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和整合课程资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5-02
  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内涵是优化与重组现有资源。应该说,没有开发,资源就得不到及时的数量补充和内容的更新,就有枯竭之虞;而没有整合,资源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和发挥效益,就有浪费之弊。因此,从辩证的观点出发,资源开发和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一、教材资源——合理调整,充分利用。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了解教材的内涵,立足教材,用好教材。
  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发展概貌应包括中国古代主要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史实(包括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特点、主要经济政策的内容、影响。本课教材分三目表述:第一目“商业的发展”概述了古代商业发展在各个阶段的主要表现;第二目“城市繁荣”介绍了作为古代商业发展的中心——城市在格局和职能等方面的变化,城市的繁荣实际上可以作为商业发展的一部分,所以第二目完全可以拿到第一目商业的发展当中去讲;第三目“重农抑商”阐述了古代商业发展艰难的政策环境,这既是重现古代商业发展概貌的重要部分,也是分析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的重要依据。重农抑商虽与商业有关,但也与农业有关,重农抑商实际上就是古代的一种经济政策,应与商业的具体内容相区别。所以应当把这一课与整个第一单元相联系,重新理顺教材内容,下一节课重点讲述,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理解这一课的内容。
  再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书社)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其影响因素有: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一目本属下一课“新中国的外交”的内容,把它提到本课重新整合课本内容,可以有力地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同时也更加凸显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资源——因势利导,巧妙利用。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
  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书社)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在前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上师生共同对“朝鲜战争”已经进行了分析,并得到认识:在两极格局下,我们只听到了两种声音:一个是来自美国及依附于美国的声音,另一个是苏联支持下中朝的声音。本课“多极化”概念学生不好理解。依据此学情,教师提出了的这样的设计思路:用具体事件说明抽象概念。即课前依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学生了解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进程,形成探究成果并提出质疑:在美苏两极格局下,为什么各种政治力量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充分利用学生收集整理的材料,教师适当补充史料,并对教材进行整合,从而生成本课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本课导入也是根据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用这句话作为引言:为什么短短20年后美国总统会发出如此感叹“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挑战美国?
  这节课充分运用了学生课前探究成果的资源,生成思维过程,教师通过分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得出“多极化”概念,形成对多极化趋势发展历程的清醒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走进历史、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
  再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知识点一“先秦商业产生”。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下列材料感受历史:假如你是一位商人,穿越时空隧道到古代的不同时期去调查市场状况,你会发现哪些历史现象?
  第一组:呈现原始社会神农氏画像及材料:“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第二组:商周时最早的货币贝币图及材料: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一曰食,二曰货。” 周朝:“工商食官。”
  第三组:呈现范蠡画像和材料:“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通过创设这些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从而了解先秦商业产生和发展的具体表现。
  此外,教师还补充了图片信息,包括:成语“自相矛盾”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这些是学生初中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利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得到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政治中心形成都会。
  三、其它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1.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如教师在讲授“北宋城市经济”时,从经营场所(街市制代替坊市制)、经营手段(招牌幌子大行其道)经营时间(夜市开始兴盛)经营理念(服务性行业勃兴)经营活动(八方辐辏)经营地域(“草市”蓬起)等六个方面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演示,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了解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体验探究历史实物是感知、理解和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并从中获得情感认识。
  2.相关学科资源。俗话说:史、地、政不分家,其实各个学科之间都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完全可以互相借鉴,从而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用唐诗引入主题“近代交通与通讯”,一下子拉近师生距离,引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在分析交通进步带来的影响时,学生只能从已有经验中得出苍白而单一的结论:推动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引用地理教材中的实例并做适当资料补充:
  通过对嘉兴、株洲两个地区随交通发展而带来城市的形成与变化,学生能够从政治、经济、文化多角度、全面地分析近代铁路发展的影响: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除了以上提到的教学资源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服务于教学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实践证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历史课程目标才会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Under-ice ambient noise in the Arctic Ocean is studied using the data recorded by autonomous hydrophones at the long-term ice station during the 9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Time-f
The sea ice concentration observation from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cludes the spatial multi-scale information.However, tradi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s cannot better extract the valuable infor
职业高原是员工在职业发展中的停滞期。职业不仅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手段,更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组织结构发展的扁平化以及人才竞争的愈演愈烈,职业高原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7-01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教学中多进行鼓励,通过适时适度的鼓励评价给学生以自信、以鼓舞,使学生在和谐的情感状态下自主学习、自愿探究、自主发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谈谈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方式之一——鼓励。  一、鼓励性评价的时机要适当  对学生行为的积极转变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及时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0-01  高考文综政治选择题题量少(12道),但分值重4分/题。如果错上三道,相当于一道主观问答题白做。所以文综政治取胜的前提是选择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尽量多得分少失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总分取胜。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学生基础知识夯实的前提下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题方法的有效运
3月19日,中盐集团召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加快改革发展视频会议,围绕中盐集团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对当前抓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提出工作要求.中盐集团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呼唤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如何用好多媒体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能滥用,要用得恰当、得体。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容量不可太大,板书不能没有。要恰当选择素材,合理选用、精心制作课件。制作时注意支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在生物教学中,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2-01  2011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回顾过去一年的教学,既有使人感到欣慰的经验之作、也有令人遗憾的不足之处,现归纳总结如下,以便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复课经验  1.明确《考试大纲》,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  《考试大纲》下发后,对其进行认真研读,明确其变与不变之处,对其每一个考点都做到心中
今年7月1日是我们党诞生74周年纪念日。本刊这期发表耿飚、强晓初、曾志三位老同志关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谈话,作为对党的生日的纪念。 July 1 this year marks the
【摘要】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动物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包括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多种教学方法并重,开放实验室,以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完成课程论文等。结果表明:学生在经过动物学专题研究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增强,实现了教研相长。最后,对在动物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动物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