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定格,筛选凸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baobe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秉持过程作文教学理念,先从习作中了解学生写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会筛选恰当、鲜活、细微的事例和描写方法,并尝试运用细化、定格的写作方法,凸显人物个性,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写作过程 描写 细化 筛选
  一、导入
  同学们,咱们是今天第一个上课的班级。咱们合肥一中高一(18)班的同学,用自己的方式,和在场所有的老师打个招呼好吗?
  同学们真是热情啊!咱们班有多少人?60张不同的面孔,60声不同的问候,60个不同的你。刚才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已经透露了大家不同的个性。希望同学们在下面的四十分钟里,通过的咱们的交流讨论,更多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好吗?
  二、选用事例的原则
  同学们,先猜猜昨天晚自习咱们写的“最有个性的同学”习作里,最受关注的人是那一个?——学霸。是的,老师统计了一下,有34位同学都在写他。
  作为学霸,他最令大家佩服的特点是什么?爱钻研,特刻苦,学习能力强。
  嗯,我们借助什么来表现这种“爱钻研,特刻苦,学习能力强”的个性特点呢?
  写几个具体的事例不就明白了么!
  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借助事例表现人物个性的方法。(板书“人”“事例”“个性”)
  说到事例,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统计了一下,34份的习作中写到的事例主要是这7个:
  1.平行班里唯一冲进数学竞赛A班的男人。
  2.每个清晨,留给我们的总是尚有余温的空铺。
  3.从早到晚坐在座位上看书、刷题。
  4.每次考试总是能考出令人惊叹的好成绩。
  5.玩魔方的水平一流,看一眼马上就可以拼好。
  6.经常帮助同学解题,总不忘说一句“这道题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7.跑50米只用6秒,一口气做10个引体向上。
  同桌之间讨论一下,看看这些大家很熟悉的事例中,哪些能够凸显学霸“爱钻研,特刻苦,学习能力强”的个性?为什么?
  讨论明确:1、3、4比较概括笼统,仅仅写这些,不能充分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2、6比较以细微的事例入手,抓住空被窝和一句口头禅式的语言,以小见大,却于细微处见精神,鲜活的例子使学霸的形象凸现出来——举手投足之间将刻苦、坚持的品质彰显出来,学霸的身上也就闪现出人性的光辉。相反,7这样的事例用来表现学霸刻苦学习的个性特点,不够恰当。
  同学们在各抒己见,诊断事例的过程中,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讨论明确:并不是所有有关这个人的事例都可以随便拿来写,而是要选择,选择的原则:
  1.恰当,切合人物特点;
  2.鲜活,避免雷同重复;
  3.细微,彰显人物精神。
  根据这样的原则精选事例,就好比拥有了最新鲜的上乘食材,只要我们适当地烹饪加工,就是一道珍馐美味了。
  三、描写的两个问题
  (一)细化
  当然了,怎样去烹饪加工这些事例呢?我们还要借助什么手法?
  对,运用描写的手法。同学们熟悉的描写手法有哪些?
  讨论明确: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同学们的认识很全面,可见,大家在以往的阅读写作中,已经积累了常见的写作知识。那么,我们能否将这些写作知识灵活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呢?请看一篇习作:
  老F真是一个很厉害的大学霸!每到考试都能考全班第一,并且都能超过第二名很多分。他的学霸地位无人能撼动。每到上课,总能看见他坐直了身子认真听讲;每到课间,总能看见他在桌前努力学习的身影……
  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讨论明确:选择了考试成绩优秀和课上课间的努力学习的例子,也有一定的动作描写。缺点:描写不充分,不能凸显人物个性。
  同学们的评价是中肯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能进一步找到哪些地方描写有问题?)
  讨论明确:
  1.“总”、“很”、“每”:不能使用过多的概括性的词语。
  2.“认真”、“努力”:形容词、副词——太笼统了!
  老师提示大家,可以从下面我们熟悉的例子里获得一些启发:
  孔乙己炫耀地拿出九文大钱。
  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拿出可怜的几文大钱。
  同样是付酒钱,前者摆阔炫耀;后者穷愁潦倒。我们用了哪两个修饰词来表现这两种不同的情态。可是,同学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的写法吗?
  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
  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几文大钱。
  讨论明确:是的!先生妙笔啊,一个排字、一个摸字。两个看似简单寻常的动词却生动地刻画了人物不同的经济状态和心理。两个高妙的动词,让人过目不忘,回味再三!
  我们常常误以为修饰词越多,文章越美越生动,所以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去找修饰词。殊不知:这些评价性的词具有概念化的特点,恰恰与具体描写相冲突,会导致描写空泛。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怎样去细化?
  首先,细化描写,其实就是把短时间的内容写长了。怎么写长呢?拆分过程,认真努力拆分为当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分别是什么样的,对其中某些内容进行定格特写。
  为了进一步领会细化、定格的方法,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看看能否用拆分老F学习过程,再进行定格描写的方法修改这篇习作?
  学生讨论后,交流互评。
  除了细化过程,还有什么方法来细化描写吗?
  我们来借一个例子打开思路: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写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时,齐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请一位同学分析——我们需要放开眼光,不能只考虑写作对象本身,还要善于发掘场景中潜在的人事物,并揣测他们会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其次,细化描写,还可以细化场景,寻找新的描写对象。
  同学们想一想,对我们的修改细化自己的习作有什么直接启发?
  除了学霸老F之外,这个场景中还有谁?对,我们!我们目睹他的钻研,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动作、神态、心理又是怎样的呢?
  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尝试着再次修改这个片段,增强对人物个性的表现力。
  哪位同学写好了?请读一下!杜甫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带着感情,大声诵读你的修改后的文字。请同学看看修改之后,与原文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筛选
  细化、定格的方法,帮助咱们的描写由枯燥空泛走向生动具体。聊了这么久咱们18班的学霸,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学霸。对于下面的一段描写,同学们读完给文章评个分,认为写出个性就可以打80分,个性鲜明的可以打得更高,没有写出个性的可以打不及格:
  她身穿一件深蓝色羽绒服外套,一条黑色牛仔裤,一双灰红色的旅游鞋,充满了活力。她身材苗条,站在那里,就像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树。略有点黄的黑头发,用裹着黄色绒布的橡皮筋扎成了马尾辫,跑起路来马尾辫很有节奏的摆动,头顶上还有两根带淡黄色五角星的发夹成“一”字形点缀其间。白净略带微黄的纺锤型脸上五官匀称,真可谓眉目清秀,微笑中蕴藏着自信,沉着里体现出矜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她那镶嵌在眼睛和脑际之间的关羽式的成倒八字形的浓浓的卧蚕眉,越往眉梢处越窄,比化过妆的还要清新。她的眼睛像夜空的星星那么晶莹,又像山间小溪般清澈透明,流露出她非凡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有人说她营养不良,每当我看到她专心致志、刻苦学习的时候,才知道她是真正进入了大学者王国维说的那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了。
  有打80分以上的吗?有不同的见解吗?
  你能说出这个文段中的被描写的同学具有什么个性吗?对,的确写出了人物拥有智慧、专心致志、刻苦学习的特点。那么,文章是如何写出这个特点的呢?肖像描写。能表现拥有智慧、专心致志、刻苦学习的特点吗?哪些描写能呢?这位同学在描写时有意识的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是不是多多益善呢?
  讨论明确:不是!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写人时要有选择,要筛选。
  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过的文学作品中,哪些人物让咱们过目不忘,始终记忆犹新?你是因为什么而记住了他?
  讨论明确: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闰土、阿长、变色龙、背影、老王……鲁迅先生甚至提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是的,过犹不及!什么都写有时候等于什么都没写。盲目地堆砌描写写法,反而会令人物的个性被大量无效的描写淹没。
  四、总结
  关于学霸的几段文字的讨论,让我们热情高涨。但是昨夜拜读同学们的文章时,老师有一个疑惑:全班有34位同学写了学习上有拼劲的学霸,可是写运动场上敢于拼搏的,却只有张惠慧一位同学。可我分明记得昨天提到这个话题时,大家也是很激动的呀。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课前一位同学的话可能道出了咱们写作上的心声——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
  请同学们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挑战自我,尝试去写运动场上一个人物的表现,凸显其个性。好吗?真好,果然有合肥一中“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的斗志和气魄!
  短短四十分钟的交流,咱们读到了学霸的鲜明个性,也读到了大家鲜明的个性和美丽的心灵风景。请同学们课后用咱们手中的笔,用咱们的智慧,更好地写出心中别样的风景,写出咱们美好人性的光辉!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文的教学又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语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在作文教学的批改环节中,评语至关重要,评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文批改的成败。那么语文老师怎样让作文评语走进学生的心灵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作文评语要坚持人文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以人为本、人文融洽的作文评语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运用。而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既有积极性,也有一些消极效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时需要计算机网络的帮助。因此对待中学生上网问题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  (一)积极影响  互联网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形象性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点,对中学生具有以下积极影
【内容摘要】物理学科通过实验能把抽象的问题化为具体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实验: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可视性、可操作性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对实验的再开发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参与意识,验证物理规律;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创作灵感。  【关键词】物理实验 持续学习能力 参与 动手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试验科学,通过实验能把抽象的问题化为具体的知识,把难懂的理论变
鲁迅小说《伤逝》中关于“爱”的问题,也是一个妇女解放的问题。妇女解放的程度取决于社会解放的程度。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并不能解救中国妇女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因此《伤逝》是一个爱情悲剧,也是一个社会悲剧。  涓生与子君从恋爱到同居的过程,也就是涓生用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灌输给子君的过程,在会馆里充满了涓生的声音:“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子君总是微笑点头,
【内容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结果,即学生的习作;忽视写前有效的引导,造成学生“怕写、厌写”的局面。文中主要结合高三写作课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实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带领学生走进开放互动、丰富多彩的写作课堂。  【关键词】写作教学 高中英语 写作课堂  一、引言  在高中英语阶段中,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而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应该以过程为主,教师
【内容摘要】一般人鉴赏诗词往往是从诗词的意象、语言、情感等角度出发进行体悟,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很好地了解诗词生存的独特环境。作为我们所熟知的一种文学艺术,“词”与其他诸多艺术形式一样,也有着其独特的滋生“土壤”。因此,为了更好地赏析诗词,我们就要深入探究诗词背后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词 歌妓文化 建筑 传播  词是一种典型的艺术样式,原本就是随着燕乐的兴盛而流行的合乐
【内容摘要】本文对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三种课型——实验课、知识内容教学课和习题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参照现代教学理论的新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设计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 知识内容教学 习题教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设计 系统教学法  本文首先对几种常见的物理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一种能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工作也是如此。语文课文包罗万象,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哲学、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而且时间跨度贯穿古今,空间范围兼具中外等。由于语文学科的这些特殊性,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不同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可能迥异,甚至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因此,如何更规范科学地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是衡量评价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尺度,
【内容摘要】在整个教育历程上来说,初中不像小学那样轻松,也不像高中那样紧张,它是两者之间的过度,在学生教育经历上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正因为这个阶段的关键作用,众多老师也是将其看的尤为重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应用  一、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有一篇文章叫《甜甜的泥土》,是台湾作家黄飞写的。  翻开教学参考书,根据文章内容,编者是这样解读文章内容与主旨的: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因为教参在解说这篇文章时,说此篇立意如何新颖,选材如何独到,结构如伺严谨,情节如伺曲折,语言如何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