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家国情怀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途径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vf17007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是综合能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的评价历史。因此,为了能有效的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家国情怀理念渗透在教学中,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对古代史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介绍,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对国家的历史发展建立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学习历史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理念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同时还要用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家国情怀理念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刚好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相符,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1]
  二、将家国情怀理念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咯
  (一)通过家国情怀理念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历史发展中很多元素现状还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出来的智慧结晶现在对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历史元素方面当做切入点,并将历史元素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科技文化成就》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将网络话题“二十世纪的发明”融入到教学中。这个话题在网络上的关注度很高,上个世纪的发明对我们今天的生活还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中对现在依然有影响的却只有两种,其他的重大发明基本上都是由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完成。观看了这些课外的教学资料以后,很多学生都会认为我们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好大,甚至还有些学生会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古代的历史,然后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我们的国家。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发展,这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的历史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经过了五千年的历史,是全世界文化历史最长的民族。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我国现在的成就进行总结,我国在很多行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已经超出国外很多。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就能加深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通过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初中阶段历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历史人物、人物事迹、历史战争等等,为了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初中历史要对教学内容中的家国情怀理念进行深入挖掘,同时用教学资料来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这样才能让家国情怀理念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初中阶段的历史教材中有很多设计到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每个章节也有实践活动和拓展资料,这些资料都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理念,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教学活动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对教学内容中的家国情怀理念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将与民族抗战相关的资料设计成教学课件,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呈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一些日军侵华的历史事件,如皇姑屯事件、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通过这些事件的实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仔细观看日军是通过何等残暴的手段残害我们中华儿女。學生回答完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在视频影响中看到的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虽然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但我们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必然的,如果想拉近我们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距离,仅仅依靠科研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2]
  (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除了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能和现实生活相连接。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南京大屠杀》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向课外进行延伸。我国有很多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纪录片和影视资料,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料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从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资料,待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有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国家为什么这么支持设立公祭日?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鼓励学学生勇敢的在课堂上发言。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参观让学生更加了解当时时期日军对我们中华儿女造成的伤害。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国际上发生的一些战争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观看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惨状,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同时还要关注现在的政治局势,只有不断增强我国的实例,才能在全球的发展中站稳脚跟。
  总结
  总而言之,家国情怀的教学理念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宣扬,同时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将这种理念进行传承。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学理念那不仅能帮助中学生树立争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孟凡,苟应滢.基于情感体验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途径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2019,396(2):59-61.
  [2]谢芳青.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素养:由统编版教科书的变化所想到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449(23):66-67.
  陕西省三原县徐木乡中学 陕西省 咸阳市 7138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不断走向社会中心和公共责任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能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成为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才能够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服务产品。要让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就是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参与内容、层次及成效等并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探索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学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化学课程是一门与我们实际生活关联性很高的学科,并且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为了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育;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持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为了提高高中阶段化学课程的教学质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德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让学生拥有科学的三观,能培养学生情操,让学生了解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高中的班主任是学生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应当在教学的同时,也肩负起育人的责任,要把德育教育更好的融入进管理实践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德育教育;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而写作教学就是初中英语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的升学考试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从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来看,其中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高度关注,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办法,进一步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帮助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地深入,各学科开始注重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数学教师在数学中,要提升学生个人的能力,就要重视阅读教学,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数学素养。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更为复杂抽象,理解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因此,提升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格外重要。基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本文主要阐述了提高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经历了严峻的高考以后,高中生们度过一个暑假的放松就会进入大学生活。大學的学习与生活显然是十分轻松的,没有外界压力,也没有教师与家长的监督,因此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在学业上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水岭,特别是对于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来说,没有了高中教师的每日监督,其学习、背诵、阅读都会懈怠,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反而会逐渐退化,在进行四、六级考试时,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会明显低于高考时期。这与大学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道德与法治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正确的法治观念是学生成长的必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应用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贴切生活实际的过程中,构建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基本学科素养。本文主要立足生活化教学模式,对如何应用这种模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美术的教学要求也发生了改变。江泽民先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以学生为创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的美术作品创造,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本文就针对初中美術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途径提出了一些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情怀。对此,本文也将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发,分析疫情防控背景下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探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防控:生命主题教育:活动设计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发展,生成课程成为了幼儿园主要课程形式之一。生成课程是指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事物中,特别是其感兴趣的事物中生成相应的知识内容,所以生成课程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随意和偶尔之间产生的,而是教师有意识的、有计划性的实施生成的。因此,想要确保幼儿园生成课程得以顺利实施,教师生成课程观念的转变和生成课程策略有效性的提升是关键。为此,本文将针对这两个方面探究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实施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