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化堆芯三维核设计软件COCO研发

来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在开发的三维堆芯核设计软件COCO将具备堆内功率分布计算、精细功率分布计算、临界硼浓度搜索、控制棒临界搜索、核子密度计算等基本功能。COCO采用格林函数节块方法作为求解器计算堆芯的功率分布,采用单通道模型和棒传热模型来计算慢化剂的密度和燃料温度。COCO已实现从寿期初到寿期末的燃耗计算能力。通过与参考程序的数值比较发现,COCO采用的理论模型和耦合流程正确,计算精度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空间调制光谱技术-差分反射(DR)光谱技术,利用振动光束差分反射测试系统,获得了GaAs/AlGaAs多量子阱材料的DR谱,初步分析了DR信号的产生机制,通过与材料的PR谱及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商变比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了SA508—3钢连续冷却时夹杂物的析出及贝氏体的形成过程,研究了冷却速度和冷却方式对夹杂物析出及贝氏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利用激光扫描
屈服强度690 MPa级高强板的生产有二种淬火工艺:在线淬火和离线淬火.不同淬火工艺的冶金成分设计、生产工艺使钢板的变形抗力、相变组织和焊接性能有明显的区别.
用卤素钨灯作辐射热源快速热氮化(RTN)10nmSiO2膜,制备了<100>和<111>晶向Si衬底上的Si-SiOxNy-Al电容结构,研究了电子从<100>和<111>不同晶向N型硅积累层到RTN后SiO2膜(或原始SiO2膜)的漏电
对两种大容量静态存储器(SRAM)HM628128、HM628512进行了同一字节多位翻转(SMU)实验研究.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F、Cl及Br离子轰击样品时,采用网络控制的6116-628512全系列SR
畸形燃料核芯及包覆燃料颗粒是燃料元件制造过程中破损率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涉及采用倾斜振动板式分选机对畸形燃料核芯和包覆燃料颗粒进行分选.该机对畸形颗粒的分选效率约
在一定的温度以下,某些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效应在激发光源撤去以后会持久地保持下去,当温度升高超过 后,这种持续的光电导现象会消除,称为稳恒光电导现象,而且这种光电导效应具有
研制了用于激光印痕研究的Si平面薄膜和刻蚀膜。膜制备的主要工艺采用氧化、扩散、光刻等现代半导体技术,并结合自截止腐蚀技术。Si平面膜厚度为3.4μm,表面粗糙度为几十nm。采
采用同位素稀释法由^10Be标准参考物质SRM4325制备系列^10Be/^9Be标准样品,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的AMS系统上对该系列标准(n(^10Be)/n(^9Be)范围为2.68×10^-11~2.38×10^-12)进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子束外处的立方相GaN/GaAs异质微观结构,在GaN外延层中,观察到大量的,不对称的〈111〉面缺陷,以及失配位错在该大失配界面上的非优化排列,并对面缺陷的生成机理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