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1000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教师此阶段的教学不应超越教学要求的范围,或者舍本逐末。以诵读为主,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到诗歌的美,通过背诵,实现古诗“量”的积累,充分吸取古代文化的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学习的目的。然而,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所以导致他们对于古诗词学习不感兴趣、对于古诗词的内涵理解不够透彻以及对于古诗词的内容识记不够牢固等。鉴于此,简要论述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低年级  古诗文教学  诵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可谓字字珠玑,千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与古代圣贤对话,认识并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学生应该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诵读的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明悟,句句领会,只要学生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积累上。《语文课程标准》如此明确地规定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我们在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文教学中将如何贯彻呢?本文将在这方面试着探讨,希翼抛砖引玉。
  一、 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古诗文素养
  古代的诗词文,是先贤留给我们挖之不绝的富矿,我们在这片沃土上可以从很多方面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赏析古诗文,可谈诗文的语言风格,意境,表达技巧,诗中所塑造的形象等等,但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为时尚早。是不是学生暂时不学,我们老师就可以不管,甚至也不了解呢?虽说不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像专家一样对一首诗作全面、深刻、独到的评析,但对古代诗歌还是应该有基本的鉴赏能力。不知道诗中的优美意境,又怎能感受到诗中那一幅幅画面的美呢?连自己都没有感觉到诗的美,又怎能让诗中的美感染学生呢?由于一些老师自身古诗文文化素养积淀的“贫血”, 对古诗文的教学认识不足,导致教学观念陈旧落后,对古诗文教学仅仅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文就了事,这样的教学是没有生气的教学,其效果自然让人失望。骆宾王的《鹅》一诗,图画背景是一个两边长满绿树的小池塘,一只雪白的鹅正在水面上弯着长脖子朝天空叫,水下是清晰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绿”“白”“红”色彩艳丽,煞是好看。学生也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诵读”,层层递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古诗的领悟力。对一些知识,要求学生可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老师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老师要自觉地不断学习古代诗文,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鉴赏能力,要让教材里的古代诗歌先陶冶了我们老师的情感,才会通过老师的教学感染学生。
  二、小学低年级古诗文教学必须放在其教学要求之内来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还只是注意整体,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思考,且比较笼统,不够精确,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只是得到初步发展,如果让他们去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评价,那未免太“拔高”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了只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至于诗歌其他方面的学习则是以后的事了。其实,不管是古诗文的教学,还是白话文的教学,都必须服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要求,都必须重视字词句的教学,这是基础,也是重点。所以,这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亦是应围绕字词句来展开教学。
  三、古诗文教学的重点
  字词句的教学是低年级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该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如《绝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生字是:融、燕、鸳、鸯;《清明》﹙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是:魂、借、酒、何。对于这些生字词,教师不但应要学生读得准﹙字音﹚,而且还要让学生写得正确,写得规范﹙字形﹚,这是构建学生未来知识大厦的基础,老师们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抓得比较扎实的,无须多说。
  既然是古诗文教学,还是有其特点的,即除了字词句的教学以外,对古诗文的诵读教学也是教学的另一教学重点。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是应“诵读”。由于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现在常常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云云。在教学时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等方面花的时间比较多,生怕学生对诗意理解不够。等把这些讲完,时间也就剩所无几,再读读背背,一节课也就草草收场。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是本末倒置,抓到芝麻,丢了西瓜,不可取。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诵读应是古代诗歌整体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理解诗句的意思,诗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等倒是其次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四、与诗人做朋友。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闪闪发光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尽自己的全力去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爱上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才有利于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品味生活情趣,丰富思想内涵,成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中心小学 甘肃省 天水市 741004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道德与法治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正确的法治观念是学生成长的必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应用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贴切生活实际的过程中,构建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基本学科素养。本文主要立足生活化教学模式,对如何应用这种模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美术的教学要求也发生了改变。江泽民先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以学生为创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的美术作品创造,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本文就针对初中美術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途径提出了一些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情怀。对此,本文也将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发,分析疫情防控背景下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探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防控:生命主题教育:活动设计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发展,生成课程成为了幼儿园主要课程形式之一。生成课程是指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事物中,特别是其感兴趣的事物中生成相应的知识内容,所以生成课程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随意和偶尔之间产生的,而是教师有意识的、有计划性的实施生成的。因此,想要确保幼儿园生成课程得以顺利实施,教师生成课程观念的转变和生成课程策略有效性的提升是关键。为此,本文将针对这两个方面探究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实施策略。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是综合能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的评价历史。因此,为了能有效的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家国情怀理念渗透在教学中,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期刊
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各种课程进行改革、发展和创新。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新高考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困难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教师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高中阶段,生物作为一门偏理科性质的专业,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学校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提高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为学生们打下一个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基础,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国际大背景下,生态环境的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高中地理学科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一定程度的环境教育,对于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这样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对于教学方面的渗透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小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善,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语句的含义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理解能力,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善用数学的眼光辩证地看待问题,并习惯用数学思维进行问题的解决,在建立数学思维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针对学生实际学情,经过教学实践探索,运用适宜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有效提升知识吸收能力、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为主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数学知识较为的抽象,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所以要帮助学生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习惯,结合实物进行分析,会让做题效率显著提升。图形能起到辅助学生思考、让学生直观体会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顺应时变、有所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图形举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所在。对不同的图形有较为充分的了解,能够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最终达到提升教学实效性、让数形结合真正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