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楼》中的“红娘”角色看李渔小说的创新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尚奇”是一种悠久的传统。清代小说家李渔在创作小说《十二楼》时,也自觉地把“尚奇观”渗透其中。而创新就是对“尚奇”的最佳注解,李渔小说创作理念表现出一种有意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体现在他对小说题材选择上的“惟陈言之务去”,也渗透在情节与角色设置的独特与新鲜。文章主要探析《十二楼》对“红娘”这一固定角色设置的超越,以管窥李渔小说作品显示出“篇篇竞异,字字出奇”的境界之因。
  关键词:李渔;《十二楼》;红娘;创新
  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尚奇”是一种悠久的传统,而“新奇同质”,创新,是“尚奇”的最佳注解。清初著名作家李渔,是个很有求新意识的人,正如其在《闲情偶记》中所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3](23)他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正是充满了创新之处的文本。
  清人杜浚在《十二楼序》中说道,笠翁曾自称“吾于诗文非不究心,而得心应手,终不敢以稗官为末技”,可见李渔对小说创作是极为用心的。李渔书写日常的人情物理才能使作品具有鲜活而长久的生命,他一直提倡从平凡生活中选取素材,从耳目之见、日常起居中找出“奇”处。为了达到“常中见奇”的思想,李渔对传统题材进行翻新,显示出独特的创作魅力。男女爱情婚姻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可谓是一个最多见的题材,很难出新出奇。但是李渔为这种传统的“才子佳人”爱情题材找到了新角度。在以往的小说中,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奈何礼教约束,不得以尽情畅谈以表衷情,只得以丫鬟代为牵线搭桥,传情达意,《西厢记》一出,“红娘”角色几乎被定型,仿佛才子佳人能够成全婚姻,全赖红娘之作合,丫鬟似乎已经成为“红娘”的固定角色。李渔在《十二楼》中便打破这种常规,在传统爱情小说中开辟出一条新路。
  一、形影为媒,何用红娘牵线
  一段美满的姻缘能够成全,爱情显然是其中最大的力量,爱情自然会找到出路,又何愁没有红娘牵线?《合影楼》中爱情的发生一反历来描写才子佳人的旧套,打破了红娘穿针引线的传统模式。珍生和玉娟家有宿怨,二人父亲将宅子以高墙分隔,使两家彼此不得相见,而二人无意中在高墙下的7桥洞两端看到对方在水边的倒影,便生出种种情愫,“自从相遇之后,终日在影里盘桓,只可恨隔了围墙,不能勾见面”[1](6)。二人都想接触彼此,奈何玉娟父亲严加防范,不得相对详谈,便想出荷叶作为邮筒,漂去对方水岸,吟诗传情,未到半年两人的情诗竟汇成厚厚的一帙《合影集》。
  元明清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中,一般都设置了一个为男女主角牵线搭桥、传情达意的的媒人,而这种“对影传情,流水传书,荷叶递柬,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却是“从来未有其事”。李渔的朋友杜浚在这篇小说末回的评论中说:“影儿里情郎,画儿里爱宠,此传奇野史中两个绝好的题目,作画中爱宠者,不止十部传奇,百回野史,迩来遂成恶套,观者厌之。独有影儿里情郎,自关汉卿出题之后,几五百年并无一人交卷。不期今日始读异书,但恨出题者不得一见。”直接将“红娘”这一角色免去,让珍生和玉娟的爱情在水中倒影中生发,在水面荷筒里传递,让读者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新意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水满情偏炽”,人为的阻隔力量有限,纵使鸿沟也隔不断自然情感生发的事实。
  二、刑尊为媒,清官巧成姻缘
  李渔极力主张文学创作要使人消愁,给人带来快乐,即所谓:“传奇原为消愁设[2](9)”《夺锦楼》讲述的便是一个通篇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钱小江与妻子边氏向来不和,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已及婚嫁之龄,但夫妇俩均满对方选婿的主意,竟“各自为政”,不考虑对方,各自为女儿选了两名女婿,弄出了“生二女连吃四家茶”的尴尬局面,闹得不可开交,只好上了公堂。刑尊大人得知情况后,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者均不可少。边氏所许者,虽有媒言,实无父命,断使之就,虑开无父之门;小江所许者,虽有父命,实少媒言,判使之从,是辟无媒之径”,于是将四家男子和钱氏二女都召集在一处,让二女自行选择嫁谁为妻,谁想这两位佳人,见了四人奇怪的面容,没有一个满意,都低头合眼,暗暗地落泪。
  刑尊大人怜香惜玉,认为“没有这等两个人都配了村夫俗子之理”,便充当起了红娘的角色,为二女婚嫁牵线搭桥,最终觅得一位人品极好又富于文采袁士骏作为她们佳婿,袁士骏以自己“命犯孤鸾”相推,刑尊却认为“今日之事,倒合了吾兄的尊造了,若还是一男一女做了夫妻,倒是双而不单,恐于尊造有碍,如今两女一男,除起一双,就要单了一个,岂不是命犯孤鸾?这等看起来,信乎有命。从今以后,再没有兰摧玉折之事了。”[1](25)三人成婚,是最好的安排。
  正如小说中众人评价:“上界神仙之乐不能有此,总亏了一位刑尊,实实的怜才好士,才有了这一番盛举”[1](26),刑尊大人既怜二女的温柔和美貌,又怜袁士骏的品德与才学,将他们牵在一起,成就美满姻缘。钱氏二女既不倩红娘的作合,又摆脱了父母的安排,就成了好事,刑尊大人功不可没。在这出以婚姻为主题的喜剧中,刑尊大人同时兼任了“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调和了诸多矛盾,充当了“史上最有力量的红娘”之角色。刑尊大人这一有力的红娘,正是寄寓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清官的期许,世上若有如此清官,便不愁女子所适非人了。
  三、侍妾为媒,小姐徒领妻名
  “不是红娘通线索,莺莺何处觅张生?”才子与佳人得以结合,红娘功不可没,然而红娘在故事中的作用仅仅是牵线搭桥,自己的幸福却没有着落,一直让读者惋惜。李渔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便在《拂云楼》中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红娘”能红。
  能红本是韦小姐的侍女,当韦小姐与裴七郎的婚事受父母阻碍时,她知道韦氏一家三口都是极信命的,一边巧言引韦氏父母为小姐算命合婚,一边串通媒婆,买通算命先生,让先生说小姐命硬,嫁人都不会幸福,但正好与裴七郎相合,让韦氏父母同意二人婚事。
  在成全小姐与裴七郎的婚姻之外,能红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婚事考虑。裴七郎见与韦小姐婚事无望,便想与能红结一段姻缘。她亦对裴七郎心有爱慕,经过反复考验,认定了裴七郎是可以托付之人,她表示愿意成全二人婚事,娶了她亦能娶到韦小姐,七郎对她更是言听计从。于是她“未嫁夫先施号令”,与裴七郎约法三章:不能唤她名字,而要称“二夫人”;再不能做偷香窃玉的风流之事;除了她和小姐之外,不得再娶第三人。与算命先生的计谋成功后,韦家愿意将女儿嫁与裴家,问能红是否愿意陪嫁,能红说自己随不随嫁但凭小姐,却又说算命先生说过小姐命里没有夫星,丈夫必要娶小,但“世上又有几个做小的肯替大娘一心一意?……明日有了个讨气的,偏生没人解劝,他这个娇怯身子,岂不弄出病来?”[1](118)这样,韦母便认定能红要随小姐出嫁,能红趁此提高自己地位:“我原不是赠嫁的人,要加上两名轿夫,只当送亲的一样,这才是个道理。不然,我断断不去”。[1](118)这样,不管是裴家还是韦家,都是件件依从,能红体面地做定了裴家二夫人,而韦小姐不过徒领了妻名。正如孙楷第先生曾说,能红设策实在是“私心滔滔”,但作为一个对自己命运没有把握权的侍女,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成全小姐婚事的同时,也让自己也有尊严地嫁给自己钟意的人,能红相比与众多不考虑自己幸福而只为他人牵线的“梅香们”,无疑是进步而可爱的。
  李渔小说处处出“奇”,处处闪耀着创新的火花,无论是影子、刑尊还是能红,都是与传统以爱情为主题小说牵线搭桥的“梅香们”不一样的红娘形象,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真可谓“篇篇竞异,字字出奇”。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渔.十二楼[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3]李渔.李笠翁曲话[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油画市场存在的问题,包括交易不规范、评价鉴定体系落后、诚信的缺失、投机现象严重等,并根据具体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我国油画市场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对规范油画市场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市场经济;油画市场;问题;对策  油画作为一门艺术本来与市场这个经济名词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范畴,但是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综合
期刊
摘要:品牌是浓缩企业各种重要信息的符号。目前中国经济市场中众多大中小企业他们注重的只是单一的品牌炒作,而对品牌的集约化操作却没有能力去研究和开发。在信息急速发展的现在,如何去适应国际化目标市场,建立极有力的品牌形象,提高自身竞争力,这些都已经成为国内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状况,并依托品牌战略的内涵及其功能和意义,结合王老吉品牌构建思维的延伸积极挖掘国内自有品牌的拓展。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体育事业的不断强大,人们对体育不再局限于运动成绩,而是在保证成绩的基础上开始了对于美的追求,将体育与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体育竞技更具观赏性,让艺术的美感在运动中得到体现,本文主要就体育美与艺术美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育美;艺术美;耦合关系  引言  体育美与艺术美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是体育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也是不可忽略的,对于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人们
期刊
摘要:在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马克思·韦伯首先阐述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应有之义,然后从宗教的视角探讨了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起源,最后根据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现状去预测了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并表达了深刻的忧虑。据此,笔者联系实际,道出对本著作的感悟,并提出若干疑问。  关键词:资本主义精神;宗教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导言部分,韦伯首先描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并提出问题:无论在神学、
期刊
摘要:传统体育项目的社会价值在于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政治统一;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复兴。如何保护这些项目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彝族节日体育的功能着手对彝族节日体育社会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可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彝族;节日体育;功能;彝族社会价值  1、彝族的社会环境  恶劣的山地生存环境阴湿潮冷使得彝族人偏爱火,火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去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营销已经被很多企业所青睐。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它的兴起也使得微博营销迅速成为被各大企业关注和使用的营销利器。本文就微博营销展开论述,主要分析了企业微博营销现存的问题,为中国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提出一定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微博;微博营销;策略  一、 微博营销的概念及特点  1.1 微博概念。微博,微型博客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基于一个用户关系信
期刊
摘要:中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的设计在世界设计史上也有浓重的一笔,然而在近代由于某种不和谐的原因,我国的设计与发展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在近代,西方国家因工艺美术运动而崛起同时在设计领域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中式设计又何去何从?  关键词:演变;搭配;改变用途;融合  在外国设计师眼中,东方是一个神秘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古老的建筑风格中蕴含了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中式的风格将脱掉古老、死板与之
期刊
摘要:隐喻研究现在属于认知语言学,也就是要根据语言环境的文化、文学、上下文的的不同需要翻译者有自己一定的认知。不过在这之前,是属于修辞学。不过隐喻的翻译还是有一定规律而言的。所以本文是从概念隐喻的角度为切入点,把握其中的深层实质,认识到翻译过程其实渗透着翻译者的认知。不过,对于翻译的最终评价是不一致的,也就是不均等的翻译体现。因此,有必要对隐喻恰当的进行解读。  关键词:隐喻翻译;语境;概念隐喻;
期刊
摘要:繁昌方言属于吴语宣州片,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古代汉语的字词,对于方言的考释,不仅可以研究方言,同时也能通过其观察汉语的演变发展。  关键词:繁昌; 方言; 考释  繁昌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北临长江,南倚皖南山系,东北部与芜湖市接壤,西南部与铜陵市相接。境内的主要方言是以城关话为代表,通行各个圩区的繁昌话,其受到江淮官话和宣州吴语的共同影响,具有两种方言的共同特点。繁昌县方言中有很多独特的方言词和
期刊
摘要:嵇康是魏晋时期有名的名士,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一起倡导玄学之风尚,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并以此化解思想与生活中矛盾。“越名教而任自然”实际上是嵇康的生活原则。  关键词:嵇康;生活原则  生活于曹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漩涡中心的嵇康是痛苦的、可悲的。他的性格、生活原则和生活经历决定了他最终必将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选择隐居。是为了躲避司马氏的征召,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