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志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u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诗23:6)
  ——题记
  在南方的小城,银杏是种普通但却可爱的树。高大挺拔的躯干,深秋时节铺满一地金黄,直引得古今文人留下不少为人称颂的诗文。如果说能有一件物什贯穿我走过的日子,我希望,那可以是银杏。
  从小,我便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儿的后山上,有一片银杏林,每当秋风渐起时,那一片银杏林,便像被泼洒了鎏金色的颜料,随着日子,一点点的,由浓绿,变成金黄,慢慢的,树下便铺出了一地叶的毯,黄褐交杂的底布上缀满了深绿色的花纹。
  风渐凉,叶渐落,每到这时,奶奶同我便会相携来到这片树林。树身不出所料,早已成了光裸着躯干,无物遮羞的可怜人儿,而树下一眼望去,全是落下的叶,用脚缓缓地踏上去,软软的,发出细微的碎屑声。我们弯下腰,去寻那最好的叶片,将它们做成每一年的纪念。每拾起一片金黄的小扇子,我总爱将它们放在手掌心,细细地端详,清晨的湿气凝成露水沾染着叶片,它们浑身湿漉漉的,叶片上大多还留有生硬的纵脉,透过太阳的光线能清晰地看见里面的纹理。
  时至今日,漫山寻叶的场景还时常出现在我惬意、香甜的梦中。梦里,我将一片叶子别在奶奶的耳后,金黄的叶片和奶奶的银发交织在一起,我们开心地相视大笑,奶奶温柔的眼眯成了弯月亮,我的心里涌上一种别样的柔情。这样的触动,像是一只蝴蝶,停在了北方一夜雪后清晨无暇的白雪上的感觉。
  造物主将一只时间的沙漏竖立在我们的眼前,终于,爷爷奶奶一点点地佝偻,而我,也一点点地长大。
  终于,那日,我走出了后山,走进了校园。比起熟稔的后山,这里更像是一个陌生的乐园,尽管充满未知的欢乐,却也带来了莫名的孤独。校园里有一整排银杏树,就在某个秋天,它们终于也像后山的银杏林一样,由翠绿变成了金黄。我整日守在树下,拾着落下的叶子,看着它们在日渐萧瑟的秋风里瑟瑟发抖,最后带着恐惧坠向未知的大地。我想起奶奶,旧日里的记忆骤然倾泻而出,此时,我好似一只迷了路的小鸟。
  一阵秋风起,又是片片叶落。一个女孩走近了我,她蹲了下来,长长的马尾辫在我身边扫过,带着淡淡的茉莉香气。她拾起一片叶,放到我的手中,浅浅地笑着,夕阳的柔光给她额前花蕊丝般的碎发染上了金色。阳光在她身上跳动着,像一只金蝴蝶。
  两个小女生的友谊在那个秋日的银杏树下伊始,我们携手走过了九年,一同长大。再后来,我们又一起离开了那排银杏树,奔去了不同的城市。我和我记忆里的那只金蝴蝶,都带着自己的梦,踏上了不同的路。
  又是一年秋风起,我回到曾经的校园,一切都和旧时相差无几,却又像是完全变了样子。那些银杏树,它们像是游子故乡的老朋友,惹人畅游往日时光的欢乐,却又渲染着物是人非的惆怅。曾经的老师,依旧站在过去的讲台上,只是又成了另一群孩子心里的大英雄。
  “你回来了?”
  老师一脸的惊喜,拉着我的手,走进了办公室。
  “我有禮物给你!”
  老师拉开抽屉,搬出一本大大的字典,从书页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几片银杏叶子。
  “我记得你以前,每年都会收着这银杏叶。”
  老师把叶子轻轻放到我的手上,没有再说话。
  我看着手中的叶子,它们还是金黄的小扇子,和去年,和前年,和以往的每一年,都没有变化,而和这叶子一起出现在我身边的人,却是变了又变,奶奶,朋友,老师。
  看着手中的银杏叶,我的眼眶湿润了,朦胧里,老师像是变成了慈爱的奶奶,又像是朝我伸出手的朋友。
  “你说的没错,”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们都只能陪你一程,你的人生将由你自己走完。可是,你曾经历的,你所爱着的,都将常驻于心,同你如影随形,你心里的那一棵银杏树,也会一直陪着你。”
  终于,我真正长大了,也明白了,害怕失去旧识其实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没有人会被失去,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而自由的。
  此时,我心中的银杏,已亭亭如盖矣!
其他文献
光普照万物,光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有了阳光,向日葵才有生长的方向;有了阳光,大地才能结出果实。而阳光之于我们,就像海洋之于游鱼,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光,不是“床前明月光”的“月光”,也不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浮光”,而是一种正能量,处于其中,便更加“闪亮”。  杜运燮有一首诗我非常喜欢,叫做《光和影》: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阴影会更引人注目/但他朝阳的一面/总在反射着亮光/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
期刊
初夏的风暖暖的,有时候夹着一丝凉意,迎面吹来,我感到头脑清醒了许多,但心里还是氤氲着淡淡的伤感。由于考试的屡次失利,长期累积的压抑感一下子翻涌上来,让我久久难以释怀。我在家里写着作业,总觉得整个人像裹了一层厚厚的棉絮,闷得我喘不上气来,索性放下笔,出去透透气。  假山那里的景观,是我最喜欢的。小山上,清澈的水流从上面倾泻而下,打在层层叠叠的岩石上,啪啪作响。溅起的水花跳到旁边茵茵的草地上,在阳光下
期刊
小说《边城》中的渡口和摆渡人已经成为了经典的文学形象。小说中,渡口的两岸是与世无争的、遗世独立的小村与繁华的大千世界。人生同样有渡口,也有摆渡人。这种渡口往往代表着人从一个人生境界提升至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所谓人生的摆渡人,源于自己的内在,与所处环境无关,是一种来自于内心的力量,是人生境界的提升。  以爱国情怀摆渡,渡口链接着历史与文化。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典型形象。他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却遭小人
期刊
【摘 要】爱,是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作为教师,没有了爱,教育便没有了生命。如果仅仅是当作一种职业 ,爱也会有限。唯有发自内心对孩子的爱才能深远。爱与不爱,爱的程度就投射在一个人对事物的关注度和甘愿付出的程度上。爱学生,也一定会充分地关注他的心理,关注他的成长,关注他的言行,关注他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爱学生;心灵;成长  一、爱学生,请不要吝惜你关注的目光  一个老师问一个孩子为什么上课的
期刊
【摘 要】建国几十年内阿根廷社会动荡不安。地方考迪罗割据纷争,劳动力严重不足等都阻碍了阿根廷经济社会的发展。《1853年宪法》的内容除了一般原则和政治体制的基本规定外,在河流通航,关税,废除奴隶制度,吸引移民,地方权力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解决了很多国内问题,共同推动了阿根廷的现代化,为阿根廷“美好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关键词】《阿根廷1853年宪法》
期刊
这是主人今天第十三次从我面前经过。他依然没有想起来给我浇水。  虽然在这个家中我一直处于十分边缘的地位,但是作为一株有骨气的虎皮兰,我始终坚强地捱过每一个没有水的日子。  我的主人,一个四十出头的编剧。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却始终没什么成就。他最爱一部叫《苦惱人的笑》的老电影,就连我也不知在角落里看了多少遍,早已将剧情倒背如流了。文化专制年代,男主人公作为记者不愿意随波逐流说假话,即便在现实的不
期刊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面对那么孩子,特别是在教一年级或者教一个新班的时候,千头万绪不知如何做起,经常感到焦虑和无奈!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反思,我有以下做法,可供大家参考:  一、让孩子只做好一件事 ——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习惯决定人生,读书改变命运。培养好的习惯非常重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总希望样样工作都能做好,样样都想抓,但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也没抓好,或者抓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么,培养好
期刊
人与人之间礼物的流动本是维持社会支持网络的方式之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送礼已经成为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条潜规则。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第一位考虑的不是能力而是礼物的轻重与送礼的时机,可见送礼这一行为已经不仅仅是民风民俗这么简单了,它已经上升到政治经济层面,成为当代社会的顽疾了。  中国自古便是官本位制,每个人都向往成为金字塔尖上的人物。一些想做官又没有能力的人发现了人性原罪中的贪婪,贪污腐败也逐渐诞生
期刊
当第一只灯泡亮起的时候,它打破了人们对黑暗的恐惧;当第一个细胞被窥见的时候,它打破了人类对神灵的敬畏;当第一面旗帜插上月球的时候,它实现了人类对未知的幻想。而这些,都是源于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进步。那么,倘若科技发展到极致,是否就会带来真正理想的“乌托邦”世界呢?  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给我们做出了这样相似的“乌托邦式”假设,然而却展现出了截然相反的“反乌托邦”社会,例如《饥饿游戏》《分歧者》《移动迷
期刊
“为春花忧月,为秋草忧露,真是菩萨心肠。”继杞人忧天型的“忧郁青年”问世以来,“佛系青年”接踵而至。但我认为,青春不狂何时狂,让青春激荡起应有的激情,青年人责无旁贷。  “佛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媒体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这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与世无争”的“佛系思想”折射出的便是一种随波逐流,不思进取的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