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置入喉罩通气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喉罩置入与气管扦管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病人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位喉罩组组气管插管组,监测并记录在麻醉前基础值(T0),扦管(置喉罩)前(T1),插管后即刻(T2),3`(T3),5`(T4)和拔管后即刻(T6)各时点的BP、HR、SP02值及对照组各相应时点的值。结果与喉罩置入组相比,气管插管组插管后即刻,拔管即刻BP,HR较明显升高和加快(P<005),气管插管组插管后BP,HR也明显增高,增快(P<005)。结论喉罩置入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对心血管反应较气管插管影响轻微,可维持整个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喉罩通气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9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02-01
  喉罩作为全麻中一种声门上的通气装置,置入简单快捷,无需经过声门及气管,可减轻气管扦管和拔管期时咽喉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心血管系统的波动,达到循环稳定的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喉罩通气在颅内血管外科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对象选自20091——201212我院神经外科开颅内血管瘤介入的手术患者40例,无插管及喉罩置入禁忌症,术前无意识障碍。ASA分级Ⅱ-Ⅳ级,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20例,气管插管组P组20例,病变包括基底动脉瘤,前后交通支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瘤,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
  12麻醉方法病人术前均禁食8-10小时,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检测BR、HR、ECG及SPO2,常规输注氯化钠,静注戊乙奎醚002mg/kg,15分钟后进行麻醉诱导:咮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15-2mg/kg,舒芬太尼02-04g/kg,阿曲库铵1mg/kg,待两组病人意识消失,下颌松弛后L组即可盲探置入喉罩,至咽底有阻力感为止,气囊注空气20-30ml,经呏诊确定喉罩位置正确,通气满意无漏气盲后再接呼吸机回路。P组经喉镜插入气管导管,胸廓起伏明显,听诊双肺呼吸盲清后接呼吸机回路,术中维持均持续微量泵维持静注丙泊酚6mg/kg/h,瑞芬太尼01ug/kg/min,大约间隔40-60分钟给予肌松剂,根据血压、心率变化调整用药量,若SBP<80mmHg,则静推麻黄碱5-10mg,若心率<45次/分,则静推阿托品05mg,血压高于术前20-30mHg,则给予乌拉地尔01-015mg/kg,手术结束仃止输注麻醉散。
  13观察指标分别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前即刻(T2),喉罩置入后即刻,喉罩置入后3`(T3),喉罩置入后5`(T4),喉罩拔除前(T5),喉罩拔除后即刻(T6)的各时点的BP、HR、SPO2并同时记录对照组各时点的参数,并记录拔管时病人是否躁动、呛咳、反流、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
  21血流动力学变化喉罩组(L组)BP、HR在诱导前后、拔前后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气管插管管组(P组)BP、HR诱导前后、拔管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气管扦管组BP、HR在T2T3T5T6较麻醉前显著增高P<005,气管扦管组较喉罩组BP、HR在T2T3T5T6时增高显著P<005。
  22拔管后苏醒及恢复喉罩组病人均能耐受喉罩,无躁动、呛咳、体动、呕吐及误吸,气管插管组拔管时体动、躁动、呕吐及术后咽喉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喉罩组(L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BP、HR波动是导致动脉瘤破裂的重要诱发因素,麻醉诱导力求平稳,尽量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血压的大幅波动。血压升高,动脉瘤壁内外的透壁压增高,可诱发动脉瘤破裂,若动脉瘤再出血,则存活率极低。因此麻醉的首要问题是防止麻醉诱导及围术期脑动脉瘤的破裂,应避免在气管插管时引起血压骤升骤降、呛咳、屏气等[1]。在本研究中,喉罩置入与拔出前后,BP、HR波动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同时喉罩组在拔出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显著,以往全麻术中气管扦管是呼吸管理的可靠手段,但插管及拔管期刺激较大,常引起显著的心血管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2],因此需要较深的麻醉维持,拔管时常因导管刺激导致循环波动,喉罩自1993年在美国进入临床,由于操作简单,可迅速建立临时人工气道,能有效地提供通气,同时患者对喉罩耐受性好,能控制呼吸,自主呼吸时也能获得满意的通气,不影响气管纤毛运动,利于排痰,术后咳嗽,肺不张、肺炎并发症少,同时保证全麻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避免了气管扦管引起的一过性心血管反应,应用喉罩组心血管反应明显减轻,拔管时基本不需要吸痰,从而使整个围术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有研究表明,喉罩在麻醉诱导插管期和清醒拔管期与气管拔管比较,减少了心钠素和皮质醇的分泌,显著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较气管插管比较[3-4]。
  综上所述,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喉罩可以更安全、有效地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确保围术期平稳渡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34
  [2]王安树,郭昌秀,胡维书,等小剂量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曲马多抑制全麻术后气管拔管的应激反应[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1):51-52
  [3]Bhattacharaya D,Ghosh S,Chaudhuri T,et alPressor responses following insertion of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patients with controlled hypertension:comparison with tracheal intubatuon[J]J Indian Med Assoc,2008,106(12):787-788,790-810
  [4]夏瑞,朱志兵,毛庆军,等Proseal 喉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心钠素和皮质醇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482-1484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住院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治疗护理过程: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并予以有效的护理。结果 经采用积极治疗和护理措施,使9例吻合口瘘7例治愈。1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死亡。治愈率达77.78%。 结论: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并及時处理是保证吻合口瘘尽快愈合重要条件。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吻合口
目的:调查2013—2015年台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台州市辖区内20家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报告调查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度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的研究,探讨了我院对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人群健康管理的干预模式。方法 在我院2011年度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2000例,使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段的高血脂及其相关疾病分类检出率及与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的发病情况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共1560例资料齐全的患者进入调查,检查出高脂血症446人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总结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以同期在我院手术后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总结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年龄高,引流管放置比例高,恶性肿瘤比例高,二三类手术比例高,平均手术时间长,合并
皮肤癣菌病是一种被称为皮肤癣菌的浅部真菌侵犯人或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而致的疾病.不典型的皮肤癣菌病较难诊断.近年来,收治3例皮损形态相似、范围广泛,似剥脱性皮炎样改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参与体内80%以上蛋白质的降解,调节体内细胞增殖,分化及存活,其功能紊乱可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该系统中泛素连接酶E3 Nedd4-like家族已被证实在多种
期刊
通过对四川省各地区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调查,了解他们继续教育的现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中随机抽取10个市,每个市再随机抽取一两个县(
如果用最简单的词来描述这本被《金融时报》和麦肯锡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读物的核心内容,那么指数化(exponential)、数字化(digital)和组合化(combinatorial-specifically),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