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的学科,需要较强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听懂”一节课并不难,而要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题型,独立去思考去解答,一些学生们就会无所适从.因此,学生这种“一听就懂”的“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懂.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引导,能想起来就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想不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爱面子,不愿说不懂,当着老师的面,不敢说不懂.所以,如何解决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一现象,已成为教学中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下面我想就这一现象的成因和对策从教师、学生这两个方面做一简单的分析.
  
  一、教师方面
  
  1.备.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我在上课前首先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然后与各个版本的教案仔细比较,取长补短,反复钻研教材的前后联系,以及相关的数学思想、学习目标及作用.备课时把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都演练一遍,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哪个问题哪个学生会回答,哪个学生不会回答,这样在上课时,要求学生正面回答的,我就叫那些会做的同学回答,要求学生从反面回答的,就让不会回答的同学来回答,等他们回答错了再指定另外一些同学来回答错误成因及避免错误发生的措施.在讲解概念、公式、定理时,估计哪些可能会出现错误,哪些还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教.课堂教学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关键环节,作为教师不但要把课讲好,还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听课,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分析.学生自己能学的内容尽量安排学生自学,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和摸索,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自己的教法.①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做到“居高临下”.为提高自身素质,我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自己找资料、编试卷、编复习题,从学生的作业中找出错题结集成册.②改变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教师应采取探究式,小组合作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因材施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和讨论.③正确引导解题,让他们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怎样去教,还要研究学生怎样去学.
  3.改.作业的批改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任务完成与否的重要环节.每一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中学生,即使你上课讲的很精彩,如果不及时督促、检查学生的作业,那么教学内容就难以落到实处.批改作业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及时批改作业才能发现学生哪些是真懂,哪些是假懂.
  4.查.教师要及时地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是否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学生互问互答、学生自我检测等多种渠道及时反馈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并及时加以订正,别让错误的东西在头脑里停留太久,让他们找出错误的根源.有时我就只出一个题目作为考试题目,然后当堂进行批改,这样就及时地发现学习有难度的同学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也能避免学生过度学习.大量的考试题目会加重学生的负荷,造成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为了做题目的不良结果.及时地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能避免因为所学内容时间过久容易做错题,能更好地避免“一听就懂,一解就错”的现象.
  5.辅.教师辅导学生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除了自己辅导学生,还可安排学习好的同学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学习,不但提高了学习有难度的同学的学习信心,而且也使学习好的同学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认识,解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提高解题能力.课堂上给中等程度以下的同学更多回答问题和上台答题的机会,使容易做错题目的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二、学生方面
  
  1.上课前.虽然说上课前预习和不预习各有利弊,但我认为课前预习还是很有效的,如果课前预习了,就会知道这一节大致讲什么,哪些地方易懂,哪些地方难学,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更容易把重点、难点搞懂.
  2.上课时.“学问,学问”要学还要问,教师上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问题你懂了,别人不懂,有些问题别人懂了,你不懂.不懂怎么办,不能装懂,而要虚心好问,问老师、问同学、问书本、问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去问.学生不只是听老师讲解,还要不断思考,经常提问题,还要知道老师接着会让他们学什么.老师布置的数学题,不只是局限于会解这个题,而要知道这类题怎么解,做到一题多解,做题后进行总结.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堂讨论、教师课堂解答等方式,从真正意义上搞懂那些原来似懂非懂的题目.
  3.上课后.课后及时的复习和巩固,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接受新知识的最初阶段,就是遗忘最快的时间,如果课后能做到及时复习,就可以减慢知识的遗忘速度.有些同学对老师依赖性太强,课本、习题上的问题不主动去思考,上课中的重难点也从不画在书上或记在本子上,课堂上听起来似乎都已懂了,没有把知识转变成自己的,于是离开教师的提示,就会出现“一做就错”的现象.
  总之“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一现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的问题,也存在着学生学的问题,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因素.但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教法、指导学法,“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一现象就会慢慢消失,这样学生们在课堂预习,课间讨论,课后复习中,就能体会到数学应有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自中国进入WTO后,太多行业、太多企业感觉到自己对这个风云变幻的环境正越来越缺乏影响力,似乎最好的决策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没
盐類水解的应用之一是判断盐溶液蒸发析出的物质是什么.本文简单总结规律如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中学音乐课现在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它的开设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
所谓高频考点,就是指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主干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它是高考常考点和必考点。气候作为地理主干知识,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高频考点,频繁出现在历年各省
案例1:我校毕业班的模拟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王丰家2007年9月—12月份水表读数如下:(抄表员每月底去抄表) Case 1: Our graduation class simulation volume has such a probl
当我看到赵伟伟同学的这篇作文时,我吃了一惊:一个六年级的同学居然只写了这么短的作文?看了文章之后,我心里又有些安慰:作者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表达了长辈们对他的真挚感情—
我要发明一种水写黑板,这种黑板遇水就会显字。原理是,黑板上有许多看不见的小孔,老师用水写 I am going to invent a water-written blackboard that can be pronounced in
李迎丰:中国制造的质量与责任中国制造需要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离不开中国制造,欧盟的一位官员曾说过: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世界儿童就会少很多欢乐。现在世界上中国制造的产品
硝酸不仅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化工原料,而且也是制造炸药的重要战争物资。当初制造硝酸的方法是普通硝石法,即硝石与硫酸反应,来制取硝酸的。但是硝石的贮量有限,因此硝酸的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