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子与细胞》(人教版)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jt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分子与细胞》(人教版)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问题有很多不解,这些问题同样也让很多老师感到迷惑。但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根本不知道所以然。因此,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以及自身在研究生期间的实验优势,对以下问题做一些分析。
  1、核糖体、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
  《分子与细胞》(人教版)中关于核糖体、内质网的功能是这样叙述的:核糖体的功能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对于这个问题在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第三版)[1]中明确指出细胞中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都是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之中。蛋白质的合成是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在粗面内质网上,多肽链一边延伸一边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中,以这类方式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有:
  (1)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即分泌蛋白。这类蛋白质常以分泌泡的形式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输送到细胞外,这种蛋白质运输的方式易于分泌过程的调控。
  (2)膜的整合蛋白。这类蛋白都具有方向性,其方向性在内质网上合成时就已确定。
  (3)可溶性驻留蛋白。这类蛋白在合成后进入内质网,便于与其他细胞组分进一步区分,也有利于对它们的加工和活化。
  由此看来,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膜结合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的运输,因此蛋白质的合成的起始场所都应该是核糖体,所以核糖体才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线粒体的机理问题
  《分子与细胞》(人教版)实验“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用健那绿(Janus Green B)对线粒体染色,使线粒体呈现蓝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但对于健那绿染色(Janus Green B)机理以及染液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线粒体中,争论不断。笔者通过阅读资料后认为,健那绿(Janus Green B)通过线粒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健那绿(Janus Green B)為吩嗪结构类染料,具有脂溶性,可以通过线粒体膜。
  二、线粒体外膜含有孔蛋白,当孔蛋白打开时,可以允许5000道尔顿的分子通过,在实验中用的健那绿(Janus Green B)是1/5000,所以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2]。
  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作为电子传递体和递氢体,周围有大量的H [1],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从而使线粒体显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
  三、关于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能量问题
  关于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能量问题,现行人教版高中教材,仍然认为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共释放38个ATP,笔者认为不妥之处。
  根据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3],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如下:
  葡萄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有两种形式:直接产生ATP;生成高能分子NADH或FADH2,后者在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并产生ATP。
  (1)糖酵解: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丙酮酸,共消耗了2个ATP,产生了4个ATP,实际上净生成了2个ATP,同时产生2个NADH。
  (2)有氧分解(丙酮酸生成乙酰CoA及三羧酸循环)产生ATP、NADH和FADH2
  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生成乙酰CoA,生成1个NADH
  三羧酸循环:乙酰CoA生成CO2和H2O,产生一个GTP(即ATP)、3个NADH和1个FADH2
  那么葡萄糖分解代谢总反应式:
  C6H6O6 6H2O 10NAD 2FAD 4ADP 4Pi(6CO2 10NADH 10H 2FADH2 4ATP
  按照一个NADH能够产生2.5个ATP,1个FADH2能够产生1.5个ATP计算,1分子葡萄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共产生30个ATP:
  2ATP (10×2.5)ATP (2×1.5)ATP=30ATP
  参考文献
  [1]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8.
  [2]王金发.细胞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66.
  [3]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5-142.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化,是世界性教改的趋势,这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家们认同。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事实越来越证明我国的劳动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巳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一跃而成为世界政治问题的热点,这是因为人类已切身感受到自己生存环境的退化和恶化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所以,全球的生态环境恶化被喻为第三世界大战,引起了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一场“绿色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所以,加强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全民的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刻不容缓。  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健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真正对学生“减负”已正式启动,本文针对目前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创设灵动的物理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法。  【关键词】灵动 课堂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如同观赏一场精彩的足球赛,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往往更精彩、更激动人心。所谓灵动的物理课堂,就是指物理课堂教学中最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笔者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以下就是具体的作法。  一、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對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
期刊
目的:对比应用新型再生可降解生物材料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SIS)与植皮术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手部软组织缺损36例,根
【摘 要】初中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对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本文从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找出了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从而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模式,达到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引导 学生 思维 方式  初中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体现出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一、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
【摘 要】引课是整堂教学的首要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精心设计引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特别是同课异构更能体现教学风格和教育智慧。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尝试,不仅给听课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堂盛宴,更重要的是,深切地感受到在“同课异构”的很多有关“同”的要求下凸现出多元各“异”的教学魅力。本文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介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几种行之有效的引课之方法,以改
【摘 要】当今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信息素养和情操。在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模式中,学案是教与学的载体,其方法则是导学,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依照学案自主建构知识,完成课堂任务。学案导学模式实施路径为:示案导学,明确学习目标;依案自学,有效提示点拨;评价总结,深化课堂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为目标,以期更好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主。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以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走向社会,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信息技术课对小学生来说,在刚上前都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怎样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