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个重要方面。创新能力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动创造思维的条件下,能主动胜任某项任务变革的主观条件。创新意识、创造思维集中体现在创造能力上,构成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意识是“萌发”创造思维的“导火线”;而创造思维则是创新能力的“内核”,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开端。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但中学所谈的创新,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而是相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主要是保护和启迪其好奇心和创造意识,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精神和探究发现能力等,为今后打基础。下面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试谈如下:
  一、培养、激发创新欲望
  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提。在实践中,社会向人们提出了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社会要求一旦被人接受,就会在人脑中变成创造性活动的需要和愿望。如果这种创造的愿望和需要与活动结合,有实现的可能,就转化为创造性活动的动机,从而推动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如何促使学生接受创造需要,产生创新欲望呢?我认为:
  1.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萌动成就动机。如介绍十七、十八世纪建立和发展的牛顿力学和热力学,推动了蒸汽机、热机、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促使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十九世纪建立和发展的经典电磁理论,促进了工业电气化、无线电通信等的发展,使人类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应用电能时代;二十世纪上半叶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使人类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和原子核内部。在此基础上,引起了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推动了量子化学、分子生物学、量子生物学、现代宇宙学等新学科的出现,使人类开始了第三次技术革命。谁会去开创第四次革命呢?
  2.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应用,以激发学习兴趣:如:牛顿力学→力学;光学→光学;热力→化学;电磁学→电力工程、通讯;激光←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晶体管。
  3.让学生了解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外国的以及中国的科学家,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创造过程,他们的治学态度,他们科学献身的高尚情操,他们把握机遇、对待困难和逆境的态度,对名誉地位的看法,以及他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毅力,灵活机动的风格,对祖国人民的热爱等。从而使学生在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榜样,并在自己的实践中努力照着榜样做。
  4.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目前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有利于学生少走弯路,早定目标,树立信心。目前物理学在探索亚核世界运动,宇宙世界的天体运动等规律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若能向物质结构的更深、更广层次的研究上取得成功的话,世界将极大改变。
  总之,当学生了解到以上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了解到物理学对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形态,必能促使他们把物理学知识与人类的关系、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揭示出来,理解科学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激发他们便更能产生发现、探索和创造的欲望,树立为人类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愿望。
  二、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不武断,不孤行。批判性指善于冷静地考虑问题,不轻信,不迷信“权威”的意见,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
  2.思维的创造性。指思维活动的方式,不仅善于求同,更善于求异。这种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表现在概念的掌握与理解上,不仅能将新知识新概念同化到已有的概念和知识系统中去,而且能利用新知识新概念去改造旧观念。表现在解决问题时不死套公式,面是融会贯通,善于多渠道地用简捷的方法解决问题;表现在创造活动中,有创造意识,有丰富的创造想象力。
  3.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以及直觉思维。大量实践证明,思维品质的差异直接决定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如何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一)转变观念,创设气氛
  1.以维持性学习(通过学习获得原先已经确定的观点、方法和原则,以对待已知的或重复发生的情况)向创造性学习(即突出主动精神,鼓励人们考虑趋向,强调未来,重在将获得和实践作为生活在一个变化世界上所必需的新的方法,新的技能,新的态度和新的价值)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提升为以启迪智慧为主的教育。
  2.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而清晰的知识结构是形成直觉思维的内在因素。德国的一个物理大纲中有这样一句话:“与生物学和化学相比,物理的结构较有层次,从而使物理学家的独特思维方式更显出众”。物理学的结构是由物理学的概念、规律所组成的有机体系。这些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教给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①使学科知识更容易被理解。②更好地记忆知识的细节。③促使学习的迁移,触类旁通。④为今后继续深入地学习奠定了基础。结构的理解,易于促进学生的直觉思维。
  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上面几点,还包括诸如心理健康教育,毅志的磨炼等等。其培养关键在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作风,自身具备较高的创新才能,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更多的适合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听,去思考,去表现,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起来  1.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
一、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拥有诸多与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职权,承担着大量的具体工作,如何依法惩治村干部的职务犯罪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民群众身
随着绿色、环保、健康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对绿色建筑的设计与研究也成为目前建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它不仅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活动环境,也可以使建筑与自然
在中国北方悠久的历史发展中,辽阳长期居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要地位的争战、嬗变和发展延续中,在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及人文环境的哺育滋养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期刊
1988年2月的一天,大雾笼罩着河北省邯郸县三陵乡的姜窑村,几个村民像往常一样,到村砖厂边,刨挖着烧砖用的泥土.随着泥土一锹一锹被挖走,他们看到了从没有见过的情景:在挖了两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年近不惑,是一家公司的中层主管,待遇不错,有车有房,前几年娶了一个家境优越、年轻漂亮的老婆。然而,因为顶头上司与他不和,没少给他穿“小鞋”;漂亮老婆又有大
我叫毛德华,是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我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二十来年,在这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每时每刻都在用《教师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服从领导分配,教学兢兢业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但是,在这十多年里,我也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现在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服从组织分配、扎根乡村教育  九二年我毕业以后,组织上把我分配到城郊乡前凡小学任教。当我踌躇满志地来到学校,迎接我的却是几间
期刊
在建筑物施工中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保障.在建筑施工中若要保持建筑物的高效、完整的施工,需要顾及到方方面面才能成功.提高施工企业的质
△领导的威望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吹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只有靠真心实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才能逐步树立起来。△
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方法;进行土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各部门、各地区的用地规模;协调用地关系,提出各级土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