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差异?静待百花怒放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区域活动中存在的个体差异问题现状
  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要使得每个幼儿通过学习后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而教师在教学设计或指导时必须思考幼儿的认识水平,针对同一内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引导,因人而异。
  情景再现:
  魔尺区域活动中,有一男两女幼儿正不断转动着手中的魔尺。再仔细一看,小霖小朋友已经拼好了四个球型;站在小霖旁的诺诺,则一边斜视看着小霖的操作,反反复复地转过来又转过去;对面坐着的是小朱,早已拼好了四把一模一样的枪,正蹲下身体单眼瞄准某个方向“哔哔哔”地打了起来……“能教我一下,你的球是怎么拼的呀?”诺诺停下她手中的魔尺,眼巴巴地看着小霖说。“好呀,你先变直……”小霖边说边演示。但没过多久,诺诺放下手中的魔尺,“哎呀!好难的,不学啦!”说完,便坐了下来,却拼起了其他的东西。
  针对以上的案例,询问了很多教师,他们在此类情况下比较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
  (一)教师对幼儿活动的指导缺失
  由于部分教师自身对科探区域并不是十分感兴趣,导致幼儿出现问题时,教师无从下手。正如教研时某一教师开玩笑地说“不要说我们去指导幼儿,很有可能反过来让他们来教我们!”
  (二)教师对幼儿活动的指导过度
  部分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中则对幼儿的指导过于频繁,不断地将教师自己的想法灌输于幼儿本人身上,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幼儿个性的发挥,很有可能还会造成使幼儿失去对该区域活动的兴趣。
  二、区域活动中个别化指导策略的跟进
  幼儿在干什么?她为什么会这样做?作为我们教师应当主动了解幼儿在干什么,及时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们在观察、分析、引导,为幼儿作铺路石。使幼儿的个体差异得以充分的表现,让每一个幼儿按照自己的速度、节奏进行有规律的发展。
  其实,看到幼儿的差异表现并不难,难得是怎么样去分析幼儿现阶段的表现。只有我们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去了解幼儿他们真正需要什么,疑惑什么,从而才能对症下药。
  (一)勤于发现不同幼儿的优点
  每一枚硬币都有正面和反面,每一个幼儿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针对情景中,三个幼儿在本次魔尺中的表現,笔者采用了跟踪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挖掘他们在接下来的魔尺区域中会有什么闪光点。
  案例1:“老师,你看我做了很多枪,它们可厉害啦!”原来,小朱又在拼他所喜欢的枪,仔细一看还挺有规律的ABBA阵势排列着。看着他兴趣浓厚的样子,“哇,威力好大呀!你还能拼出不一样的枪或更厉害的武器吗?”笔者上前对视着反问道。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小朱不断地转动着他手中的那些魔尺……
  案例2:看到诺诺坐在位置上不停地转动魔尺,使之变成长方形,然而发现她是连续拼了几个长方形。“好多长方形呀,诺诺,你这是在拼一样的长方形吗?”“才不是呢!它们是不一样的长方形呢!你看,这个是这样走的,这个是那样走的……”(拼了6种方式不一样的长方形)
  案例3:在一次偶然地收拾魔尺中,看到小霖把魔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盒子里。但是排列时,中间出现了几个小洞。“咦,这里怎么会出现几个小洞呀,是不是哪根魔尺破了?”能干的小霖,立刻接了上来,“这里应该没有破的魔尺!让我拿出来再试一试吧!”过了一会儿,她把所有的魔尺拼成了一模一样的小长方形,再进行摆放,最后几乎填满了。
  (二)善于分析不同幼儿的背后
  案例1中的小男孩很明显他对“武器”这一方面情有独钟,当时的他对其他的内容并不感兴趣。若此时,教师一味地想扭转,让他尝试拼其他东西时,未必愿意,即使是愿意接受,也不是发自真正的内心。
  面对这一类幼儿,可以顺着他们的兴趣,再次提升他们的已有经验。一句“你还能拼出不一样的枪或更厉害的武器吗”,既能激起他再次动手动脑的欲望,又能在以往的经验上进行提升。
  案例2中的诺诺在平时并不善于拿魔尺进行拼搭其他图形,总是抱着三分钟的热度,往往到最后还是选择放弃。此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诺诺的发现了“新大陆”——探索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拼出不同的长方形。而作为我们教师应建立在她原有的基础上、经验上稍加难度,再不断鼓励,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并给与幼儿更多的练习。
  而案例3中的小霖,代表的是能力较强的一类。平时,她能很快地看懂魔尺其中的奥秘,拼各种各样的图形对于她们来说过于简单。一次偶然的契机,让她找到了新的玩法——魔尺遇见俄罗斯方块!利用这三块已定型的图形进行任意拼接,然后再利用其他魔尺进行补缺,这无疑是一款新的游戏玩法。
  (三)给予尊重不同幼儿的行为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幼儿从原有的经验水平向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方法达到《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
  1.解读每一个幼儿
  在区域活动中,而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不同的生命体,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并不是每一个幼儿都在朝同一个方向发展
  2.指引某一个步伐
  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老师要留意幼儿的表情,猜测幼儿的内心活动。对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才有所了解,为之后的个性化指导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正如案例中,并不是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有时候默默地支持,也是一种好的策略。
  3.分享每一个作品
  幼儿直接主动地进行游戏经验分享,比起我们教师间接传达更快、更准确、更直观也更有效。幼儿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这种感染力会不断地蔓延,是非常宝贵的直接经验分享。经过“武器专家”小朱的介绍、诺诺不同长方形的呈现、小霖的魔尺遇上俄罗斯方块,使其他幼儿动脑打开……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化指导,并提供不同的区域游戏活动,来挖掘每个幼儿的个性,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游戏。而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因人施教,使得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使得每个幼儿都是魔尺高手。
其他文献
目前,小学生高段阅读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不够用,不能够深入理解课文  小学生高段阅读是对小学生知识量的扩展,但是由于教育改革,课程安排紧密,使小学生不能同时兼顾拓展阅读,对于教师而言,往往自己讲得多,往往留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比较少,所以,课上没办法增加阅读量。再加上小学生是初步设计阅读方面的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弱,所以现阶段加大量度让小学生同时练习阅读又要学习课文,就显得时间不够用
期刊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使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对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以及方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下面,结合自身工作性质,来谈谈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办法:  一、植自我教育于一身,“电子屏”起步信息技术  2011年秋季,学校为我们的“素质教育”理念搭建“宣传舞台”。舞台里除了一块“电子屏”,就是幕后藏有三个不懂“教学改革”的“臭皮匠”。由于工作是一页白纸,大家只能是自出心
期刊
课前谈话:  师:(师书:真理)同学们知道真理的意思吗?(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师:真理,正确的道理,即人们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指导意义的道理。例如: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团结就是力量  师: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这些真理常常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指导我们的言行,为我们的人生导航。  师:有人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十课的课题也是一
期刊
一、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三框的内容。第七课主要讲我国如何处理民族问题。前面讲了处理好民族问题必须要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所以必须处理好宗教问题。因此,本课书与前面两框题一起构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完整体系。  本课还涉及到《哲学生活》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宗教是有神论,属唯心主义。而
期刊
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或与人交流时做到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叙述有条理,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主旨,并有一定的感染力。  一、口语交际的背景、意义及价值分析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对于偏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正在处于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强或者存在交际困难,但是由
期刊
前段时间,我们镇举办了 “新人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赛,有幸担任了本次赛课的评委,参赛选手她们已经经历了本校赛、联片赛,通过层层选拔,最后才参加镇级的决赛。可以说,此次比赛,正如棋逢对手,不相上下,大部分选手娴熟的教法,精心的课堂设计,令人叹服。但纵观整体,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即课堂的不良沉默。就此现象,现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如何打破课堂的沉默,提高教学效率?”这一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期刊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初入中学的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丝毫不感兴趣。一些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道德与法治》课,因为政治课的课堂死板,内容枯燥。笔者追问这部分学生:你们上过《道德与法治》课吗?有的学生回答没有,不过政治课一听就没有意思。学生尚未认真地了解这门课程,便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无趣的想法属于学生对“政治”课程的一种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会对我们进行的社会信息加工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包含积极的一
期刊
一、研究好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事半功倍  教师须长于将乏味的书本理论通过多样化的讲授手段转变为更易于让学生接纳的修习方式,寓教于乐,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从而有效地实现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思维的双重目标,而课堂提问则是新课改下教师提升教学技能的主要手法。在不同的情境下,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打开知识的缺口,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实力,同时在引导
期刊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支柱,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一、课内引导,激发兴趣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中考,总是激起无数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无限期盼和焦虑,然而待到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总少不了几家欢乐几家愁。最让学生无奈的是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为何成绩依然波澜不惊,踏步不前?最让老师心碎的是复习已经进行了好几轮,学生也做了大量的练习,为何仍然一败涂地?  依我看很多老师都把章节复习,综合复习,车轮复习加之轮番测试当做了中考复习的不二法宝,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以上复习方法的必要性以及需要注意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