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之我见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37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城市楼王中学 江苏 盐城224031)
  
  当我们这些高三一线的教师曾猜想2008年我省高考作文采取何种形式时,一篇《好奇心》让答案尘埃落定,而且该文题甚至向我们透露出命题作文回归的趋势。
  
  一、 重新认识命题作文中的提示语
  
  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现在的命题作文多了一段提示语,但不能由此臆断为“新命题作文”。为什么呢?虽然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前加一个“新”,可以吸引眼球,增加文章魅力,但如果我们从教师、尤其学生角度想想,弄清作文类别、不同文体、同一种文体又各有新旧区别等等理论已实属不易,更何况一一反复去践行呢?本来有些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苦恼,现如今作文形式越搞越复杂,他们写来更是畏首畏尾,岂非得不偿失?
  其实将命题作文配上一段提示语,对绝大多数年轻的高考学子来说,还是可行的,因为提示语可以在很短时间里打开考生的写作思路,拓宽写作视野,保证最大多数学生不走题,普遍提高写作水平层次,少数提示语还暗含写作要求,能使所有考生有话可说,能顺利完成写作任务。这仅仅是命题作文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最好的形式。不加提示语的命题作文已经存在了近千年。笔者认为如果《好奇心》不加提示语,同样可行,毕竟好奇心人皆有之,这样做也许更有利于高考院校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加与不加提示语,各有千秋,但实在不宜因此就冠以“新命题作文”。
  
  二、 命题作文教学是猜题押宝还是扎实训练?
  
  有教师说:要是知道今年高考作文考的是《好奇心》,我平时就不做或少做几篇了,因为这个题目又通俗又直白,人人觉得简单。笔者以为,谁都有好奇心,只表明考生有话可说,却不表明谁都能写好作文。高考后的一份《扬子晚报》刊载了编辑约请的诸位高手同写《好奇心》,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小学生得66分,拿了头名,初中生、高中生次之,研究生得了低分,本科生却不及格。这种结果虽不具有普遍性,但发人深省。写好作文,不仅要有话写,还要写得好,而写好作文就离不开平时的生活和广泛阅读的长期积累,离不开平时扎扎实实的训练。
  平时作文的训练不仅仅是指在作文课上的训练,也应指平时如写日记、随笔之类的能养成勤于积累、勤于表达习惯的训练。如果作文练习过少,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让作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随时记下耳闻目睹的所思所感。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想,使作文题目越来越有生活味、亲近感,而千万不可以猜题押宝走捷径。
  都说命题作文易被猜中,于是有人印了几十篇范文,要求学生去读去记,去猜题;有人写了几十篇不同题目的作文,请资深老师一一去精批细改,去押宝。不排除过去有人猜中过。这样,材料作文理所当然地取代了命题作文,时间一长,就明显发现写作偏题的人在增多,考生的才情受束缚,渐渐地话题作文又替代了材料作文。同样,话题作文一样存在仿作、套作,存在切入口过大以及时间一长,缺乏活力与新颖等局限。事实上,今年的命题作文《好奇心》几乎没人能猜上,其他兄弟省市也有诸多高考作文令任何人猜不中的,如《草色遥看近却无》等。所以说,命题作文与其他作文一样,只要专家、教师用心出题,完全可以杜绝猜题押宝的不良现象。惟其如此,才能体现高考作文能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与权威。作文猜不中了,自然是静心下来,步步训练。
  
  三、 命题作文走向何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1979年写过这样的话:“去年(1978年,高考作文考缩写)高考不再命题作文,不是出个题目让考生发挥一通,可能把千百年来不良的老传统从此杜绝了。所以我认为值得大大称赞。”叶老的话启发我们命题作文不会永远考下去。但是也不是说命题作文就不考了,说不定明年后年还会考。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等也不会从此绝迹了,只不过某一年或某几年不考罢了。小范围的“温故”之后,一定会向更新的作文题型发展的,作文的生命活力一定在于稳定中发展,继承中创新!
  所以,语文老师惟有更新教学观念,扎实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在在自然中聆听,在生活中感悟,在社会中实践,平时持之以恒养成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不猜题、不押宝,才能时时开拓生活的泉源,为作文写作注入汩汩清泉,使作文写作迈上健康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应从培养兴趣、营造和谐氛围、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学习积极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6-01    1.培养学习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
摘 要:在作文的再评价过程中,确立温故而多思的灵活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作文的特点进行深入的挖掘,叙述视角的转换,主旨内涵的挖掘、情感的提炼,语言的锤炼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审美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自己作品的魅力,深入品味自己作文中的语言和主题,自主批判  关键词:同篇作文;再评价;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3 -01   对学生作
摘 要:  在历史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这一操作系统的关键人物就不应该仅仅是学生,怎样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  关键词:历史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主导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1 -01    在2009年江苏省“五严”禁令下,各科课时的大幅度缩减,面对这一状况,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
摘 要: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兴趣;发散性思维;教学法;创新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4 -01     英语课程的学习
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尽管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历史试题的考查功能还没有被有效地挖掘出来;仍然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新情境”下的“旧问题”)的倾向;死记硬背的内容比较多,对学生个性创造力和差异性能力的考查还很滞后等等。这些试题对实施新课程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还不够明显和充分,甚至还会起着制约的作用。下面就结合几道题目来谈谈自己对新课程下历史试题发展方向的一些主
学校文化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展示教师教学成果,记录学生成长历程,是以学校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师生文明状态的总和,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的要义,能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学校营造一种健康、文明、高品位的
小狗、猴子、山鸡伴着桃太郎一同前往鬼島。  看,桃太郎正在撒豆除妖呢!  岩石和豆子都是用牛皮纸做成的。
一只狐狸被捕兽器把尾巴夹断了。受了这种耻辱以后,他觉得自己脸上无光,生活很不好过,所以他决定劝说其他狐狸也去掉尾巴,大家都一样了,他的缺点就可以掩饰过去了。于是他召集了所有狐狸,劝说他们割去尾巴,他信口雌黄地说尾巴既不雅观,又使我们拖着一件笨重的东西,是多余的负担。有一只狐狸站起来说:“喂,朋友,如果这不是于你有利,你就不会这样煞费苦心地来劝说我们了。”   這故事适用于那些不是出于好意,而是为
摘 要:文章以高考实例论述了现代文学的表达技巧及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现化文;表达技巧;鉴赏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7 -01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中,考生对评价鉴赏类试题往往会无所适从,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理解,是指灵活
摘 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过去一个人“独奏”向为学生主动学习“伴奏”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自主;活动;探究学习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1 -01     【正文】  场景一:历史课上历史老师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