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校从灭“脏”开始

来源 :现代教师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极不情愿地接受了一所学校的校长一职,说极不情愿是因为这所学校在上几年的评估中连续倒数第一,是我们这儿的最薄弱学校,校舍破旧不堪、教师萎靡不振、学生乱糟糟,是一所典型的“脏、乱、差”学校,而“脏”居其首,校园内纸片满天飞,垃圾到处有,如何消除“脏”的现象,改变学校形象,促进学校发展呢? 我和校委一班人充分商量讨论后决定从改变学校卫生状况入手,在学校内开展“灭脏”活动,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 靠制度查“脏”
  学校要想改变“脏”的现象,必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靠制度来消灭垃圾,洁净校园。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专门的“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和是包含卫生内容的“班级评比制度”,并组织成立专门的队伍负责检查,采取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且将检查结果随时公布,用以推动班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积极打扫的局面,从而把校园打扫的越来越干净。
  2 靠引领灭“脏”
  “打扫容易保持难”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共有的深切体会!好多学校往往是学生到校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校园打扫干净,可是一过课间学生随手乱扔,眨眼之间又会垃圾满地,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要想灭“脏”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保持习惯,这就需要下大力气进行引领。而校长则是最有影响力的引领者,校长在充分动员倡导的前提下弯下身子,捡起一片废纸、拾起一个食品袋,为广大师生做出表率、树立起榜样,师生特别是学生会纷纷效仿,逐渐加入,长此以往,师生主动捡拾垃圾的习惯会不自觉地养成,使垃圾无处藏身,校园将永保洁净!
  3 靠量化评“脏”
  在做到“查脏”“灭脏”的基础上学校还要善于“评脏”,也就是将每次检查或抽查的结果加以汇总,进行量化,做到“一日一汇总,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并以此颁发“卫生流动红旗”来嘉奖好的班级。同时还要帮助落后的班级进行分析,找到其失分的原因和症结所在,向其提出改正的合理化建议,促使他们得以提高,从而彻底消灭校中的“脏角”,使学校“全身”干净。
  当我们采取这些方法,用了近半个学期的时间达成了学校“灭脏”的目标之后,我猛然间发现改变的不仅仅只是学校的卫生环境,还有教师的精神面貌,学生的行为习惯等,从而也推动了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这难道不让人惊喜吗!
其他文献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情轻松愉快时感知效率高,心情烦躁压抑时,感知效率就低,当然就更谈不上积极思维了。在教学中,老师如何让学生保持心理上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巧妙地利用情感因素为教学服务就成了一门学问了。  “亲其师,信其道”。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他所教学科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课上喝斥、挖苦、指责学生,不给学生好脸看,学生学习起来自然是乏味的,甚至是没有收效的。所以作为教师,应会“讨好学生”。这种“讨好
期刊
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火灾、建筑坍塌、交通安全、地震灾害等发生时,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在第一时间不能做出最佳反应而造成的恶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内蒙古兴安盟公安消防支队,创编了“中小学生消防疏散救生操”。这样我们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首当其冲的接受教学任务,因为我明白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事实上,当我接受学习这套消防操时,心里的压力很
期刊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所以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理解和关心学生。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要把爱心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让学生从心底真正的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因此,教师要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
期刊
随着“艺体2+1”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在工作中得到迅速地发展。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有欢欣、也有哀怨,有笑声、也要啜泣…….一路走来,一路风尘,一路走来,一路收获……走过了“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迷茫和困惑,走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和执着,领略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悟和喜悦。我将用我的心声吐露自己的真,吐露着自己的情,吐露着自己对“艺体2+1”的
期刊
【摘要】主要讲述的是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核心、基本思想、目标、基本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种模式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核心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
期刊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在这一阵地中总务工作举足轻重,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学校后勤工作是办好学校的物质保证,充分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学校总务后勤工作,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责任意识高
期刊
鲁迅先生说过;“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经典名言知道我满腔热情地给每个学生批改作文,圈点、眉批、总评、改错、打分,最后还写上一两行概括的评语。但结果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依然提高不大,错别字还是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还是不通顺,内容没新意的还是没新意。换句话说,我批改一次作文费劲心血(我班有40多位学生,批改一次作文就要一个星期)却劳而无功,问题出在哪里呢?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学生拿到作文
期刊
书写习惯是在长期反复练习中形成的稳定的书写能力和书写方式。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习信心,又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  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坐姿、握笔姿势正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作业本整洁等。  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即坐姿和握笔姿势)是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首要任务,从一年级学生入校第一天起,就应该培养他们正确的“双
期刊
【摘要】 随着小班化的逐步深入,小班化教学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自方方面面的需要。那么,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小班化的学生来说,作业的形式和布置非常讲究。传统的作业是全班同学统一布置,作为小班化的老师,可以有条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一系列弹性作业的设计。  【关键词】小班化; 作业 ; 弹性设计  随着小班化的逐步深入,小班化教学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如
期刊
青春一直是一个不朽的话题,它给了我们活力和憧憬、回忆和遐想,是人的一生最珍贵的财富。《青春之歌》就是这样一本记录“九·一八”事变后,一大批爱国主义有志青年的热血青春,生动的再现了30年代一部分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或许那个年代已远去,但是时代的烙印,和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青春之歌》是杨沫50年代的经典作品,小说的格调就是革命,抗击侵略,抵制暴政。林道静是杨沫在书中着重塑造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