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对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gmtg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主。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以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走向社会,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信息技术课对小学生来说,在刚上前都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怎样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边游戏边学习在课堂应用比较实在,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游戏里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我作了一定的尝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催化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游戏 信息技术 教学 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在刚上前都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常常会因为信息技术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繁杂的操作步骤而对计算机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渐渐地对信息技术课失去兴趣。怎样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边游戏边学习在课堂应用比较实在,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游戏里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我作了一定的尝试,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催化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这学期我教小学三年级学生信息技术,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往往坐不住,目前从三年级起开设的以学习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大家通常愿意它叫做计算机(电脑)课。小学生对于计算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失去兴趣,而应该让他们学有兴趣,学有动力,学有成效,这就需要某样东西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游戏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鉴于此,本人通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并且学校新引进了一批新的计算机装备,统一使用龙芯电脑软件,因此我在平时课堂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了龙芯电脑中的计算机游戏。以下是本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有关游戏的想法。
  一、游戏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性强,对于单调的重复练习容易产生厌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人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上了一堂“认识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课,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解鼠标的基本操作,包括“指向、单击、双击、右击和拖动”。在解释基本概念的时候,我利用了龙芯软件的《土豆小子》,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这个软件,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体会鼠标的基本操作,虽然学生双击的速度还不够快,不能完成动画的效果,但是学生知道要连续敲击鼠标左键。在学生将动画中每个动作都做会了,我又以一个“七巧板”的游戏让学生继续巩固鼠标的操作知识点,同学们玩的都很开心,在不知不觉中也掌握了鼠标的基本操作。
  在给学生上指法课时,我先让他们掌握手指分工,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时候,利用《小企鹅学打字》这个软件,使学生进入到一个专门练习指法的游戏天地中。只见字母符号从天而降,由慢到快,这时需要学生快速按下相应的键,才能击落它,如果正确率高就能得高分,一关一关的闯关……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高涨起来,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从而激发上进心,将枯燥乏味的指法课通过游戏来教学,不知不觉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输入速度。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操作,学生们指法练熟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掌握了。反之,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好,同时学生们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促进技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熟练、正确地操作键盘和鼠标来达到需要的目的。计算机游戏是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熟练操作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一种很好的载体,是学生们对键盘和鼠标绝好的“练兵场所”。例如在《土豆小子》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必须熟练操作鼠标的左鍵、右键、移动和单击等基本操作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在《小企鹅学打字》和《小企鹅玩数字》这些软件的击键游戏中,也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键盘中的各个键时,才能得到高分。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使用技巧会自行琢磨,不用教师多说,他们也会根据计算机提示和自己的试验熟练掌握,为以后使用其他应用软件打下基础和建立信心。事实证明计算机游戏能大大促进小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的提高。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游戏来教学,需要对于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选择好的适合学生的游戏,强调游戏的趣味性、益知性、和学习性功能,让游戏为我们所用。我们就能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了。
  三、游戏可以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从而做到劳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会集中40分钟,所以在课堂上在学生的注意力将要分散的时候,适当安排游戏,会让学生长时间集中的注意力得到放松,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做到了劳逸结合。
  现在人们都在宣传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但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计算机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每周只安排一节课,如果仅靠老师和家长的教导,让学生被动地去学计算机,不了解其内心真正的需要,就不会产生学习的真正推动力。小学生具有好问、好奇、好动的特点,在信息技术课上他们对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迫不及待想需要了解、掌握。尤其是教师把游戏引进了课堂,他们要把电脑游戏圆满的完成,事先就对这件事情充满幻想和向往,产生做这件事的动力。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游戏来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和奇妙之处。学生们在操作计算机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可以控制显示器画面中的一切,这是多么令他们兴奋的事情。通过计算机游戏,学生直接感受到了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地去探索计算机的其他功能。在这一次次电脑游戏的操作中无形地引发了小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动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用不着家长和老师的唠叨,就能圆满顺利地完成学业。
  当然,作为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玩计算机游戏的方法和态度,比如玩游戏的姿势要正确,时间不宜过长,不玩暴力、血腥、反动、色情等方面的游戏,更不能因此而影响了学习。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我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化,是世界性教改的趋势,这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家们认同。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事实越来越证明我国的劳动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巳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一跃而成为世界政治问题的热点,这是因为人类已切身感受到自己生存环境的退化和恶化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所以,全球的生态环境恶化被喻为第三世界大战,引起了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一场“绿色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所以,加强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全民的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刻不容缓。  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健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真正对学生“减负”已正式启动,本文针对目前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创设灵动的物理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法。  【关键词】灵动 课堂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如同观赏一场精彩的足球赛,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往往更精彩、更激动人心。所谓灵动的物理课堂,就是指物理课堂教学中最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笔者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以下就是具体的作法。  一、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對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
期刊
目的:对比应用新型再生可降解生物材料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SIS)与植皮术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手部软组织缺损36例,根
【摘 要】初中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对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本文从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找出了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从而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模式,达到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引导 学生 思维 方式  初中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体现出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一、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
【摘 要】引课是整堂教学的首要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精心设计引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特别是同课异构更能体现教学风格和教育智慧。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尝试,不仅给听课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堂盛宴,更重要的是,深切地感受到在“同课异构”的很多有关“同”的要求下凸现出多元各“异”的教学魅力。本文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介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几种行之有效的引课之方法,以改
【摘 要】当今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信息素养和情操。在高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模式中,学案是教与学的载体,其方法则是导学,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依照学案自主建构知识,完成课堂任务。学案导学模式实施路径为:示案导学,明确学习目标;依案自学,有效提示点拨;评价总结,深化课堂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为目标,以期更好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