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1_41004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其兴趣范围,达到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目的。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体验,融合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元智慧,促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美妙的音乐氛围,让学生接受音乐的洗礼和熏陶,用音乐来触动学生心灵。教师要探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验学习;主动性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用专业的音乐知识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多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悟来形成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要在学生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会点燃学生的热情,激活学生的灵感,促进学生理解歌曲的思想和节奏,实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从而展现课堂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目前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音乐一直都是受学生欢迎的科目。学生喜欢动人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可是他们的欣赏能力稍弱,只是仅仅停留在随意哼唱或倾听的程度,并不能用很专业的音乐知识来赏析。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较差,能够识简谱的学生并不多,能够视唱简谱的学生就更少了,能唱准音的学生可以说是没有。例如,《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著名的蒙古族民歌,可是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这首曲子的构成。他们找不到序奏的开端,不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也不知道尾声是从哪里开始的。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只感受到音乐的抒情、明朗、轻松,体验到歌声的优美和亲切。虽然可以体会到音乐前后的鲜明对比,但是如果让学生具体分析不同之处,他们并不能说出所以然。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体验、多参与,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分析来获得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
  二、“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体验式学习模式”促使学生直接体验音乐知识、感悟音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通过音乐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深化艺术造诣,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同时,在经过“体验式学习”后,学生的审美会得到提高。学生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能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作品体裁、题材、形式和风格,并且在思想上也能得到提高和深化,让学生可以对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和人文情怀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会欣赏和提高审美能力,汲取音乐艺术中的精髓。“体验式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可在体验中启动联想、感悟音乐的旋律和韵味,建构音乐形象,学会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升华自己。
  三、“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体验情境,感受身临其境
  多媒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快速且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呈现出图画、影视、歌曲、歌词等,使学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进而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可以在倾听中了解音乐的方向,学会分析音乐作品。学生如果独自学习音乐知识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而且不利于学生记忆,教师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呈现音乐知识,会让学生在动态的画面和悠扬的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进而记住歌词,明确歌曲内容,掌握歌曲主题,学会音乐知识。通过多媒体情境,可帮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情境体验会使学生将歌曲在易于理解的图片、动画和声音中逐步内化,更容易理解歌曲,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在学习《可爱的蓝精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动画片《蓝精灵》的片段,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直观地看到可爱的蓝精灵,了解蓝精灵的长相、特点及生活,激发学生对蓝精灵的喜爱之情,促进学生产生对歌曲的兴趣,从而主动探究和练习歌曲,提高表现能力。
  (二)体验旋律,倾听悠扬婉转
  音乐之所以具有持久的魅力,是因为它是借助旋律将人们内心情感表达出来的。这种旋律悠扬婉转,或铿锵有力,或高山流水,或含蓄抒情。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旋律的感受,使学生可以融入歌曲的旋律中,通过音乐的曲调来理解歌曲。例如,在学习《爱我中华》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倾听它的曲调和旋律,感受歌曲的节奏,使学生能在旋律中感受到歌曲音调的弹性,听出发声硬吐音与软吐音相结合,刚劲与抒情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歌曲旋律的体验,会感受到歌曲的力量,体会到歌曲想要表达的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以及作为中国人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学生还要通过体验的方式来分析音乐中的跳音、连音、强音之间不同的呈现方式,感受到音乐的轻盈和跳跃。歌曲高音和低音的变化会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饱满有力和连贯抒情,在错落有致的节奏中倾听,在学习过程中振奋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和精神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三)体验思想,理解歌曲主旨
  歌曲都是借助歌词来表达思想和主旨的。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思想感情,通过探究和分析歌曲主旨来真正地理解歌曲。在学习《哦,十分钟》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去体验“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场面,感受歌曲中的意境,理解歌曲中的喜悦心情,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歌曲主旨和情感。学生通过倾听和体验会感受到轻松欢快的音樂节奏、美妙的音乐氛围及愉悦的歌曲情感,从而提高学习的欲望,实现主动学习、积极演唱。
  (四)体验表演,关注实践展示
  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展示出来,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歌曲的体验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可以通过歌唱的方式来展示,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来展示,或者是通过舞蹈及绘画的方式来展示……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展现。例如,在学习戏曲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想到了京剧中的“变脸”,在展示自己对戏曲的理解时,学生绘制了几张不同的脸谱,有花旦、刀马旦等不同角色,通过变脸的方式展示音乐,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对戏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教师只需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就能主动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才能,在实践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品鉴能力,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要不断地完善音乐欣赏课程,鼓励学生多体验,不断地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音乐课堂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明确鉴赏方向,在实践中掌握鉴赏方法,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各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保证复习课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将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引入到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通过复习课更好地锻炼和提升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重
[摘要] TP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一种生成的智慧,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以H市高师院校和80名历史师范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是影响历史师范生TPCK形成的重要因素,而高师院校在培养职前教师还存在历史学科学术化、历史教学论课程学科化、实践教学形式化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通过外在情景构建历史师范生TPCK发展模式,提高历史师范生学科知识转化能力,使其
[摘 要] 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而编制,系统地反映了学科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不同版本的教材是不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融合了编写人员知识和技能。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版本的物理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解释与表达,研读课程标准,重组、改进、创新教材内容,教师能够以知识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验为手段,以活动为契机,积极地实施教学,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对话时间:2016年1月  对话人及对话整理:叶果  一、写作是我想象中的生涯  叶 果:艾老师好,首先请问下,您家里有谁是做文字工作的吗?  艾 伟:我家以前没有做文字工作的人,是我自己喜欢。但要说同艺术有关的话,那也有关系。我爷爷解放前在上海越剧团工会干过,我奶奶年轻时唱过戏,也算和艺术有点关系吧。我父亲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画画比较好,文革时画了许多毛主席画像和宣传画。他擅长用炭精条画素描,在
[摘 要] “生活·体验”就是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幼儿营造与生活相关的游戏场所,并提供生活化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生活化、情境化游戏活动中动手操作、体验合作、探索创造。幼儿园教师应立足实际情况,将“生活·体验”付诸行动,整合园内外各类生活资源,以“生活·体验”实践基地园为实践平台,构建园内“生活体验场”,抓住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的兴趣点、关注点,深入研究幼儿园生活体验场活
背景  在中国文坛,文学评奖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这不仅是因为很多作品获了奖之后就销量大增,一跃进入畅销书行列,更是因为很多文学奖颁发之后,总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是非,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议题。对于那些著名文学奖来说,近年似乎很少有哪个评选颁奖的过程是风平浪静的,这俨然成了一道异样的风景,何至于如此?主持人约访了圈内人士,他们从不同角度说出了各自见解。  一  主持人:中国蓬勃发展的文学评奖运动,让几
[摘 要] 文章从鲁迅杂文教学方法的改进出发,聚焦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中的“情境”与“任务”板块,以《拿来主义》为例,探究如何进行鲁迅杂文的教学设计。在《拿来主义》教学中,笔者创设了“地名洋化”的情境,以常州市地名办公室召开现场听证会为背景,设计了“高中生代表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写下自己的理由,在课堂上留下文字证据”的任务。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一、创设情
编按:由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文教基金会与纪州庵文学森林共同主办的“我们的文学梦”系列讲座,每月一场邀请来宾演讲。2017年5月5日邀请几米主讲“十七年的追寻──从《向左走·向右走》到《忽远忽近》”。演讲中,几米娓娓道出生命经历对创作的影响,同时也在艺术创作的摸索道路中,逐渐理解属于自我的创作自由。  1998—2017:迈向创作20年  1998年我开始出版创作绘本,当时是处于哀伤的状态。对于文学
[摘 要]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适应未来世界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学生的论证能力。运用图尔敏论证模型可以展现论证活动水平,从而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针对高中生物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在实施论证教学中将批判性思维培养与知识学习之间进行有效融合的途径,即通过知识讲解、提出看法、据理论证、修正观点、形成共识的五个教学环节以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
[摘 要] 近年来,《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把Scratch语言教学拓展为“程序设计”模块。这部分内容在知识结构上属于建构性认知体系,而从教学实践角度来说则应该纳入学习者应知应会的项目。《初识Scratch》作为Scratch单元的初始课,有着引领全篇的作用,对学生是否能够学好该软件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程序设计;Scratch;思维锻炼  在学习Sc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