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应是幼小养成的习惯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sc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知名学者,于丹在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领域建树颇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于丹还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在第九届国际公益慈善论坛召开期间,于丹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她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慈善要从娃娃抓起,让慈善成为一个从幼小就养成的习惯。
  民生周刊:作为公益理事会的顾问,你今年对公益慈善有什么新的心得吗?
  于丹:一年一度的慈善论坛,其实都有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基于人性和我们民族根性的慈善。年年也都有全新的面对的挑战,那就是在今天这样变化的条件下,什么样的观念,什么样的行动,才算是真正的慈善。
  围绕这个观点,我今年想重点谈的话题是,慈善其实是一个幼小养成的习惯。我作为一个教师,呼吁慈善作为一种公民的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民生周刊:是什么原因让你觉得慈善要从娃娃抓起?
  于丹: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大家在媒体报道中都会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家里的老大以形形色色的方式与父母翻脸。家长要是要老二的话,我就离家出走,我就自杀。有很多高龄的母亲,好不容易怀上二胎,含着眼泪去打胎的也不是个别现象,因为家里十几岁的老大怎么也容不下这个弟弟妹妹。我们还看到,有更大一点的老大,和父母谈条件,可以生二胎,但是必须签下字据,我必须要多得财产。种种的现象其实是让人心寒的。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多子多福的民族。家里的老大原来是干什么的?我们看兄长的“兄”字,是一个小儿上面顶着一个大大的口,也就是说原来一家六七个、十来个孩子,在祭天和祭祖的时候,谁有资格说话?只有长子长孙是有资格开口的。所以,为什么家里经常跟老大说你必须得自律,你必须得修身,因为你在给弟弟妹妹做榜样,因为你在祭拜天地和祭告祖先的时候,你是那张嘴,你要无愧于心,行端影正,这个兄长才张得开这个嘴。
  我们的孩子今天怎么了?所以我要说慈善其实是对捐助主体的一种陶冶和承传,我们不要认为慈善只是帮助别人,其实慈善要从娃娃抓起。这件事情,我们现在缺少一种机制。
  民生周刊:我们的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缺失呢?
  于丹:在不同的国家,我都问过人家,幼儿的慈善怎么做?人家说从幼儿园到上小学,慈善都是一门必修课,也就是给孩子们这种机会,就是带他们去看,一些别的孩子怎么生活?他们可以自己做手工,可以去义卖。孩子们自己没有钱,但是孩子们的创造力够强,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孩子的手工,孩子的泥塑,这些东西都不能拿出来拍卖吗?我们的孩子们不能出去看看他人怎么生活吗?我们的孩子就不能用自己的努力,帮别人干点什么吗?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锦衣玉食,然后到了幼儿园开始上小学的功课,到了小学念初中的功课,到了初中念高中的功课,到了高中你要是不念到大学里的专业,怎么择校啊?我们是把所有的生命都透支到一个学习机制之中了。人要受的教育是终身学习,但是根性的种子要是没有种下的话,长大就扳不回来了。人在小时候是做什么的?是确定根性。
  民生周刊:很多人都在说,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是不是说,慈善从娃娃抓起,很重要是要抓家风?
  于丹:我们要从娃娃抓起,从家教文风抓慈善。中国的慈善不能再是一个概念了,每一个家庭的人,在孩子幼小的根性里没有种下慈悲的种子,长大指望他挣了钱可以去救助别人,这是做不到的。
  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母亲,我要呼吁,从家教文风中,在独生子女这个特殊的群体中,重新回到中国的孝悌之义,让他们懂得天地君亲师的敬畏,知道人性的善根,要从小践行慈善。
  我们能不能够从幼儿园到小学,建立慈善机制。也就是说,让小孩们去看、去做,要知道凭爱心、凭手就给得起。
  民生周刊:如今我们对慈善似乎有很多误区,很多人现在片面理解慈善,就是看捐款多少,就代表善心多少。
  于丹:我觉得慈善是一种平民的习惯,也就是说不一定非得把慈善跟名人、富商联系在一起。慈善的主体其实是我们全体。
  慈悲这二字都是从心的,也就是有慈心在内,才有善举在外。我们在今天,太过于计较慈善的形式。中国人有一个说法叫“论心不论计”。有慈心善念的话,慈善不仅仅是对需要捐助的人的一种义举,其实它对于捐助主体来讲也是一种人格的陶冶。
  民生周刊:按照你的观点,慈善最重要是平時的养成?
  于丹:慈善是习惯。别等到有地震、有海啸、有大爆炸,我们才做慈善,发动募捐。
  公民要从小抓起,而孩子的习惯要从家庭抓起,从家教文风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家庭、家教、家风的落实,这个中间应该包含着慈心与善念。以慈心养人格,以善念化社会,一个小孩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他是有尊严的。
  我在这里呼吁,让今天的中国孩子,把慈善当做一种习惯来养成;能够在我们的小学、幼儿园里,有一些慈善的平台,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给得起的人,他的生命是骄傲的。这样,我们未来的公民才会把慈善、善念当做共同的信仰,我们今后才会少一点呼吁,多一点自觉。因为,慈善应该是公民的习惯。
其他文献
梁启超先生曾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观念不确定,譬诸筑室而拔其礎也。”[1]历史学家严耕望曾回忆钱穆先生史学研究时说道:“历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历史地理,一只脚就是制度。……这两门学问却是历史学的骨干,要通史学,首先要懂这两门学问,然后自己的史学才有巩固的基础。”[2]梁启超与钱穆两位史学大家都认为历史地理空间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基础。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时空观,养成从历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吉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吉走上了工业强县之路,造纸、化工、印染等企业被大举引进,GDP高速增长。但很快,安吉人发现:环境破坏了,生态恶化了……  经历过压力、迷茫、阵痛的安吉看到了方向。最终确定生态立县的规划,紧紧围绕生态做文章。而白茶,显然符合生态立县的规划。  安吉县白茶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赖建红用两组数据来说明白茶的现状:茶园17万亩,产值22亿元;农民
社会各界对PPP改革期望越来越高,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发复杂艰巨。  坊间认为,PPP在2017年进入黄金时期。  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不少地方,PPP已成为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抓手。  PPP改革推进3年多来,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2016年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实施建议中,虽然强调历史教科书“应以本标准(《课标》)为依据进行编写,切实落实本标准提出的各方面要求”,甚至要求其编写“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进入历史情景,由浅入深地感受和认识历史”[1]。但是,历史教科书又因受编写诸多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某些历史事件或现象展开深入地剖析,致使学生难以“由浅入深地感受和认识历史”,不免留下些许
几年前的一天清晨,她正在车站等车上班。不远处,一个十三、四岁穿着褴褛的女孩,拿着一个破缸子,正向等车的人挨个乞讨着。有的人不耐烦挥着手说“去去去”,有的人干脆转头走开,不看女孩一眼。   女孩顺着站台往她这边走来。女孩走到她跟前,低眉顺眼地向她乞讨:“阿姨给几个吃饭钱吧?我爸爸半年前病故了,我和眼有残疾的母亲相依为命,父亲生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所以我每天早起,上街乞讨1小时,然
高考发榜了。一个朋友的侄女考得非常不好,花钱都不一定能上“二本”,可是孩子自己好像并不着急,也不在乎。孩子的爸妈非常生气、失望,这位朋友也跑来跟我商量,是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心理咨询。她还特别告诉我,这孩子从小就非常听话,学习还可以,这次不知怎么回事,高考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而且她的父母想让她复读,她坚决不同意。  看着朋友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不得不安慰了她一会儿。等她平静下来,我告诉她,对
人类自古就希望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为了实现这一夙愿,人类一直在尝试……18世纪晚期,人类依靠气球实现了首次升空飞行。但是,气球受风的摆布很难控制。飞艇的出现,突破了气球的局限性。  1852年,法国发明家亨利·吉法尔(1825—1882)制成世界上第一艘动力驱使的可驾驶飞艇。这艘飞艇以蒸汽机为动力,装有方向舵。吉法尔驾驶这艘飞艇,从巴黎郊外的跑马场起飞,以8km/h的速度飞行了约28km,
一、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0各題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If you have never kept a travel journal and are determined to take it up, you may refer to the following advice. First, begin by treating yourself
“梦想积分”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孩子们身上闪光点的过程,一点一点地累积,闪光点汇聚,照亮孩子们未来的路,鼓励他们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基于此,重庆两江新区人和小学校创建“梦想积分”评价体系。该体系以四个“聚焦”为引领,即聚焦我国
《民生周刊》記者郭鹏  停车的事真不是小事。针对停车难问题,近年来,各地都做了很多努力,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停车条件,但仍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亟待破解。邯郸市的做法是,充分利用道路空间资源,创造条件尽量“停得多”,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加强停车管理,发动居民合理使用临时停车泊位,健全制度实现“停得好”。  在邯郸市采访,让记者感受最深的,不是“蓝色停车泊位”的内涵多么复杂,而是基层政府部门在创新交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