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对联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i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总理佳联赏析
  周恩来总理不仅是位政治家,也素有“才子”之誉,他平生撰联虽不多,却形式多样,语言凝练,境高旨远,大气磅礴。
  对答联
  据说周恩来12岁时,到同学何履祯家玩,何的爷爷见周恩来思维敏捷,谈吐得体,落落大方,就兴致勃勃地出了一上联让他对: “不为列强之奴仆。”周恩来深为老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提笔对出气势恢弘的下联:“誓做中华之主人。”
  送别联
  1916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周恩来的同学王朴山赴东瀛留学,临别时,周恩来赠联一副纪念:“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寥寥八字,颇有氣魄。
  自勉联
  周恩来在校读书时,还写了这样一副自勉联,联云:“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该联既指出了应与什么样的人结朋交友,又道出了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见解独到。
  挽联
  1940年3月5日“学界泰斗”蔡元培在香港病逝。4月,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周恩来撰送的挽联为:“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精辟地概括和褒扬了蔡元培先生的辉煌一生。
  景物联
  1960年5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主席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总理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一景,与橘子洲相对,整个对联工整又流畅,浑然一体。
其他文献
春夏秋冬。自然,是一种简单的轮回。而真正静静流淌的,不是岁月,是心中的美好。  在电影《小森林》中,导演森淳一用一种写意的笔法,描绘出了日本乡间生活的质朴与不经雕琢的美好。宁静、恬淡,听风、听雨、听泉,夏秋又冬春,人与自然以微妙的平衡维系着。  《小森林》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市子的平凡女孩,她为了远离城市喧嚣,回到了生长的小村庄——小森。  这里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土地丰沃,泉水清冽。这里
在电视综艺节目爆炸的今天,《见字如面》仿若一股清泉,把中国从古至今的书信做了一次集中的梳理。一百多封信件,跨越古今,涵盖中国历史的诸多阶段。现场没有过度的灯光和多余的道具,只有一封信、一个读信人、一个麦克风,以及不多的听众,张国立、何冰、王耀庆、归亚蕾等8位明星用声音扮演写信人,通过娓娓道来的朗读,唤起了人们心底的一些念想。在春雷吹响号角的五月天,鼹鼠老师就带着大家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打开那些
外婆有一块小小的地,地里不种茄子,不种南瓜,种的,全是辣椒。  春天,正是播种的好时节。  新柳在枝头微微摇摆,远道而来的春风捎来一份醉人的暖意,外婆拿着辣椒种子,挽着我的手,悠悠然走进了那片地。  外婆弯下腰,沉下身,一手握小锄头,一手攥着辣椒种子。右手轻扬,笨拙的锄头竟也划出了不一样的舒缓的弧度,“吭”,黝黑的泥土上多了一个小坑,黑洞洞的一个,竟也透出几分野趣。外婆面上带着一丝笑意,左手抓起一
沈从文爱看书,也爱买书,家中藏书非常可观。他认为,学术乃天下公器,所以并没有把藏书当做个人私有品,而是乐意与更多的人分享。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文学系的同学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两本沈从文的书。当然,借出去的书也希望能按时归还,以便能让更多的人读到。  沈从文主持《大公报》副刊时,姚雪垠经常向该报投稿,二人便有了文字之交。1973年春,姚雪垠为了创作《李自成》,就通过好友徐盈向沈从文借了包括“东北博影印”
一  小时候的挚爱便是奶奶的桂花糕。那沁着花香的糕点,一口咬下去,留下满口的醇香。我好似吃上了瘾,用稚气的话说道:“奶奶,再来10个!”当又一盘桂花糕上桌时,二话不说抓着就吃,随后,稚嫩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二  上学时,不能忘的是父亲的“老伙计”——一辆生锈的自行车,这车是我上学的“专车”。父亲载着我上学,“老伙计”便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似乎在欢唱一首歌,又似乎在抱怨我与父亲太重。  三  
那个冬天,来得莽撞,几阵北风刮过,说冷就冷了。寒从脚边生,我跺了跺已经冻麻的脚,冰凉,鞋里没有丝毫的暖气。我脚汗严重,再干净的鞋,穿上一天,就会湿漉漉的。脚上的那双方口单布鞋穿了多久,我记不清了,鞋底已经磨得很薄,鞋帮也有些破了,很不跟脚。  晚上,母亲在她的木箱里摸索半天,拿出了一双用布条子扎着的新鞋,我的眼睛一亮:是一双崭新的布鞋,松紧口的,肥厚的鞋底,线眼密密麻麻,鞋里面衬着一层厚厚的白布。
最近,位于安徽与河南交界处的某座小城市里,五个女生搞了个Sunshine组合,在微博上默默地发了一组单人照宣布出道,没有经纪公司,没有宣传策划,甚至没圈任何大号帮忙转发扩散消息,一夜之间就火了。而不少网友却笑话这五个女生丑,告诫丑人不要多作怪,顺便感慨这世道真是什么人都能红。  这世道就是什么人都能红,芙蓉姐姐、罗玉凤、庞麦郎以及仙女王守英,这些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人都红了,为什么Sun
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思绪在风的吹拂中纷飞。推开记忆中朱红色的大门,徐徐展现的是洋溢着童年欢歌笑语的老屋。  记忆的齿轮就此回转。  胡同的安眠在鸟儿的细啼中结束,我踩着木梯直上,老槐树上停着很多白鸟,对门的花猫跃上低低的房顶,阳光的柔和使它伸了个懒腰,尽力舒展着那充满倦意的身子。  屋后的菜园迎来了晨起的食客。一双带有老茧的手在紫色的茄子中穿梭,绿色的辣椒也不时出来凑个热闹。耳畔是奶奶细声询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流回深藏的泉眼,流到潭水枯涸;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飘回最初生长的地方,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回东方,落回有梦的故乡;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回到赛前紧张时分。一切都回到从前无痒无痛的篇章。  你我都回到记忆中的模样。我还绑着麻花辫,踮起脚也够不到你的肩,你还没有满头银丝,佝偻的身子也变得笔直。你对着我笑,眼角的笑纹里盛满暖暖的爱意,清澈黑亮的眸子里,映出小
感谢那个午后,感谢你的笑靥,感谢你让我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慈悲怜悯的佛心。  仍记得那个秋日的午后,步行街旁高大的法国梧桐叶落纷纷,疏离的黄褐色叶际间离析出淡金色的温暖光晕,打在人身上,有一种和煦的温度,驱散着心底的阴寒。  去寺庙中礼佛,遇见你,在叶落的庙门。一袭白衣,在你身上有一种灵动出尘的气韵。短发白衣的背影,加上你驻足回首时的侧脸,我想你是那种偶遇也会让人愉悦上一天的美好女孩。  寺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