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h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492例,入院后立即急诊床旁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相关生化指标、记录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院内死亡情况.结果:根据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为D-二聚体正常组和D-二聚体升高组,升高组男性比例、冠状动脉内血栓事件、吸烟指数、尿酸水平、术后心力衰竭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三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递增趋势,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SYNTAX评分呈强正相关(r=0.642,P=0.000<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冠状动脉内血栓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R=0.536(95%CI:0.484,0.589),P<0.05],敏感性为61.5%,特异性为49%.对院内死亡事件有较强的预测价值[H^R=0.903(95%CI 0.824,0.983),P<0.05],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11.0%.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结膜蝇蛆病在国外文献已屡有报导,国内文献则仅有二例,一为陈耀真氏于1945年在成都所报告,另一例为刘英奇氏等于1957年在保定发现。前者为青瓶蝇所引起,后者为羊狂蝇。下面
采用Reynolds应力输运模型和随机轨道模型对催化裂化沉降器内的流动状况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考察了粗旋分离器不同排气管长度和在排气管口上方增设水平挡板对沉降器内流
采用热线风速仪(Hot Wire Anemometry,HWA)测量了Φ300mmx2000mm旋风分离器内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主要考察旋转流的波动特性.测量结果表明在旋风分离器的中心区域,瞬时
针对油砂直接流化焦化工艺,建立了一套大型冷模提升管循环流化床装置.实验考察了脱油油砂颗粒在循环立管中顺重力流动状态下松动点的合理布置.通过改变松动点位置及松动风量,
我们对广西南部人群弓形体感染情况已作过调查。为了解广西北部的感染情况,1985~1986年,我们采用常规IHA法,对广西北部3个地区11个县、市(矿)共3402人血清弓形体抗体的检测,
纵观我国目前教育的总体形势,英语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重视高中的英语阅读。但是我国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教
贴壁现象是制约移动床反应器操作弹性的瓶颈之一.在高度为1.3m,顶部宽度为0.185m,底部宽度为0.299m,厚度为0.04m的梯形径向移动床冷模实验装置上考察了颗粒层的贴壁现象.记录
丁型肝炎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1977年意大利学者Rizzette首次发现σ因子以后,各国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其特性已有了充分认识.19
为了判定滷水中毒,根据本题研究第一及第二部分资料,并通过滷水中毒前后的家兔,采用其血清、全血以及腐败血液,用比色法测定其中的镁离子含量,进行比较观察,以确定是否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