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及与学习归因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新学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m_j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英语学习策略以及影响学习策略使用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
  关键词:学习策略;归因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诸如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直接法等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的效果并没有明显提高。于是人们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教师的“教”,转而研究学生的“学”,因此学习策略也就成为了过去几十年中人们研究的热点。在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的早期,人们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的理论构建与成功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上。到了80年代中期,有些学者(Abraham和Vann(1987),Ellis(1994)等),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语言学习成功者和失败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到了9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策略培训应该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介绍、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以及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关系等方面。纵观国内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归因因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的还相对较少,另外国内对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多集中在大学生中,对中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而对中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归因因素的关系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试对高三学生的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学习归因的关系,以了解中学生学习策略情况。
  1.学习策略及其分类
  国内外的心理学家、英语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法家(Duffy, Nisbet and Shucksmith, Danserean, Stern, Rubin, Oxford, O’Malley and Chamot, 周流溪,文秋芳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策略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但是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的认为:所谓学习策略实际上就是學习者对在获取学习机会、巩固学习成果、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出的种种反映和采取的策略(束定芳、庄智象,1996)。它既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也包括学习者的具体行为。
  由于对学习策略概念的界定的不同,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和结构也不尽相同。Rubin(1975), O’Malley & Chamot(1990), Cohen(1998), Oxford(1990)等都对英语学习策略的结构进行了分类。在实证研究过程中,Oxford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应用的较为广泛。Oxford(1990)根据策略和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所谓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的语言有直接的联系;所谓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的语言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两大类又各分为三小类:直接策略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
  2.归因理论与学习策略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它总是对结果提出为什么,探寻个中原因。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影响较大的归因理论主要有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使个体积极从事相应的活动,并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行为的积极性不高,为了避免失败及消极情绪的困扰,常常选择较低难度的任务,甚至自我放弃,这必然导致活动结果不尽如人意,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他的效能感。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一般认为学习归因和学习策略密切相关,个体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能使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助于个体增强自我价值感,稳定地进行积极归因,激发旺盛的学习动力。而学习归因反过来又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而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3.调查分析
  为了调查高三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笔者采用了Oxford所编制的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评价调查表,并且将所有的条目翻译成汉语,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好理解调查条目。调查表共有50个条目,每个条目后有1~5五个数字,分别表示:1=从来不使用; 2=一般不使用; 3=偶尔使用; 4=常使用; 5=总是使用。调查表共有6个部分,1~9是记忆策略,10~23是认知策略,24~29是补偿策略,30~38是元认知策略39~44是情感策略,45~50是社交策略。对归因的调查采用的是Lefcourt等人所制订的关于英语学习归因的问卷。问卷共有24个项目,以归因理论中的四个因素为基础,调查学生对其英语学习成败的归因情况,共8项,每项3个问题。和学习策略的问卷类似,每个项目有1~5五个数字,分别表示:1=完全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说不清楚;4=基本同意;5=完全同意。
其他文献
摘 要: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新闻采访是极其重要的,它是记者深入实际、认识实际、反映实际的过程。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就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传播者的信息素养对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总结了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的构成,分析了国内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档案信息传播;信息素养  信息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得到有效利用,档案信息也不例外,在档案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档案工作者充当着传播者的角色。把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引入到档案信息传播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我国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美育;德育;音乐教学原则  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并贯穿于音乐教学过程始终的根本原则,是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是教育的重要思想,也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而能否正确地遵循这个基本原则,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目
期刊
摘 要:有关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学理上一直有不同的观点。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产品责任应为无过错责任。但笔者认为,我国在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上对生产者和销售者实际上均适用双重标准,以过错责任为原则,在特定情况下适用无过错责任。  关键词:产品责任;归则原则;过错責任;严格责任;双重标准  我国《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
期刊
摘 要:此次研究主要通过对实际典型案例的实施和跟踪调研,针对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的特点、现状进行进一步分析,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机制及效果,促进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新形式,是新时期新环境下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奉献中提高的重要途径。推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也是解决当前许多党员及预备党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抓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建筑市场;问题;对策  全国各地相继发生的因业主私招乱雇、逃避监管、违法抢建、监管不力而酿成的重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一再向我们敲响警钟:建筑市场监管一定要严格认真,不能疏漏。要结合当地实际,既要严格贯彻各项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又要
期刊
摘 要:造成食品具有安全隐患的因素很多,微生物污染仍是造成食源性疾病的世界性难题之一。为了更好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和检查工作,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就必须形成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体制化、标准化,本文正是从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的特点出发,探寻我国目前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对完善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
期刊
摘 要:此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进而着重从完善会计法律体系、规范财务报告以及强化会计信息处理手段三个方面,对财务会计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经济环境;会计改革;会计信息  近年来,在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财务会计改革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诸如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职能、管理原则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美贸易的关键议题,美国一直指责人民币被人为地低估了。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汇改后,人民币一直保持缓慢升值之势。本文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额、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中美贸易结构和中美双边贸易条件四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汇改法案;人民币升值;中美贸易  一、背景:2010年9月29日美国会众议院以348比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认识和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强大理论武器,唯物史观视角下的苏联解体原因亦是多方面的。结合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思考,从“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三个重要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唯物史观;苏联解体;原因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认识和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强大理论武器。苏联解体20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