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物理的秘诀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包含着无数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共同努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所以,为了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教师在物理入门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教材、实验、生活、情感等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刚接触物理,学生通常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从小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处理等具有浓厚的兴趣,如风霜雨露、雷鸣电闪、潮起潮落、月圆月缺、蓝天白云、雨后彩虹、水中倒影等奇妙的现象会深深地吸引他们。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入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对学生晓之以理,让他们对新知识了解透彻。这样,教学任务既能顺利完成,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物理在初二年级是一门新学科,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对它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再如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对于物理的学习同样必要。首先,现代物理课本里的许多内容意识超前。因此,让学生学会认真阅读课本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教学物理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认真读熟课文,先学着用自己的语言对文中的插图进行阐述,这样,学生再去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就容易得多,笔者教起来也轻松多了。这样,新学的物理知识也就转变为已知的熟悉的内容了。通过阅读,能极大地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能力。
  初学物理,还得抓住中学生好动的特性,抓住喜欢实际操作的特点,让他们亲自观看和操作各种实验。教师要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跃跃欲试,就多给他们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把演示实验做成功,更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因此,笔者会让学生利用一切手边可利用的物材,自己动手做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对实验非常重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写报告,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不过,这种学风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因此,作为教师,也要有一定的耐心。
  “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前提!”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这样,学生也就更想学好教师所任教的物理课程了。
  因为学生是初学物理,所以教师更要善于设计相应的最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万有引力定律抽象、难懂,在处理这一知识时,不能马上正面接触课题,而要采取迂回包围、分步到位的方法,才可能化难为易,过渡自然;如果采取设疑置障、边讲边练边议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深海入迷宫,在不知不觉中参与教学,一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收效较大。
  物理的教学要特别讲究语言艺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会促进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还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雷电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压水井手柄越长越省力;骑车上坡是走S形省力;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进行描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会帮助极大。因为用形象准确的语言,学生就会觉得物理研究对象更逼真,使学生欢畅乐学,而且生动、简练的语言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亲切,这样能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学生学起物理来就如鱼得水了。
  物理的入门教学还得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也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讲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笔者就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学生提出在生活中可能会想到的一些问题,例如: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能把地球翘起来,这可能吗?家中门的把手为什么安在门边缘处?然后笔者准备了一些日常用品,如老虎钳子、剪布用的剪子、理发用的剪刀、钓鱼竿、杆秤、天平、起子等,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别说出如何使用;然后运用杠杆平衡原理,引导学生自然解释这样使用的理由。这种教学虽费时费力,但学生学习劲头高涨,课堂效果很好,便于理解有关知识。
其他文献
腹膜炎仍然是导致腹膜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革兰氏阴性细菌所致的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上升。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物脂多糖是诱导腹膜炎进展、腹膜纤维化的重要原因
在课程改革这一新世纪的列车上,课堂教学改革犹如滚滚向前的车轮,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改的成功与失败。而教学研究好像课改“车轮”上的螺丝,我们决不能忽视,而是要把它拧紧。究竟怎样拧紧呢?下面谈谈对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一、循序渐进,逐步消化实验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如何转变?评价与考试制度如何改革?课堂规范秩序如何建立?等一大堆问题会蜂拥而来。面对这一大堆问
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中学数学能力目标教学是大面积提高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中学数学能力目标要素、数学能力目标分层表述和对能力及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数学能力及其目标要素分析  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清楚无误、毫不含糊地表述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能力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真正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及对效果的评价。为此,必须先对数
【摘要】新课程改革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英语教学人才。本文作者从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IT技术的合理运用和科学的评价方式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性思考。  【关键词】运用能力 IT技术 评价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初中英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教育部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措施
马铃薯良种──东农303317500浙江省温岭市种子公司林东农303系东北农学院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优良品种,198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2年引入试种示范,表现早熟,高产、优质,适宜水
目的耳鸣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对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纯音测听、扩展高频测听、耳鸣匹配、耳声发
语言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语言来叙述自己所要表达内容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逐步形成和提高的,而3—6岁这一年龄段,正是幼儿的口语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语言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的主要技能之一,对人生发展道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有效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幼儿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作些分析探讨,供参考。  一、创设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中国语言的魅力。在课堂上如果让祖国的语言美起来,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的。语文教学课堂的语言美,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语言要美,二是学生的语言要美。那么到底如何做到让语文教学课堂的语言美起来,我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上要对学生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已不能适应今天的课堂。本文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旨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感知 兴趣 意识感 理解    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是学生的认知探索行为,是学生带着对文章的初步观察、感受和思考以及对世界的粗浅认识去欣赏文字、品读文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文的一个过程,它是学生培养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
禾谷类作物潜在产量选择的新方法H.B.Ty为了客观评价预先繁殖材料后代群体中所选择的潜在产量,必须进行小区试验,为此基本上要耗费约10年的时间。结果是多数选择不令人满意。为了提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