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要体现职业化特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408272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三角洲是一个日资投资密集区,据最新统计有近三万多家日资企业进驻该地区。如此多的企业汇聚这个区域,意味着存在大量的日语人才需求的市场。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满足日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也因为看好日语培训教育的前景,许多职业学校自21世纪初就陆续开始设立了日语专业的课程,进行日语人才的培养。但从企业实际反馈信息来看,职业学校向企业输出的大部分日语专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及企业的要求,甚至有许多毕业生最终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
  一、原因
  (一)日语教学侧重于语言知识点的应试教授,忽略应用能力的培养。因为日语专业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新兴专业,之前并无很多经验模式可照搬,所以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的日语专业的开设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到课程开设都是模仿高等本科院校,开设的课程也主要以《日语精读》、《日语泛读》、《日语听力会话》等为主,而在这些专业基础课程中,大量的课时主要还是分布在《日语精读》上,其他课程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点缀。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在和学生讲单词、语法,辨别这个语法和那个语法有什么不同等,而这种导向也让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学好单词语法,拿到一张日语证书,就万事具备,而忽略自身听说读写方面的培养。而事务的背景、日语工作环境的特点、人员沟通的方式、对待问题的看法,这些工作中最关键的内容却几乎不涉及,同时也没有很多这个方面的相关资料来让学生可以扩展。
  (二)缺少适合职业学校学生所使用的日语教材。既然是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那课本教材就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可是,目前职业学校日语专业所采用的教材和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采用的教材一样依然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标准日本语》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的《新编日语》等这些老教材。这些教材的优点是内容充实全面,语言知识点讲解清楚详细,而不足之处则是内容过于陈旧,缺少专业性、职业性,从教材上不能适应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
  (三)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少与企业衔接的相关知识的介绍与学习。课程开设的局限性导致知识学习内容单一,大量日企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职业学校日语专业的学生依然只是把掌握一定量的考级词汇和语法,以日语等级考试作为最终目标,以致许多学生毕业后都不知道日企的一些著名的管理方式。事实证明,讲再多的语法也是没有用的,倒不如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考虑他们将来工作中可能用到哪些日语来教会他们来得更实际。
  (四)日语专业教师自身掌握知识较为单一。教师要想教好学生,自己首先要有金刚钻,方可揽这个瓷器活。可是目前大部分日语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从事日语教学工作的,他们可能掌握了大量的语言基础知识,但很少有在企业特别是日企工作的经历,根本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日语人才,所以往往会出现教学与市场脱节,或者说即使清楚,也感觉是力不从心。因为没有去企业锻炼的机会,所以无法教授给学生许多与职业方面有关的知识,当然也就培养不出令企业满意的人才。
  二、措施
  (一)选用一些适合职业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可以采用二十世纪末期管理学在中国开展的模式,大量直接翻译一些日本当地大专等级学校的职业教学课本作为在完成一定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之后的教授课本,可根据专业,采用专业性较强的教材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商务日语专业,就应该选用一系列日本本土的商务培训方面的教材;若是旅游日语专业则可采用日本当地对于旅游业者培训或职业要求的课本作为日语教材进行教学,甚至可鼓励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特点编写一些校本教材,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使用。
  (二)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将重文法、重考试转为四项并举,实际演练。转变课程设置的思路,要求提高业者的参与度,而不是仅仅外教,让学生更加多地参与到实际的环境氛围中来,让他们系统地通过四项基础能力的运用来熟悉语言和环境,以语言为辅助,环境技能为主。让學生们不是为了学习日语而学习日语,而是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以提升个人的素养和能力。
  (三)课程设置要多元化,除了必要的课堂基础语言知识传授之外,还可多开设一些日企管理和日企文化课程,多介绍一些与今后工作有关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就业做好提前准备,让他们不至于毕业后都不知道松下幸之助。
  (四)加大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多让教师进企业锻炼,丰富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将此信息很好地融入课堂,传授给学生,做一名称职的职业学校教师。
  总之,职校日语教学一定要体现职业特色,这样才能改变“学用脱节”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与各类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的学生进行抗衡,也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提高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否则,轻则影响到职业学校日语专业的建设,重则导致专业的没落。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的目的,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    一、导语激趣,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
美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享受,而创造美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学问。在教学中,美的境界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行动的指引。下面结合两节语文课的具体片段,从两位教师创造“美”的做法中谈一谈如何“创造美”。  案例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断  (师生共同合作,反复朗读,潜心体验:“我从心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摘要: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本文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分析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 模糊性模糊语言语用功能    一、引言    1902年,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Peirce给语言的模糊性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当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激活英语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并且逐步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激活 英语课堂 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不讲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
作者研究了在10和25℃两个水温条件下,盐酸氧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阿苯达唑砜、阿苯达唑氨基砜)在鲫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残留消除规律。样品用外标法定量,通过液-液萃取、氮气吹干、浓缩等步骤进行前处理,盐酸氧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本研究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96以上。氧阿苯达唑(ABZSO)、阿苯达唑砜(ABZSO2)、
新课改下,如何让初中英语课堂具有实效性是每个英语老师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呢?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教师要竭尽所能上好每一节课,使机械的反复操练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创造趣味性英语课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同仁共同探讨,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  一、初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等内在因素,通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的挖掘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促进语文教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途径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习惯、情感、意志、性格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作用、协同运动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具有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