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西地区市场与贸易的近代形态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_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代陕西各地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尤其是棉花产业成效显著,矿产资源、山林特产等亦储量颇丰种类繁多,物产丰盈。自陇海铁路西兰线陕西段通车后,各地市场更加活跃,商业贸易进一步繁荣经济也较之前更加活跃。事实上,物产、交通、市场与贸易在陕西各地互相助推,尤其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有较大增强,外地货物得以输入,本地商品不断输出,运费低廉,物价随之下降。由此可见,市场的繁荣与贸易的扩大,是陕西近代经济得以振兴的关键。以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的方式相结合,获得某些此前学术界尚未得知的资料,对陕西近代市场与贸易的基本形态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陕西;市场;贸易;近代形态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073
  集镇是农村贸易集散地与区域性经济中心。在各地的集镇上,人们进行农副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易。近代以来,陕西各地集镇承担了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和城市工业产品交易市场的双重角色。有镇必有集,随着近代以来开埠通商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陕西农村集镇数量大幅度增加,集期也较以往更为密集,在陕西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不容忽视。
  1 集镇数量与空间分布
  本文在研究中,首先查阅了全省和各地的地方志书等文献资料。晚清至民国时期,陕西各地的地方志编写时段不同,编纂人员的书写习惯不同,文字差别较大,故后代沿袭前代所编志书者不在少数。统计陕西各地集镇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时,数字是否准确与可用,需要查阅各地不同时期编纂之地方志。我们在查阅地方志的过程中,也印证了美国学者施坚雅的观点:“传统时代后期,市场在中国大地上数量激增并分布广泛,以至于实际上每个农村家庭至少可以进入一个市场”。①的确如此。近代时期,陕西经济社会经历了恢复到较快发展的阶段,集镇的数量增减也大致与之相符(见表1)。
  根据上表的原始数据,笔者编制了表2的统计表。
  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时期)统计有15县,占当时陕西省全县数(65县)的23%,共有集镇109处,平均每县拥有集镇7.27处。清中期(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统计有18县,占当时陕西省全部县数(65县)的28%,共有集镇199处,平均每县拥有集镇11.06处。清后期(咸丰、光绪时期)统计有17县,占当时陕西省全部县数(65县)的26.2%,共有集镇239处,平均每县拥有集镇14.06处。民国时期统计有37县,占当时陕西省全部县数(92县)的40%,共有集镇431处,平均每县拥有集镇11.65处。
  由此可见,清至民国时期,陕西省集镇数量是不断增加的,一直处于上升发展的趋势,到民国时期有所下降。日本学者认为,“清代尤其是它的末期,大约是中国定期市极盛的时期。”② 我们在研究中也认识到,清朝中期以后,集镇数量增长非常快,原因在于开埠通商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大量廉价工业制品输入陕西,增加了商品流通量,促进了陕西省地区集镇数量的增长,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公路、铁路的修建,也促进了沿线农产品和外来商品的交易,形成铁路公路沿线集镇经济带,促进陕西各地集镇数量的较快增加。
  陕西集镇地点通常选择在交通便利的乡村或庙宇所在地带,集镇间隔距离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走动距离。陕西若干县份集镇距县里程数量统计表见表3。
  表3统计所示:晚清至民国年间,陕西34县,拥有集镇347处。集镇最集中的地方是距县30里和40里处,分别为47个和46个集镇,其次是20里处25个、90里处23个、50里处19个、120里处18个、60里17个、70里16个、15里处16个,其余都小于15个。其中距城10里以内的集镇有9处,占集镇总数的2.59%;11~20里的集镇有48个,占集镇总数的13.83%;21~30里的集镇有61个,占集镇总数的17.58%;31~40里的集镇51个,占集镇总数的14.70%;41~50里的集镇26个,占集镇总数的7.49%;61~70里的集镇22个,占集镇总数的6.34%;71~80里的集镇18个,占集镇总数的5.19%;81~90里的集镇23个,占集镇总数的6.63%;91~100里的集镇5个,占集镇总数的1.44%;100里以上的集镇65个,占集镇总数的18.73%。据此可见,在距城10里以内以及50里以外的集镇虽然也有,但为数不多,超过一半的集镇是设在距10~50里之间,占总集镇数的53.6%。集镇之间的间隔以10里居多,近代陕西各地集镇数量的增加,也主要在这一区域。
  如果从八个方位来看集镇的分布差异,就会发现各个方位中集镇数量也有所不同,最多者为正东方向的集镇有71个,最少者是西南方向的集镇有17个,大概与县城的位置不在中心位置有关,说明陕西集镇与地理位置是有密切联系的 (如图1)。
  2 集期
  施坚雅指出,“在清代中国,如同在大多数传统的农耕社会中一样,农村市场通常是定期而不是连续的,它们每隔几天才集会一次。” ①这仅仅是施坚雅的简单观察而已,自古及今,中国的集镇市场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运行的。集镇市场的这种周期性特征使普通百姓不必长途跋涉获取所需物品。归纳起来,陕西集镇的集期大体上有以下三种形式。
  (1)常市,即常年开市,也叫每日集。一个集镇,一年四季每天都有集市,足见贸易发展程度之高,已经不受集期的时间限制。这种集镇只在较大的集镇或县城才有,在乡间这种集期类型的集镇尚少。
  (2)间日而市,或称为单日集、双日集。这种集镇在每月农历的单日或双日赶集,频率很高。一个县城下属的、位置邻近的集镇往往将单双日错开设集,彼此互不干扰,相当于增加了居民贸易往来的频率。这类集镇往往在人口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村镇。
  (3)月集,分为每月一集、三集、六集和九集四种。月集往往存在于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集期频率也不同,集期密集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种周期性的集期类型,普遍存在于陕西各地城乡。   总之,近代陕西各地集镇形成了以月集为主,间日集和常市并存发展的集期格局。“市场的周期性起到了补充相对原始状态的交通条件的作用。” ①与近代东部地区相比,陕西集镇的集期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3 集镇的功能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集镇是农村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这种观点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学术界诸多论著都对集镇在农村社会所扮演的所谓“中心角色”加以论述和说明。当然,除了日常集期日的商品流通,集镇还有部分财政功能、军事防卫功能,同时也是新闻、娱乐、信仰沟通和社会交往的中心。自明清以来,近代陕西集镇的中心功能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清末民初实行乡镇自治,才产生了今天的所谓“镇管村”的管理机制。近代陕西集镇数量多,在商品流通、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总体上来讲,促进商品流通是近代陕西集镇的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集镇是农村的商业中心,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更是农村经济的枢纽,农村经济的开拓与发展,和集镇功能的发挥是密不可分的,工农业产品往往要通过集镇去进行交换和流通。集镇是农产品收购、加工、整理、销售和运转的中心;是农民之间、集镇居民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农民之间得以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物物以及财务的流通都与集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中心和日常用品的零售中心,是农村生产活动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工业产品下乡的末梢环节,对开拓农村工业产品市场,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有着特殊作用。在传递信息方面,农村集镇可以反映乡与乡之间、城乡之间的供求关系,以及供求动态,是农村商业信息的“公示栏”。
  近代陕西集镇承担了文化宣传与传播的功能。由于集镇地处农村贸易的中心地带,又具有其周期性的特点,所以自集镇到周边各村理所当然地形成了一种辐射状的文化网状结构,这便于施行自下而上、自中心自四面的文化覆盖宣传活动。
  近代陕西集镇也是农民的社会活动中心和娱乐活动中心。自集镇产生以来,它就发挥着一定的社会活动和娱乐中心作用,如庙会经常会举办一些才艺、戏曲的表演,而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就日趋强烈,农村集镇已经不是商品的简单买卖,集镇中不断出现如游艺、杂耍等规模或大或小的乡村娱乐活动。这也是极为有意义的事情。
  近代陕西的集镇贸易促进了陕西农村市场的发展,在农村市场作用下,农业改良速度加快,农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自给性农业占主导地位,但商品性农业也有所发展;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农民对于农村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农村市场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民商业意识增强,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
  [2][日]伽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100.
  [3]丹凤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259.
  [4]陕西省志·航运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265.
  [5]杨绳信.清末陕甘概况[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203-204.
  [6]续修商县志稿卷七·工商[Z].
  [7]续修商县志稿卷八·交通·合作[Z].
  [8]魏永理.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368.
  [9]商州市志.[Z].北京:中华书局.1998:264.
  [10]刘述心.陕西省地方志丛书:榆林志—镇川志[Z].榆林市镇川志编辑委员会.2000:136-137.
  [11]曹颖僧.延绥揽胜[M].榆林:榆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2006:55.
  [12]贺国建.米脂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米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77.
  [作者简介] 陈陶然(1988— ),女,陕西西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于洋(1989—),男,黑龙江大庆人,助教,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经济与慈善文化。
其他文献
【正】 王莽废汉自立之后,两千年来,什么乱臣贼子,复古倒退,虚伪奸诈等等,唾骂之声史不绝书。然而正象有些事情不应该全被否定一样,王莽是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也不应该简单
塞尚主张画家应该根据面对自然的直观感受,重新设置安排,描绘出一个新的“自然”,动摇了传统的根基,为抽象艺术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康定斯基1910年第一幅抽象水彩画作品的诞生标志着抽象主义艺术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理论上,康定斯基传承了塞尚以来的注重画家面对自然的直观感受而非传统绘画注重模仿客观物象的表现方式,创立了独特的抽象艺术的表达形式,建立了最初的抽象艺术理论体系。而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中关
【正】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全面较量。而其军事较量是惊心动魄的,双方投入了几百万军队。在长达四年的战争中,两个统帅部的宏观军
【正】 爱米丽·迪金森是著名的美国女诗人。她于1830年12月10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埃默斯特,终生未嫁,一直过着默默无闻、隐居的生活。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敏锐的观察
举报难调查难、处理难是经常困扰行政监察工作的三大难题。作者根据医院工作特点,分析了产生“三难”的原因,提出解决“三难”的对策。
浅谈地方高校国防教育课中如何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宋学臣在当今信息迅速更新的时代,为使我们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不致于太多地落后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在有限的教学时
企业作为社会的"公民",在谋求达成其经济功能时,应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承担包括劳工在内的企业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责任.由于企业、劳工、自由贸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
1989年Campehu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途径心脏导管术,以后不断被大量实践并逐渐接受。本研究在自身实践基础上探讨该入路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
过去的十年间,数字平台在集中方面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活跃性,互联网市场正从群雄涿鹿走向寡头垄断。随着巨头们的市场力量渐趋强大,其实施的极具数字经济特点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危害逐渐显现,反垄断执法需求日益强烈,然而脱胎于传统经济背景下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对此却应对乏力,执法需求与立法现状的不适应性日渐凸显。究其缘由,具有新特点的数字经济已超出传统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射程范围,尤其是数据引发的种种问题在传统反
<正>有一次,我的丈夫带合唱团去环岛演唱,8岁的儿子诗诗和5岁的女儿晴晴刚好放假,也跟着去了.演唱了一个礼拜,临回来的前一晚,丈夫问小女儿道:“你喜欢回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