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使职校生增强生存能力的具体落脚点
  【关键词】职业技能 专业技能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 学习能力 生存能力的培养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快速转型的时期。每一个社会成员无不受到转型期的影响和制约。面对这样一个充满了众多变数和压力的社会,人们将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答案都不约而同地放到对职业教育上。 但在国内职业教育界,生存能力教育尚属新生概念。虽然,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在培养学生就业技能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广义上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所谈的“生存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生存能力教育的深层次含义进行深入地理解。
  众所周知,我们的职业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一批适应社会激烈竞争、并在竞争中求得不断发展的人才。但何谓人才,我们先来看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四条人才标准:(1)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2)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3)会吸收信息、运用信息;(4)科学的利用人与自然资源。
  结合当今社会对学生能力的普遍要求,以及在日常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体验和认识,我认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生存能力至少做到以下两项内容:
  一、在教学中灌以“加强人格培养,完善学生人格修养”的理念
  人格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加以不间断的影响。人格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篇幅关系,仅对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所存在的核心问题作讨论。众所周知,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独生子女,是生活在“速食时代”的独生子女,他们对容易接受更强烈的色彩、多变的节奏,创造能力强,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容易情绪化、个人意志薄弱,劳动观念缺乏,好高骛远,承受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易拉罐行为”,甚至传统的价值观念都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们已经不甚理解诸如“孔融让梨”故事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传统的谦让、分享的精神。他们的观念中已习惯于“梨,先挑大的吃”,“小梨最后吃,甚至扔掉”。而就我们目前面对的中专生,不仅具有上述共性,还存在着因为中考未能进入高中而造成的自信心缺乏的特征,性格上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自卑。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们的上述病征对症下药,教育他们要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对看起来毫无希望的事情仍然要不断的努力。总之,教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的整体文化环境通过教师而起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科伯等人对教师的关键性作用研究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把教室变成学生互相证实自己观点的场所。包括建立规范,如坚持个人解决问题的观点,向同伴解释个人的解决方法,听取同伴的解释或感受同伴想达到一致的意图及解决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加强人格培养,逐步完善学生人格修养。
  二、在教学中强调“强化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我们在生存能力教育中需要抓好“三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学》中“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们的理论基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程”),但更需要我们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们从原有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更多地去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以往的实验教学多采用“讲解→示范→操作→报告”的程序,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与创造能力,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和学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我们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满足于概念的陈述、资料的罗列,能旁征博引算是好的,很少有思想方法论上的思考。笔者认为,现代教学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就要特别注重怎样发现、培养、强化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
  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他们被社会需要的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自我认可的程度。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仅包括掌握从业的技能,还包括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发展自己的能力。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传授的自然产物,它是集知识、技能、自信、自强、价值观于一体,融理论实践于一身的综合能力。要使我们的学生有信心面对社会的选择,在校期间就应注重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我们老师必须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力状况,作出认真的分析和及时的处理。把握好社会与人生、做人与治学等方面的总体设计,寻求人才观念、培养目标等在更深层次上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或突破口,从以“知识积累”为中心目标,逐步转向“以人为本”的生存能力教育这样更高层次的目标。
其他文献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地教学手段,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人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人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的价值,正如新课程所强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科学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条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提高学
【摘 要】头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價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评价理念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口头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景性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途径。其次,口头评价是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上却出现了一些怪
这篇《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揭示了数字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并培养学生为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适应,数学教学不仅保证学生学好数学基
【摘 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安全教育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低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更是不容忽视。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播者,若专业知识教不好,其它一切都是空谈。每次上课之前,都会为教学相关的知识做足了准备功课才敢走向讲台,去面对那一双双清澈、求知的眼睛。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一定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教师有着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更需要良好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生产实践,针对于奶牛场不孕症发病率高的难题,在新疆北疆地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奶牛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直肠检查、B超结合激素测定对卵巢疾病性不孕奶牛做
抽取7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维脑路通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疏血通联合维脑路通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