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帆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ffx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出生,广西桂林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材料与水墨人物画创作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杭州画院专职画师 、《杭州美术》杂志编辑。
  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经历萌芽、发展、鼎盛和衰败各个阶段的。中国画也是如此,从其诞生伊始就经历着各种创新和改良,历经各个时期优秀画家的不懈努力才达到相对完备的状态。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阳 帆:关于传承与创新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有各种声音,我个人认为这需要辩证地看。所谓传承即传接继承之意。既然值得传接继承,那么此“物”就必须要有一个身份和地位,即它必须是在其所处时代中较为优秀且对后世发展大有裨益的。但是我们会很简单地发现,有什么事物是从一开始诞生就已在其所处时代中较为优秀且对后世发展大有裨益的?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经历萌芽、发展、鼎盛和衰败各个阶段的。中国画也是如此,从其诞生伊始就经历着各种创新和改良,历经各个时期优秀画家的不懈努力才达到相对完备的状态。这个变革的过程本身就很好地解释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没了创新,鼎盛过后自然就会迅速衰败了,所以创新也是传承的必然抉择。
  绘画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是一种反映画家内心的活动,有的画“赏心”但未必“悦目”,有的画“悦目”但不一定“赏心”。时代的不同、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人们个体的差异,不仅造成了同时代人内心的不同,更造就了不同时代人们内心差异的多样性。就我个人而言,在仰慕先辈优秀艺术家们伟大艺术创造的同时,也时常会发现先人在对美的形式、内容等诸多方面的表达上,已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环境所带给我内心的触动。毕竟时代环境不同,我们在五到十年内所面对的全新事物也许比古人百年间遇到的还多,思想变化得更快,绘画的风格转变自然也更迅速,这都是很正常的,“笔墨当随时代”也是必然的。我们也会越来越多地发现身边逐渐多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开车回到公寓后一边玩着手机看着电视,一边抱怨当今社会的浮躁,之后却穿着西装革履叼着香烟画着梅、兰、竹、菊,痛骂当代艺术的乱七八糟。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阳 帆:中西画界主要区别还是在于对笔墨的认识问题。我的态度是:中西绘画的差异是由中西文化与地域环境、工具特点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每个人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情况出发去做艺术就行了,我身边的人没有谁过过一天所谓真正的“中国”式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环境早已夹杂着各种文化,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的必然。真诚地对待艺术很重要!
  《艺术沙龙》:你认为“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与前辈画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阳 帆: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70后”“80后”在创作上有了更多的形式和更大的自由度。
  《艺术沙龙》:说起大学,你会首先想到什么?可否聊聊大学中最让你难忘的人或事?
  阳 帆:首先想到了艺术思想的逐步形成。非常感谢在大学的读书时光,认识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使得自己对绘画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最难忘的人是研究生导师黄骏先生,当初仅凭一面之缘就开始帮助我学习,指导我考上研究生,直到我毕业工作了还在殷切地教导我,他是对我美学思想产生最大影响的人。最难忘的事是大一大二时在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勤工俭学,两年里看了大量的书,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沙龙》:你有自己的独立画室吗?你理想的创作环境是怎样的?
  阳 帆:有。最理想的创作环境是独立、安静、自由。
  《艺术沙龙》 :你经常外出写生吗?你认为写生重要吗?


  阳 帆:经常外出写生。写生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它会让我对事物的思考始终保有一种新鲜感,不易麻木,否则作品容易概念化,一成不变。
  《艺术沙龙》:你经常读哪些书?对绘画有影响吗?
  阳 帆:基本什么都看,除了事先想好要买的书,基本上到书店都是漫无目的地乱翻。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书是思想形成最好的方法之一,思想转变了绘画自然跟着改变,这是潜移默化的,画外功夫的提高往往比单纯绘画技术的提高还重要。
  《艺术沙龙》:绘画之外,你是否有其他的爱好?痴迷到什么程度?
  阳 帆:喜欢运动,基本有空就会去打球,这样会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
  《艺术沙龙》:你关注哪些微信公众号?
  阳 帆:关注“国际艺术联盟”“国学新知”“顾爷”“名画记”“谁最中国”“闲人集”“最艺术”等等。
  《艺术沙龙》:对于画画、写书法、读书、玩手机或其他业余爱好,你怎样分配时间?
  阳 帆:现在时间安排上不大自由,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承担,只能笼统地分一下。各自比例如下:画画60%、书法10%、读书10%、手机10%、其他业余爱好10%。
  《艺术沙龙》:对你来说,绘画是种精神追求还是谋生手段?
  阳 帆:确切地说是精神追求,只是这个精神追求同时也能让我生活得很好。因为假如是单纯的谋生手段的话,我肯定不会选择绘画。在我以前所接触的谋生手段中,有好几样都比画画挣钱多多了也快多了,最终选择绘画,还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
  《艺术沙龙》: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阳 帆:愿意活在现在,我不大会像很多人那样臆想前人的生活多么美好。虽然现在诱惑很多,但做艺术的环境都相对更自由,可能性也更多,取景取材也更方便。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就是每天可以什么杂事都没有,随时都可以画画,想去哪里写生了,拎包就走,可以没有什么牵挂!



















其他文献
1972年3月出生,江苏沛县人。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北京西山兰亭书画院副院长。  写出真实的自己,就是时代性。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蔡 亮:中国画首要的是传承,不要刻意求新。写出真实的自己,就是时代性。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蔡 亮:中西绘画之间有界
期刊
1978年出生,山东济南人。 1999年至2003年,就读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至2012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2015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学山水创作方向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山水画创作方向博士研究生、首都博物馆创作院画家、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山水专业客座教师。  画室就是艺术家的创作“车间”,它无需奢华,但必须适合自己的心性。  
期刊
1979年3月出生,北京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艺术硕士研究生在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绘画的成功往往与人生的成功是两回事,而且绘画的成功可能并不以艺术家的意志为转移。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邹 荃:中国有很多绘画上的瑰宝,例如石窟壁画、宋元花鸟、明清大写意。还有许多中国绘
期刊
Let us talk about “history” ——  It seemed as if the far and near flickering stars are hidden in neon lights of city, without a trace; like a sand castle on the sea gulf, it is constantly rebuilt and p
期刊
1981年出生,河南郑州人。  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想画画就画画,想旅行就旅行。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董开文:中国画的传承,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我们要继承古人对中国画笔墨,以及中国文化和对中国画精神的追求,不是单纯意义的技术问题。从创新来讲,我们既要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与艺术语言,还要有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与把握。时代性是避免不了
期刊
1986年出生,山东诸城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陆俨少研究会会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画院山水工作室学员。  对于绘画的时代性,相关因素很多,材料、形式、展现观看方式等,我觉得不应该去刻意追逐潮流,否则你永远在潮流的后面。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期刊
1983年9月出生,天津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担任美术系系主任一职,从事中国画研究、创作及教学工作。  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单纯、质朴、坦诚、自在的,与世无争的闲慢、散淡生活是我一直所期冀的。朝起,花露染鬓,花香沁袖;夏时,酸梅酿酒,荷露烹茶;入夜,月照竹间,对影三人;月起,摇扇吟诗,翰墨绘画。简单来说就是“闲散诗意”的
期刊
1983年出生,浙江瑞安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杭州画院专职画师。  传承是土壤,创新是庄稼。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沈宇翀:传承是土壤,创新是庄稼。关于时代性,我没有看法。  《艺术沙龙》:你认为“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与前辈画家最
期刊
瑞金是举世闻名的红色故都,素有“共和国摇篮”之称,它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一直吸引着我。自从去年开始大型红色历史题材的创作以后,我就把到瑞金的写生列为一项最重要的创作任务,并提前在去年10月底专门前往采风,寻访红色遗迹,查阅图片资料,搜集创作素材,酝酿创作思路,构思初步草图。今年5月16日,我第三次来到瑞金叶坪,在毛主席旧居前现场写生,这也是我今年红色写生之旅的第二十六站。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期刊
笔名翟墨一,1982年5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淮阴师范学院。  写生需要你走出来,亲近大自然。你看到的每一种美,都会让你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和情感,从而让我们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当大自然经过手中的画笔以理想化的姿态凝固在纸上,这就是具有生命的温度的艺术。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