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与文本主题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解析是以文本解读为基础的,可以说文本解读是教材解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关系犹如细胞与肌体。对文本解读而言,分析其主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教师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往往是来自于教学参考书的,虽然这不能理解为人云亦云,而是主流理解下的教师个人认识的建立,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相当一部分文本而言,教师通过自主解读并借鉴他人观点,往往可以建立起对文本主题的更全面、立体、丰富、科学的认识。尤其是在描写人物的文本中,如果能够建立起对人物形象更全面的、更个性化的理解,那往往能够更好地解析、建立起对文本主题的认识。鲁迅的作品是屹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不朽丰碑。其中,《祝福》一文历来被认为是经典,认识这个经典,认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语文教师更好地触摸该文的主题。
   一、人物形象凸显文本主题
   对于《祝福》这篇课文在中学生精神成长史上的价值,怎么高度评价可能都不为过,正如有人所说,鲁迅的小说《祝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材必修课程的传统篇目。它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关于这篇经典小说的主题讨论,其常见或比较主流的概括是: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1]显然,一个共同的认识是:祥林嫂是这篇课文中的一个经典形象,同时也是学过这篇课文的人心中的一个重要形象,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建立,可以认同上面所概括的主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对于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几乎已经“定型”,对于文本的主题虽然已经“高度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中没有可以挖掘的价值,尤其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同届次的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所形成的认识也不同,基于学生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走向具有普适价值的文本主题认识,仍然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笔者通过研读《祝福》这篇课文,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尤其是对其中的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的认识,发现关于人物的形象或者可以进一步丰富:
   譬如说祥林嫂,笔者以为这样的一个形象不是孤立的,可以认为祥林嫂是旧社会底层人民中经历悲惨命运的缩影。之所以强调这个认识,是因为很多时候,读《祝福》中的祥林嫂,往往容易将对该人物形象的理解约束在其一个人身上,再加上文中的其他人物甚至是包括“我”在内,都是对该祥林嫂有反感甚至是抵制心理的,因此很大程度上,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被“孤立”了——事实上其它事例也确实让祥林嫂这个形象变得孤立:死过丈夫,孩子被狼吃了,成天怕下地狱……这些事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时,这个人物的形象必然变得离群索居。但是,笔者以为只形成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在文章一开头并没有直接写祥林嫂,笔者注意到其中一个细节: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很显然,女人社会地位低下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祥林嫂的不幸其实存在着必然性,只要一件稍加不幸的事情,就有可能形成“链式反应”,从而将一个普通的妇女变成祥林嫂这样的人物,因此通读全文,对祥林嫂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读者应抱以的应当更多的是悲悯。而这个认识应当成为文本主题的有益补充。
   二、文本主题提升人物形象
   明确了文本的主题之后,再去理解人物形象,实际上也是有新的教学价值可挖的。正因为如此,笔者才在教学中提出可以基于文本主题提升对人物形象理解的认识。杨红军等人研究后认为,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主题意义,在近百年相当丰富的接受史中,批评家几乎一致认同鲁迅好友许寿裳的判断:批判“礼教吃人”,教育读者认知:“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攻击的力量是何等威猛!”进一步,中学教学参考书也引用这种权威论调一直认为:“《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2]诚然,祥林嫂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所呈现出的悲哀的一面,追根溯源,确实与封建礼教有关,但需要注意的是,封建礼教并不能离开人而存在,虽然这个“人”并非某一个个体,而是整个社会整体,甚至可以理解为当时的社会文化——此时文化的时代特征就显露无疑:今天人们所倾力批判的封建礼教,恰恰是当时维系社会尤其是家庭体系的最重要的文化。
   因此在解读《祝福》一文時,尤其是解读祥林嫂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时,不妨跳出对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的孤立解读境地,真正从社会背景的角度来建立起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如同上面所说的一样:祥林嫂所遭受的灾难掉到任何一个当时的女人身上,都有可以让其变成祥林嫂这样的一个人。她经历的第一个灾难是死了丈夫,这非常容易让人将其与“克夫”联系起来,于是其遭受的第一个灾难带来的身边的人的评价实际上已经到了悬崖边缘;其后,再嫁——任何抗争都是徒劳的;再后,孩子阿毛被狼吃了——这应当是其人生的致命一击。在遭受到这一击之后,隐藏在其内心的一些今天称之为糟粕的想法于是浮现——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如果无,倒也能一了百了;如果有,那就会与原来的家人见面,那就会……
   可以想象,在这一逻辑的延伸之下,祥林嫂的人生还可能有其它选择吗?在笔者看来是没有的,其人生之路几乎就已经就此决定下来了。再然后,就发生了课文中所描写的那些事情。坦率地说,今天的学生读这篇课文,不少学生的心理是既在笔者意料之内,同时又在笔者意料之外。说在意料之内,是学生对祥林嫂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似乎并没有笔者所预料的悲悯,相反倒有不少学生表示出“不解”甚至是“愤怒”,笔者理解学生这种“怒其不幸,哀其不幸”的心理,但同时也提醒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这样的认识要高度重视,这是文本解读的起点,也是理解文本主题、认识人物形象的基础。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帮学生建立对课文所描写的社会背景的认识,然后再基于祥林嫂的命运发展,来帮学生认识其命运的“必然性”,这样揭示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本质上就是当时这种社会文化即封建礼教的产物。通过这样的逻辑,学生就迅速地建立起了对祥林嫂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的认识,深化了“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的认识。
   三、从人物形象到文本主题
   在笔者看来,对于描写人物类的文本,无论是什么体裁,都需要关注人物形象与文本主题两个根本。因为人物形象与文本主题往往是相互映衬的,后者可以通过前者来深化,前者可以通过后者来得到更好的建立。从这个角度讲,《祝福》这篇课文就显示出其经典价值了,在《祝福》一文中,祥林嫂这一人物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她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对祥林嫂悲剧形象的分析,既是个像又是群像,是封建社会女性的缩影与悲剧。[3]而个像与群像的认识,与笔者的上述分析恰恰是吻合的,正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每一个女人理论上都有遭受祥林嫂这样的命运的可能,因此封建礼教的“吃人”,实际上并不是吃的命运极其悲惨的祥林嫂这样的一个个人,而是彼时整个社会的所有女人,甚至是所有人——没有人怀疑当时的男人不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如此理解,对于《祝福》这样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与文本主题的理解,也就形象、生动了起来。也因为如此,在解读文本尤其是描写人物形象的文本时,确实需要立足于人物形象分析与文本主题建立来进行,这是文本解读乃至于教材分析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李兴和.《祝福》主题新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9):24-28.
   [2]杨红军.小说《祝福》主题的误读与辩正[J].鲁迅研究月刊,2016(7):35-44.
   [3]赵语然.“贫困”境遇中的悲剧——《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J].北方文学,2019(3):55-55.
   高艳哲,河北省武强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PISA阅读素养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和参与的能力”。重点测试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下提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五、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多
爱国主义情感是人类的普遍的情感。肖邦,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更是一位值得人钦敬的民族英雄,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故土,怀念亲人,音乐成为表达他对家乡思念的媒介,也成为他召唤人民对敌斗争的武器。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以《肖邦故园》为切入点,描写肖邦诞生地波兰热那佐瓦沃拉的自然美景,介绍肖邦故居的历史与现状,追叙肖邦不平凡的一生,着重表现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
女性形象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生苦短、儿女情长的核心基础上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妇女受传统伦理思想和封建意识桎梏的影响,与西方女性的性格特征有着典型的差异,对其进行辩证分析,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也有助于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英国)代表小说《简·爱》给世人带来了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简·爱,她的人生经历和典型性格鲜明突出,历
一、书法教育走进语文课堂的校外校内背景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是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8月2日发布的文件。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类文本的素材虽然远离学生的生活,但是又富有教育意义。对于这样一类文本的教学,如果只满足于间接经验的传递,那学生很难形成感性的认识,没有以感情的认识作为基础,理性认识也就很难形成;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又不可能形成与文本相关的直接经验,因此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教学是不可能发生的。面对这样的矛盾,如何做到既有效丰富学生的经验,同时又不影响学生文本解读的效率呢?笔者以为这涉及
根据当前诗歌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法面面俱到,导致诗歌朗读活动无法有序开展。教学模式通常都是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齐读一遍,等到教师将诗歌中的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再重新齐读一遍,导致诗歌朗读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真正功效。基于此,教师想要充分发挥诗歌教学中的语言魅力,就需要将诵读法落到实处,保障诗歌教学课堂质量。   在当前我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背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分别称为东西方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百科全书。自问世以来,备受世界文学爱好者青睐和各国文艺评论家的资深解读;各国教育主管部门,把这两部名著作为推荐给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书目之一,对其中提纲挈领的经典章节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紅楼梦》之刘姥姥和《欧也妮·葛朗台》之拿侬,虽然在小说中是一个边缘的小人物,可是他们身上闪烁着知恩报恩的高洁品质,正是他们所处时代所缺乏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课外阅读量规定应当不少于五万字。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能力不强,所熟识的字数量较少,同时理解能力也比较弱,对于阅读缺少一定的兴趣,很难达到新课标的阅读量。绘本主要是以画作为主要的内容,字数少且内容丰富,可以做到以画传情的目标,相比较于传统的图书,绘本阅读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的展现出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也符合幼儿的审美及心理需求。我尝试在低年级通过绘本,不断激发学生
片区赛事又起,这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自读课文《一棵小桃树》,我参与了同组老师磨课的全过程,比赛当日又听了7位老师精心烹饪的现场大餐,颇有感触。潜心而思,教学自读课文究竟有没有一些秘诀呢?借助于这次磨课以及自己备课上课的一点体会,我不敢说找到了标准答案,但也的确整理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的确,自读课文应该姓“自”,但这个“自”却不是放任自流,它应该是教师对教材自主、率先甚至是个性的发掘,并且以自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文本解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文本解读的对象自然就是文本,而主要的解读文本则又来自于教材。今天的初中语文教材编写有了一个新的形势,那就是由一标多本变成一标一本,也就是由国家权威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编写,全国统一即所谓的统编本。通过比较发现,纳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既沿袭了传统的一些传统,同时又有一些创新,总之可以认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可以称为经典的,而学生的文本解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