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大师一定是天才。勤奋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
  1975年出生,辽宁沈阳人。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央文史馆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画院专职画家。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李雪松:传统和创新是相对的,没有传统的创新也不称之为创新,成功的创新也必定将成为传统。时代是时间的段落,身处于某个时代,逃不出时代性。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李雪松:中西方的画种是两种文化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与材料。在绘画的早期,材料基本相似,但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创造岀了不同艺术形式。
  《艺术沙龙》:说起大学,你会首先想到什么?可否聊聊大学中最让你难忘的人或事?
  李雪松: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大学期间,由于是在二厂中转,从大二起每学期大部分时间都是临摹美院原作藏品,从明代佚名的《萱花三猫》、林良的《古木聚禽图》到齐白石的作品。由于当时安保措施不好,我想看画便要住在教室里,与历代大师朝夕相对,从中受益匪浅。
  《艺术沙龙》:你有自己的独立画室吗?你理想的创作环境是怎样的?
  李雪松:我在市郊有工作室,植树、养鸟禽,去营造一个与自然融合的环境。
  《艺术沙龙》:你经常外出写生吗?你认为写生重要吗?
  李雪松:写生是创作的基础,我每年有很多时间外岀写生。
  《艺术沙龙》:你经常读哪些书?对绘画有影响吗?
  李雪松:画史是必读的,对历史上的大家进行深入研究能对自己的绘画有较大的帮助。
  《艺术沙龙》:绘画之外,你是否有其他的爱好?痴迷到什么程度?
  李雪松:平时种花养鸟,对花鸟深入接触。
  《艺术沙龙》:你关注哪些微信公众号?
  李雪松:关注一些历史、植物、绘画等方面的微信公众号,如“植物星球”“物种日历”“爱历史”等。
  《艺术沙龙》:对你来说,绘画是种精神追求还是谋生手段?
  李雪松:我现在是北京画院专职画家。两者都有吧。
  《艺术沙龙》:你怎么理解绘画成功与天才的关系?
  李雪松:成功的大师一定是天才。勤奋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





























其他文献
1983年出生,浙江瑞安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杭州画院专职画师。  传承是土壤,创新是庄稼。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沈宇翀:传承是土壤,创新是庄稼。关于时代性,我没有看法。  《艺术沙龙》:你认为“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与前辈画家最
期刊
瑞金是举世闻名的红色故都,素有“共和国摇篮”之称,它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一直吸引着我。自从去年开始大型红色历史题材的创作以后,我就把到瑞金的写生列为一项最重要的创作任务,并提前在去年10月底专门前往采风,寻访红色遗迹,查阅图片资料,搜集创作素材,酝酿创作思路,构思初步草图。今年5月16日,我第三次来到瑞金叶坪,在毛主席旧居前现场写生,这也是我今年红色写生之旅的第二十六站。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期刊
笔名翟墨一,1982年5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淮阴师范学院。  写生需要你走出来,亲近大自然。你看到的每一种美,都会让你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和情感,从而让我们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当大自然经过手中的画笔以理想化的姿态凝固在纸上,这就是具有生命的温度的艺术。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
期刊
1985年出生,广西桂林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材料与水墨人物画创作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杭州画院专职画师 、《杭州美术》杂志编辑。  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经历萌芽、发展、鼎盛和衰败各个阶段的。中国画也是如此,从其诞生伊始就经历着各种创新和改良,历经各个时期优秀画家的不懈努力才达到相对完备的状态。  《艺术沙龙》:怎
期刊
今天“西元国学堂”开幕,十分高兴,我和大家分享如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就是“国之学问”,咱们国家的学问。那么,欧美那些大国有国学吗?没有!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国家的学问是普世的,他们一直努力把他们国家的学问全球化!“四大”文明古国的另外“三大”的“国学”已经被西洋文化“化”去了!只剩下我们还在“抵抗”着,这就是今日“国学”问题的全部!  二、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国学包括的范围甚广
期刊
1973年出生,福建诏安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首都博物馆画院专职画家、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闽南工笔画院执行院长、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好的艺术品是没有界限的,它们所流露出来的气息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西画借助色彩,中国画借助笔墨。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
期刊
1945年出生,广东湛江人。1982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粤西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创作中心创作室主任。  山水 196cm × 98cm  当前市场润格:35000元/平尺
期刊
创新不是个新命题,自古以来,每个时代都有善于创新的大家。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形式和形式表达的终极目的都是对一种文化的阐释。所以那些立足传统,深入生活,有着强烈时代气息的,旨在表达一种“真、善、美”的作品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1974年出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山东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泉城画院秘书长,山东画院签约画家。  《
期刊
魏晋时期是我的选择。这个时期无论文化还是艺术,都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个时期的思想活跃,文化艺术能注重精神本质的追求,而不为外在形式所累。  1972年出生,黑龙江人,祖籍山东平度。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师承范曾、陈玉圃、杜滋龄先生。现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室名阿兰若精舍。  《艺术沙龙》:你经常读哪些书?对绘画有影响吗?  李宏禹:主要是佛家经典关注得多一点,儒家的经典和书论
期刊
我认为对于中国画,创新不是目的,而是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时候是否有合适的方式、语言去传达当下的自我认知。如果没有,那么就要去寻找。这一寻找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悟进行的,是有目的的,而创新则是外在的结果。  1978年出生,湖南株洲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