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华社摄影记者手机里的那些照片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当前,用手机拍照的人越来越多,手机摄影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还有一些人在比较手机和专业相机在拍摄上的优劣,甚至在讨论专业相机最后是否会被高性能的拍照手机所替代……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新华社的很多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也都纷纷举起手机,尝试将之应用到自己工作、生活的拍摄中。新华社摄影部在对记者2013年度优秀摄影作品进行评选时专门列出“手机摄影”这样一个单项;作为个人年度总结,新华社摄影部记者申宏在个人微信上发表“我的2013”手机摄影图集,展示了他用指尖上的影像记录生活的轻盈节奏,与观者分享自己的拍摄心得;而新华社摄影部机动记者组组长王建华也积极鼓励年轻记者,遇到合适的题材要有意识地用手机摄影。在麦克卢汉眼中媒介是人的延伸;而人也会被媒介所改变。或许,越来越多的细节正在暗示,手机摄影将会被重新看待。
其他文献
“家”是大多数人最习以为常的地方,那里有我们最亲近的人和熟悉的生活空间。熟悉让一切显得理所当然,既而平淡如水。所以人们常以摄影的方式为家庭生活中特别的部分留下纪念,就如同在一片安静中奏响几个音符。  美国摄影师查尔斯·罗齐尔(Charles Rozier,以下称罗齐尔),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从日常生活中撷取了千余个瞬间,并将作品集结成一本名为《家庭音符》(House Music)的摄影集。他说,那
期刊
杂乱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房间,漫不经心的家庭成员,体现出某种个人习惯与趣味的小细节……没有精心的布景,也没有戏剧性的画面,如同照片中的人物,好像只是度过了稀松平常的一天—这就是台湾摄影师陳敬寶的组照作品《寻常人家》。平淡质朴却充满家庭生活的韵味,也许是对这组照片最好的注解。  横摇镜头  2011年,陳敬寶带着他的4×5大型底片相机和两盏摄影棚灯走进了台北天母地区普通居民的家中,开始了《寻常人家》的创
期刊
2011年的冬天对于意大利女摄影师安娜丽莎·布兰比拉(Annalisa Brambilla,以下简称布兰比拉)来说可谓“一段史诗般的旅程”。偶然的机遇带她踏进了一个不寻常的家庭,由此经历了一段不寻常的时光,于是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照片《我的星球大战家庭》(My Star Wars Family)。  走进“星球大战家庭”  Matt和Shaila是4个孩子的父母,也是布兰比拉的邻居。他们在周日市
期刊
这是一个新机构的新奖项,至今仅是第二次开放申请,由Photographic Museum of Humanity(简称PMH)设立。PMH或可翻译为人文摄影博物馆,是一家网络摄影博物馆,建立于2012年6月,关注当代社会,关注当代摄影,每月推出一期摄影展览。不同于现有博物馆的网络版,也不用于社区似的摄影交流平台,它的骨子里仍是家博物馆,基于网络,期待着成为一家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地域限制、没有交流障
期刊
“我的作品和时间、空间相关。”倘若你访问美国摄影师多娜·施瓦茨(Dona Schwartz,以下称多娜)的个人网站,你会清楚地看到这句话。时光的碎片被多娜用影像拼接缝纫在一起,渐渐化零为整,变成了一部人生蒙太奇,凡人皆有的欢乐与离愁,交替在照片中淡入淡出。  2011年,多娜的作品《巢中》(On the Nest),获得了由英国国家肖像画廊主办的泰勒·韦辛肖像摄影奖(Taylor Wessing
期刊
观展手记  当看到好作品,心之喜悦如一壶茶泡开了,一杯酒喝美了,见到残柳败叶,都觉欢喜。  一张张苏格兰格子布纹路的照片,像地毯一样挂在全摄影画廊的宽阔展厅,在冬天的上海,让观者顿时有种披上柔软羊绒织料的温暖感。  《我们》是艺术家张博钧的新摄影作品。在这个系列中,他以人为单位,将人像素化,将人流中的“我们”一个一个密集排列,安放到格子纹路里。除了形式别具创意,内涵更是意味深长。像修拉(Georg
期刊
摄影师简介  加诺·斯托夫卡(Jano ?tovka),工作和生活在斯洛伐克的普雷绍夫(Pre?ov)。目前担任Olivier广告公司的摄影师,并在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的一所传媒学院教授广告摄影。2011年成为斯洛伐克共和国职业摄影师协会(Asociacia profesionalnych fotografov Slovenskej republiky,APFSR)会员。近年来凭借
期刊
小学三年级时,杨凯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场作文比赛,很寻常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我的理想—》,同学们纷纷写着要当解放军、当科学家、当工人……杨凯生写的是要当作家。那次比赛,他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支铅笔、一块橡皮。  1949年生人,和同代的每个年轻人一道,随时代颠簸翻滚,想当作家、能通篇背诵《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少年后来下了乡、当了兵、进了工厂、入了大学、闯荡金融界,成为中国最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行
期刊
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徒步云南雨崩时,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博格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顶晶莹洁白的积雪终年不化,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像是大自然造就的神秘礼物,我们只有经过千辛万苦才能见到她。2013年的秋天,我有了再次亲近梅里雪山的机会,同时,在尼泊尔的纳加阔特探访了鱼尾峰,在天空中飞越珠峰,冈仁波齐、南迦巴瓦……本期,将同大家分享如何用手中的相机展现圣洁的雪山美景。  守拍日照金山时刻  每一位到雪山
期刊
帕布罗·洛佩兹·鲁兹(Pablo Lopez Luz,以下称鲁兹)力图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来探究人类与居住空间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这一主题通常会通过社会纪实摄影或肖像摄影等形式来表现,但他所拍的照片则更侧重于概念性和审美性。虽然画面中总会有人,但人已不是主要焦点,他们潜藏于景观之中,就像感光乳剂中隐约显现的模拟图像。  他从自己的故乡墨西哥入手,从都市,娱乐场所和乡野景观中寻找一个个全新的视角,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