博物馆的网络版,也不用于社区似的摄影交流平台,它的骨子里仍是家博物馆,基于网络,期待着成为一家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地域限制、没有交流障
期刊
“我的作品和时间、空间相关。”倘若你访问美国摄影师多娜·施瓦茨(Dona Schwartz,以下称多娜)的个人网站,你会清楚地看到这句话。时光的碎片被多娜用影像拼接缝纫在一起,渐渐化零为整,变成了一部人生蒙太奇,凡人皆有的欢乐与离愁,交替在照片中淡入淡出。  2011年,多娜的作品《巢中》(On the Nest),获得了由英国国家肖像画廊主办的泰勒·韦辛肖像摄影奖(Taylor Wessing
期刊
观展手记  当看到好作品,心之喜悦如一壶茶泡开了,一杯酒喝美了,见到残柳败叶,都觉欢喜。  一张张苏格兰格子布纹路的照片,像地毯一样挂在全摄影画廊的宽阔展厅,在冬天的上海,让观者顿时有种披上柔软羊绒织料的温暖感。  《我们》是艺术家张博钧的新摄影作品。在这个系列中,他以人为单位,将人像素化,将人流中的“我们”一个一个密集排列,安放到格子纹路里。除了形式别具创意,内涵更是意味深长。像修拉(Georg
期刊
摄影师简介  加诺·斯托夫卡(Jano ?tovka),工作和生活在斯洛伐克的普雷绍夫(Pre?ov)。目前担任Olivier广告公司的摄影师,并在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的一所传媒学院教授广告摄影。2011年成为斯洛伐克共和国职业摄影师协会(Asociacia profesionalnych fotografov Slovenskej republiky,APFSR)会员。近年来凭借
期刊
小学三年级时,杨凯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场作文比赛,很寻常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我的理想—》,同学们纷纷写着要当解放军、当科学家、当工人……杨凯生写的是要当作家。那次比赛,他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支铅笔、一块橡皮。  1949年生人,和同代的每个年轻人一道,随时代颠簸翻滚,想当作家、能通篇背诵《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少年后来下了乡、当了兵、进了工厂、入了大学、闯荡金融界,成为中国最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行
期刊
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徒步云南雨崩时,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博格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顶晶莹洁白的积雪终年不化,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像是大自然造就的神秘礼物,我们只有经过千辛万苦才能见到她。2013年的秋天,我有了再次亲近梅里雪山的机会,同时,在尼泊尔的纳加阔特探访了鱼尾峰,在天空中飞越珠峰,冈仁波齐、南迦巴瓦……本期,将同大家分享如何用手中的相机展现圣洁的雪山美景。  守拍日照金山时刻  每一位到雪山
期刊
帕布罗·洛佩兹·鲁兹(Pablo Lopez Luz,以下称鲁兹)力图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来探究人类与居住空间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这一主题通常会通过社会纪实摄影或肖像摄影等形式来表现,但他所拍的照片则更侧重于概念性和审美性。虽然画面中总会有人,但人已不是主要焦点,他们潜藏于景观之中,就像感光乳剂中隐约显现的模拟图像。  他从自己的故乡墨西哥入手,从都市,娱乐场所和乡野景观中寻找一个个全新的视角,使
期刊
编者按:当前,用手机拍照的人越来越多,手机摄影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还有一些人在比较手机和专业相机在拍摄上的优劣,甚至在讨论专业相机最后是否会被高性能的拍照手机所替代……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新华社的很多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也都纷纷举起手机,尝试将之应用到自己工作、生活的拍摄中。新华社摄影部在对记者2013年度优秀摄影作品进行评选时专门列出“手机摄影”这样一个单项;作为个人年度总结,新华社摄影部
期刊
Perfex系列相机是美国坎迪相机有限公司(CANDID CAMERA CORP. OF AMERICA,1938年5月成立于芝加哥)1938~1950年期间生产的一系列35毫米旁轴取景胶片相机,横跨二战前和二战后恢复期。有资料表明,该系列相机至少出现过8种型号。  二战前的Perfex相机  第一款Perfex相机1938年随着坎迪相机有限公司上市同步推出,型号是Speed(图01),是一款普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