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还将继续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西部》:有人说内蒙古经济是“黑白”双赢的结果,即黑色的煤炭和白色的牛奶,您是否同意这一看法?
  潘照东:你所说的“黑”和”白”只是推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内自然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据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研究成果,内蒙古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58倍,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27倍,均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位,优势十分明显。
  在全世界现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中,内蒙古已发现130多种,可谓我国自然资源的宝库。其中,有62种矿产已探明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41种居全国前5位,有6种居全国首位。内蒙古的稀土储量达1亿吨,占全国的80%以上;煤炭已探明保有储量2237亿吨,占全国的23%,远景储量达1.2万多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天然气已探明储量达4.57万亿立方米,其中,鄂尔多斯苏里格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达7000多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除了黑色的煤炭和白色的牛奶,其它方面的资源开发也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新西部》:现在经济发展讲求综合竞争力,内蒙古的综合竞争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照东:除以上所说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外,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也异常明显。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形狭长,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独特的经济区位优势,决定了内蒙古的经济开发既可以有力地支持东北、华北,又可以在这两大经济区矿产资源日益耗竭的情况下,承接其资源趋向型产业的转移,还可以有力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是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向北开放的战略前沿地带。加快内蒙古的开发建设,对于促进与俄罗斯、蒙古国的全面经济、技术合作,提高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地位,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历了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以煤炭、电力、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工业;以钢铁、铜、铝、贵重金属、铅、锌、锡等为主体的冶金工业;以重型机械、重型汽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盐碱化工为主体的化学工业:以水泥、石材、新型建材为主体的建材工业:以乳、肉、绒毛、粮食加工等为主体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稀土加工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
  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内蒙古的产业发展基本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名牌产品为先导的格局,对于保证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要素优化重组,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
  《新西部》:内蒙古经济如此迅猛腾飞,是否也与地广人稀有关?全区2400万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却拥有着八分之一的国土面积。
  潘照东:不可否认这是原因之一,但并不完全。的确,内蒙古可利用草原面积居全国之首,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居全国之首,但睡在资源上是创造不出财富的。过去内蒙古就有这些优势,却是全国最穷的地方。
  我觉得,近年来内蒙古的经济腾飞,主要体现在五个字上:“快、大、长、高,协”。所谓快,2001年自治区从内蒙古实际出发,提出GDP争取每年以二位数增长为目标,以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个目标当年就实现了,而且连续5年GDP增长据全国首位所谓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所谓长,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经济繁荣,实现迈入国内前列的快车道:所谓高,高起点、高技术、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谓协,统筹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一致。这5个方面才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新西部》:目前内蒙古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那么,内蒙古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潘照东:国内外经济学界一般认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30%、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0%左右,即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2003年,内蒙古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44%,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5.3%,已符合上述条件。但是,如果认为这是内蒙古经济进入高速成长新阶段的决定条件,显然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因为上述三项条件是经济学家进行大量统计数据分析之后,高度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客观环境与实际条件,因而只能是可能条件。而不是必然条件。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践来分析,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并不一定都会出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甚至还有出现停滞或倒退的,而不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乏发展很快的。但就内蒙古来说,今后大约20年的时间里,如果不发生非人力所能抗拒的重大突发事件,我相信仍然可以保持目前的这种增长态势。
其他文献
在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地区,昔日“脏、乱、差”的新城区韩北村己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拔地而起的是四栋即将封顶的“城中村”大楼叫“聚福园”。2009年8月上旬,西安市人民政府和新城区人民政府会同有关部门、专家在对“聚福园”这一关系民生工程的检查和复查中,充分肯定了“城中村”改造工程的质量和示范作用。  韩北村虽地处西安城乡结合部,长期以业,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制约,缺乏统一管理,村内公共设施简
期刊
金旅客車
期刊
金色世紀贵宾金卡
期刊
陕西合阳农民侯永禄早年读过两年中学,19岁回乡务农。他有一个习惯——写日记,从1940年一直记到2000年,30多个大小不一的本子,累计200多万字。侯永禄的日记记载的虽然只是一个农民家庭生活中的芝麻小事,却涉及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出中国农村60年的巨大变迁。    侯永禄是陕西省合阳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却写了整整60年的日记。  2006年12月,一本名为《农民日记》的书由中国
期刊
在古城西安东面有一天然的屏障白鹿原,据史料记载,“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原上,人们以为祥瑞,是以得名焉”。白鹿原历史悠久,人文远古,实为一文化大原、历史名原。原高坡陡,居高临下,依山傍水,地势雄伟,灞河水环绕原脚,原上平坦开阔,西安海棠学院就坐落于这里。  西安海棠学院由海棠国际集团创办的西安海棠学院,是一所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并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证书
期刊
1999年,32岁的杨文俊面临着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抉择。当时,牛根生离开创业打天下的伊利集团,准备开始自己全新的事业。而此时的杨文俊已经是伊利集团液态奶公司的负责人,如果追随牛根生而去,面对的将是一无奶源、二无厂房设备的现实。他能舍弃已经得到的一切从零开始吗?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次,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杨文俊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追随牛根生,开始蒙牛的创业生涯。  
期刊
“等我们学会忍耐和付出,这爱情一定会有张证书,证明从此不孤独……”歌手孙燕姿的一首《爱情证书》,唱出了无数人对爱情的渴望。不过,真的有人把爱情证书卖到了大学校园里。    大学毕业后求职无门的许靖虹,便开了一家“浪漫”小店,业务就是给年轻情侣们制作“爱情证书”。这个曾经的落魄大学生,如今已变成了收入颇丰的小老板。  许靖虹讲述了她最早制作“爱情证书”的全过程:先去文具批发市场买了一些封面和内页都没
期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个月前还到处求人为自己手下的人找工作的农民工司令“张全收牛”起来了,整天是企业求他派人,而他却“无兵可派”。经济回暖,引发珠三角再现“民工荒”。  从去年年底珠三角等地形成的“民工慌”,到现在的“民工荒”,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逐渐回暖的一个信号,更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劳资矛盾等深层次问题的再次暴露。对这一问题不正视,不剖析,不解决,“民工荒”将成为常态。而当这一问题得到认
期刊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深处,有一个名叫萨如拉图亚的嘎查(蒙语“村落”之意),只有80户人家,300多口人,面积却有430多平方公里。  1974年,当19岁的廷·巴特尔作为一名下乡知青,从呼和浩特来到这里时,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会在这个地方永久居住下来。    知青“头儿”    廷·巴特尔的父亲廷懋是1955年授衔的少将,但在“文革”中却被关进了“牛棚”。1974年,廷·巴特尔高中毕业时,
期刊
“西贝”二字摞在一起就是“贾”字,这是西贝莜面村董事长贾国龙的姓,也是“西北”的谐音。  贾国龙,这位把海鲜卖到内蒙古,又把内蒙古的街边小吃莜面卖到京城的餐饮老板,在短短10年时间里,就把一个街边小吃部发展成一个年营业额逾两亿元的大型集团化餐饮公司。在他的手里,拥有两个响当当的餐饮品牌:西贝和腾格里塔拉。    弃学从商    贾国龙是内蒙古自治区巴盟临河市人,198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大连水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