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星君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占据我的大部分时间,之余的最大爱好是云游、访古。名山大川尤好,野山野水亦可,和旅行、旅游、驴友不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林泉之志、山川神遇的品格指向,是一种悠游为纳、绘画为吐的写生方式,是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禅悟路径。亲身游历中的真山真水皆化作胸中丘壑滋养着身心和笔墨。
  1978年出生,广西桂林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


  《艺术沙龙》:提到“山水”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廖星君:想到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主张要任性自然,超于象外,神游太虚,逍遥解脱。认为一旦不为物役,超越了死生、世俗、自我的一切羁绊,人的精神就能像宇宙天地一般自由辽阔。这样的人,就再也不是物的奴隶、物的工具,困惑就可以得到消弥,心灵就可以得到安顿!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
  含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
  《艺术沙龙》:在中国人的文化体系中,“山水”又是什么?
  廖星君: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至高境界,《道德经》有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从人与自然的发生学的一致性上追求人与自然的相融相通,其蕴含的生命意识、人文思想都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山水画本身又从图式色彩、笔墨气韵、意境格调上全方位地印证着天人合一观,可以说,山水和山水画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极致的文艺范儿。
  《艺术沙龙》:你觉得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为什么会对“山水”情有独钟?
  廖星君:北宋郭熙《林泉高致》道出“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的六大理由:“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尘嚣韁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文人和画家,面对山水自然,观其象捕其神,妙会感神,从而描绘出一幅凝聚作家情思的作品,以达到纪游存念澄怀畅神的目的。
  抑或是,山石林泉胜景是“君子”所向往的,但他们不愿因渴慕自然风光而远离君、亲,面对山水画就可以“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回味游览自然山水的印象,以解决“君子”厌烦世俗事务而又留恋功名的矛盾,即用观画代替欣赏自然真景的所谓“卧游”的思想。
  《艺术沙龙》:你觉得“山水”对绘画、园林、建筑、文学构成了哪些影响?
  廖星君:山水与绘画、园林、建筑、文学都有独特的审美领域和审美方式,山水是山水画描绘、园林造景的蓝本,是建筑的承载基础,是诗词歌赋的吟咏对象。山水与绘画、园林、建筑、文学在功能上又有着共通性,为人们提供了可行、可赏、可望、可游、可居、可记的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郭熙所云“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人生长于山水间,山水对人文栖居产生着无以复加的影响。
  《艺术沙龙》:你最欣赏的古代山水画大家是哪位?他的特点是什么?
  廖星君:我一直喜欢元代的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生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卒于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他的号也很仙幻:萧闲仙卿、幻霞子、如幻居士、净名居士等。倪瓒早年家境富裕,藏珍颇丰,三代钟鼎铜器,历朝法书名画,各类名琴古玩以及经史子集、佛经道书都无所不备,著名的藏书楼“清閟阁”就在他的园中,因此,他从小就具备了与常人不同的文化修养和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后因时局变迁,扁舟辞家,漫游栖止于太湖山水间,脱去尘事,专心书画,终以意境淡远、笔墨荒寒、诗章疏冷、品格高逸的艺术境界,成就了自己在中国山水画史上至高的地位。
  《艺术沙龙》:你的作品已经不能算是单纯的山水画了,山山水水是你用来表达那种玄幻主义色彩的一件件道具吗?


  廖星君:《华严经》中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所谓芥子纳须弥,微尘藏大千。正是从佛学中领悟的这种对自然界以宇宙的规模从宏观上把握,涉及到事物的细微之处时,则从微观上观察,视点既对置于无限大,又面向于无限小的意识,让我近年的山水观念发生转变,从早期的文人类山水样式转换为具有当代性质的异化语言。也就是逐渐不以山水、花鸟、人物这三个门类来界定,而是根据画面构思意象穿插,星辰山海、麟毛瑞兽、鸟虫蝶蚁、莲花灵草皆可运用其中,恰好契合自己玄幻主义审美取向的构建。因为这画境的一切就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碍,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就能够一砂一山水,一石一境界。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一切众生皆能时时成道,念念成佛。
  《艺术沙龙》:你可曾有过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现实中的山水会带给你的绘画哪些改变?
  廖星君:绘画占据我的大部分时间,之余的最大爱好是云游、访古。名山大川尤好,野山野水亦可,和旅行、旅游、驴友不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林泉之志、山川神遇的品格指向,是一种悠游为纳、绘画为吐的写生方式,是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禅悟路径。亲身游历中的真山真水皆化作胸中丘壑滋养着身心和笔墨。正如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言“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其他文献
瑞金是举世闻名的红色故都,素有“共和国摇篮”之称,它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一直吸引着我。自从去年开始大型红色历史题材的创作以后,我就把到瑞金的写生列为一项最重要的创作任务,并提前在去年10月底专门前往采风,寻访红色遗迹,查阅图片资料,搜集创作素材,酝酿创作思路,构思初步草图。今年5月16日,我第三次来到瑞金叶坪,在毛主席旧居前现场写生,这也是我今年红色写生之旅的第二十六站。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期刊
笔名翟墨一,1982年5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淮阴师范学院。  写生需要你走出来,亲近大自然。你看到的每一种美,都会让你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和情感,从而让我们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当大自然经过手中的画笔以理想化的姿态凝固在纸上,这就是具有生命的温度的艺术。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
期刊
1985年出生,广西桂林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材料与水墨人物画创作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杭州画院专职画师 、《杭州美术》杂志编辑。  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经历萌芽、发展、鼎盛和衰败各个阶段的。中国画也是如此,从其诞生伊始就经历着各种创新和改良,历经各个时期优秀画家的不懈努力才达到相对完备的状态。  《艺术沙龙》:怎
期刊
今天“西元国学堂”开幕,十分高兴,我和大家分享如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就是“国之学问”,咱们国家的学问。那么,欧美那些大国有国学吗?没有!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国家的学问是普世的,他们一直努力把他们国家的学问全球化!“四大”文明古国的另外“三大”的“国学”已经被西洋文化“化”去了!只剩下我们还在“抵抗”着,这就是今日“国学”问题的全部!  二、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国学包括的范围甚广
期刊
1973年出生,福建诏安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首都博物馆画院专职画家、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闽南工笔画院执行院长、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好的艺术品是没有界限的,它们所流露出来的气息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西画借助色彩,中国画借助笔墨。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
期刊
1945年出生,广东湛江人。1982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粤西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创作中心创作室主任。  山水 196cm × 98cm  当前市场润格:35000元/平尺
期刊
创新不是个新命题,自古以来,每个时代都有善于创新的大家。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形式和形式表达的终极目的都是对一种文化的阐释。所以那些立足传统,深入生活,有着强烈时代气息的,旨在表达一种“真、善、美”的作品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1974年出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山东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泉城画院秘书长,山东画院签约画家。  《
期刊
魏晋时期是我的选择。这个时期无论文化还是艺术,都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个时期的思想活跃,文化艺术能注重精神本质的追求,而不为外在形式所累。  1972年出生,黑龙江人,祖籍山东平度。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师承范曾、陈玉圃、杜滋龄先生。现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室名阿兰若精舍。  《艺术沙龙》:你经常读哪些书?对绘画有影响吗?  李宏禹:主要是佛家经典关注得多一点,儒家的经典和书论
期刊
我认为对于中国画,创新不是目的,而是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时候是否有合适的方式、语言去传达当下的自我认知。如果没有,那么就要去寻找。这一寻找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悟进行的,是有目的的,而创新则是外在的结果。  1978年出生,湖南株洲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
期刊
成功的大师一定是天才。勤奋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  1975年出生,辽宁沈阳人。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央文史馆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画院专职画家。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李雪松:传统和创新是相对的,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