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的承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ru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承诺的“前因”
  家辉是我在中班时接手的一个插班生,记得第一次去他家家访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她妈妈紧紧的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家家辉要是惹你不高兴了,你千万不要放弃他呀!”虽然家访的时候在妈妈的讲述中初步了解了家辉的性格:比较霸道、任性和自我为中心,但是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作为教师怎敢谈“放弃”?所以我信誓旦旦的和家辉妈妈说:“以后我们和你一样都是家辉的妈妈,一起努力,不离不弃!”现在想起来这样的承诺说的真是荡气回肠,意犹未尽呀!
  二、被消磨殆尽的承诺
  满怀信心当好这个“老师妈妈”,在经历了中班一年“小博王”模式后,我对家辉的教育自信也在家长的一次次“不配合”和“默然”中逐渐消失……
  我的思考:
  这孩子真的是坏孩子吗?真的无药可救了吗?内心的不平静及消极的心态逐渐消磨的我的自信。
  但是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告诉我:孩子本质是善良的,家庭的不恰当的教育让他展现了一幅霸道、无理、自私、火爆的画面。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就此望而却步吗?教师的责任和良知,让我不断暗示自己“不能放弃”,对此我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寻找用其他“颜料”来调和这幅画面!或许可以换一种思考、换一个教育方式?
  总之,“不离不弃”的承诺绝不能瓦解!
  三、履行承诺——开启“变形”计划
  策略一,改变教育方式,做个高情商的老师
  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我決定开启对于家辉的变形计划,新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变化在不经意中发生了……。
  事件
  我的处理方式
  孩子的表现
  家辉一直在睡觉间走来走去,嘴巴里还不停的发出“吼叫”声:“我不想睡,大家都别睡!”不管老师怎么引导,除了回馈得意的笑之外,继续为之……
  1.先处理心情
  深呼吸,先稳定自己的情绪。
  2.再处理事情
  (1)接纳他的情绪并表示共情
  我知道你睡不着很不舒服,我记得小时候幼儿园里睡午觉,睡也睡不着,像你一样,总是想找点事情做做。
  (2)指出原因
  是不是昨天晚上睡的太早了?现在暂时不想睡?
  (3)告知他行为后的界限
  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下午去淘气堡的通行证就拿不到了,万一爸爸问起来:“家辉在学校怎样呀?”我只能一五一十的告诉爸爸了。(在家比较怕爸爸)
  (4)引导他思考解决方法
  实在睡不着可以躺下来闭上眼睛,或许就睡着了呢?不但能拿到去淘气堡的通行证,而且学会管理自己,可以试试老师的建议。想想看,哪种方式更加适合?如果愿意尝试躺下来休息,老师可以陪你一会。
  1、惊讶老师没有生气。
  2、愿意安静的听我的讲述。
  默许我的建议,躺在床上,出其不意的睡着了。
  我的经验:
  当孩子开启“霸王模式”时:
  首先我先处理我的心情:学会和“愤怒”说不,再接纳孩子的情绪,表示和孩子的情绪产生共情,让他感觉到我对他的情绪反映表示理解,能体会到他的情绪并理解他情绪后的行为反映:和他分析睡不着的原因。并告知他这样行为后的后果。最后要教导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考解决方法。
   每次遇到“霸王”事件时,我都尝试用这样的方式和他交流,渐渐的发现他的改变,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并且尝试改变。每次他的改变后我也不吝啬我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我的拥抱。
  策略二,读懂孩子,让孩子获得价值感
  这样的孩子在他的内心世界是需要关注和关爱,他所做的一些“膛目惊舌”事件背后是一颗需要关注的心,而且我发现家辉他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孩子,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开启了“小助手”策略。
  场景
  教师的语言
  幼儿的表现
  室内运动开始时,需要孩子们一起布置场地。
  家辉,我知道你的力气很大,愿意帮助别人。今天想请你帮个忙,帮我把“大滚”轮推出来吧!
  1、愿意帮忙。
  2、主动帮忙。
  帮忙同时还积极帮助整理器材。
  需要孩子们共同布置、装饰自然角。
  家辉,我知道你是男子汉,做事情也很细心,能请你帮我把这些水培的植物瓶子都清洗干净并装满水吗?
  1、乐意帮忙。
  2、水培瓶子使用毛巾擦洗的。
  还主动请缨,想把自然角里的动物换水。
  我的感受:
  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只要我们读懂他,用适合他的方式进行交流,他会给我们大大的惊喜,如早操律动时的彩带棒,都是他在运动活动结束时帮我们摆放好的。放学时候不但能自己排好队伍,还能管理其他的小伙伴注意队伍的整齐。我的表扬和给予他的小任务让他变得有事可做,更加自信!
  策略三,家园沟通——“朋友型”的指导
  1.走近家长成为朋友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对于孩子的在幼儿园里老师的“控诉”不支持不理解现象,我做了反思:首先,可能家长已经习惯老师的控诉,觉得孩子已经这样了,被定性为“坏”孩子,家庭除了“暴力”已经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教育的方式,所以对于教师的“控诉”完全没有了感觉。其二,觉得自己孩子没有错,自己的孩子很棒的,只是有点“男孩子气”,长大懂事了就好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开始走近家辉妈妈,发现她朋友圈经常发表美食信息,我就主动找她聊天,一起聊聊美食,并向她学习了做蛋糕的经验,当我再一次把她留下,谈论的不是孩子在学校闯祸的经历,而是和她分享我亲手制作的小饼干时,她竟然给我一个满怀感激的拥抱……,从那以后家辉妈妈也愿意听我的见解和指导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家园共育才真正的开始了第一步。
  2.读懂家长设时建议
  家辉妈妈陪伴孩子的过程批评声源源不断,感觉有种无所谓的态度,我在交流策略上进行了小改变:在需要家辉妈妈家庭教育上进行支持时,我总是以先表扬后指导的方式进行沟通,表扬他今天在学校好的表现,顺便提出他在学校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通过这样的沟通后,妈妈特别能支持我们,也能理解我们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中的努力和付出,给我们家庭共育铺开了一条光明之路。
  现在是大班下学期快毕业了,家辉从一个“超级无敌”的“小霸王”,转型成孩子们心中公认的男神了,孩子的改变让我履行了自己当时的承诺,我相信,孩子的一系列变化,一定会为他进入小学打好基础,或许在他以后人生的道路上渐渐地忘却了我这个启蒙老师,但是他却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职业初心,需牢记教育使命,砥砺前行!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我们镇举办了 “新人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赛,有幸担任了本次赛课的评委,参赛选手她们已经经历了本校赛、联片赛,通过层层选拔,最后才参加镇级的决赛。可以说,此次比赛,正如棋逢对手,不相上下,大部分选手娴熟的教法,精心的课堂设计,令人叹服。但纵观整体,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即课堂的不良沉默。就此现象,现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如何打破课堂的沉默,提高教学效率?”这一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期刊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初入中学的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丝毫不感兴趣。一些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道德与法治》课,因为政治课的课堂死板,内容枯燥。笔者追问这部分学生:你们上过《道德与法治》课吗?有的学生回答没有,不过政治课一听就没有意思。学生尚未认真地了解这门课程,便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无趣的想法属于学生对“政治”课程的一种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会对我们进行的社会信息加工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包含积极的一
期刊
一、研究好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事半功倍  教师须长于将乏味的书本理论通过多样化的讲授手段转变为更易于让学生接纳的修习方式,寓教于乐,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从而有效地实现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思维的双重目标,而课堂提问则是新课改下教师提升教学技能的主要手法。在不同的情境下,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打开知识的缺口,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实力,同时在引导
期刊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支柱,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一、课内引导,激发兴趣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中考,总是激起无数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无限期盼和焦虑,然而待到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总少不了几家欢乐几家愁。最让学生无奈的是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为何成绩依然波澜不惊,踏步不前?最让老师心碎的是复习已经进行了好几轮,学生也做了大量的练习,为何仍然一败涂地?  依我看很多老师都把章节复习,综合复习,车轮复习加之轮番测试当做了中考复习的不二法宝,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以上复习方法的必要性以及需要注意的方法
期刊
一、区域活动中存在的个体差异问题现状  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要使得每个幼儿通过学习后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而教师在教学设计或指导时必须思考幼儿的认识水平,针对同一内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引导,因人而异。  情景再现:  魔尺区域活动中,有一男两女幼儿正不断转动着手中的魔尺。再仔细一看,小霖小朋友已经拼好了四个球型;站在小霖旁的诺诺,则一边斜视看着小霖的
期刊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试题越来越体现了高考改革的精神,根据今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特点和考查内容,现对高三物理教学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愿与同仁探讨。  一、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高考物理命题一贯坚持全面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近几年还针对以往教学的薄弱环节,提出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将原来的实验能力改为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这五项能力的前三项是有着层次递进的关系,理
期刊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有时也简称为师德,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重视师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要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不正,不令而行;其身正,虽令不从”;唐代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的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当代的教师职业道德已经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李春玲等学者在《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写到,对从事教育事业
期刊
当前,我国教育界教育方针最流行的提法就是“素质教育”。怎么又冒出来个“本质教育”。到底什么是本质教育,本质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没有冲突?  素质教育与本质教育既有相同点,又有质的区别。首先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我所说的学生本质教育:首先学生的本质就是指学生的本性。而这里的本性主要是指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非常有天赋的迹象。本质教育也包含了素质教育的德、智、
期刊
英语绘本(English Picture Book)俗称图画书,指以图片为主辅以英语文字说明的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读本。将绘本阅读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词汇以及语言知识,还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来说更加真实的生活语境。英文绘本能激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容量,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借助绘本阅读的辅助教学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