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忧郁研究新态势:从忧郁诗学到忧郁伦理学

来源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忧郁主题的研究态势从审美与诗学批评转向政治和伦理批判,前者并未消失,后者也不无传统研究的回声.要理解这种转变的形成与内在的逻辑机制,那就有必要回溯女性主义与性别研究领域的代表理论家,乃至其影响下的情感转向现象.在她们的忧郁观念之中,情感更多地被赋予了政治性和道德感,而不是关于审美的内在感,并更多地被分配到社会实践层面,促成了一种新型情感伦理学的形成.
其他文献
汽车从柏林沿公路向东南方向驶去。车窗外雨雾蒙蒙,两旁树木抖落着由黄转红的叶子;田野上待收的庄稼泛金,已犁的土地呈褐;远山凝碧,云霭低垂,典型的中欧仲秋天气。车厢里,柏
文化创意时代的时尚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美学与人类学研究无法回避且具有重要时代价值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研讨当代的时尚美学问题,各国学者们于2017年9月22至24日汇聚浙江杭州,召
期刊
奥利维耶·阿苏利(Olivier Assouly),哲学教授,法国时尚学院科研主任.主要著作有《审美资本主义:品味的工业化》《神圣的食物——论饮食的禁忌》《怀旧的食物——论土地的神
1988年一个寒风初起的日子,我和美联社华盛顿分社首席摄影记者鲍勃在华盛顿街头漫步,我们边走边聊,话题集中在如何当好摄影记者?当我问他一个驻外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
与传统统治相比,文化治理是通过审美文化、文学艺术和文化机构等温和、间接的手段来实现社会治理,其统治效果显然更为隐蔽、深层和有效.对于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来说,通
“审美幻象”是王杰教授从马克思晚年思想中提炼的一个美学命题,指的是表现为审美形式的、无法如实反映社会现实关系的意识形态.“审美幻象”的出现乃是由于人类的意识无法全
针对把马克思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研究方法阐释为作家创造作品的方法,本文阐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构建文艺学体系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在如何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构建
我曾写过一篇《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写作体会,寄给《中国记者》,10多天后,收到退稿并附有该刊编辑的一封信。信中说,此稿不适宜在《中国记者》上发表,但可寄给别的业务刊物
马克思晚年所作的《人类学笔记》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对远古神话的精粹评点,凸现了马克思美学的实践本性,进一步确认了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二,强化、
自杀(Suicide),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人类学问题.凯文·安德森的这篇序言提起了我们对马克思唯一一篇讨论自杀的文本——《珀歇:论自杀》(1845)的关注.安德森认为,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