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宝宝”:我该安静的死去还是痛苦地活着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ianshengz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崽崽啊!你从没对我笑过!记忆里只有你洪亮的哭声、你睁得大大的眼睛、你含着下唇的嘴、你挥舞的小手……感谢你在我的梦乡给了我你可爱的笑脸,你在告诉阿姨,天堂的你是快乐的,对吗?”2006年12月18日凌晨,护士熊亮满脸泪水写下这篇日记。
  2006年11月12日晚,一个被遗弃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双下肢紧紧相连的男婴被送到重症监护室,并很快被确诊为世界第三例“美人鱼综合征”患儿,且是全球唯一的男性患儿。湖南省儿童医院决定不惜代价对孩子进行全力救治。然而,当一个又一个的医疗奇迹发生之后,当“人鱼宝宝”开始进入难以想象的艰辛、痛苦救治过程中,一些善良的市民开始向医院提出:“与其让宝宝痛苦地生,还不如让宝宝安乐死吧!”
  12月17日晚,“人鱼宝宝”静静地停止了心跳,然而质疑和争论并没有因此停止,这场由普通市民掀起的医学伦理与人情人性的争论真的有必要继续下去吗?如果宝宝会说话,天堂里的宝宝会对喧嚣的世人喊出怎样的声音呢?
  
  一个个医疗奇迹中,被遗弃的“人鱼宝宝”坚强地活了下来
  
  2006年11月12日晚8时许,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大楼前的台阶上传来阵阵婴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医院保安循声走了过去,发现一个小小婴儿被厚厚的毯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在宝宝的包裹中有一封信,信是用钢笔写的,笔迹俊朗苍劲,信中写道:“2006年11月9日13:06(出生),请好心人救救他!”医务科值班人员解开包裹一看,吓得呆住了:宝宝腰部以下的双腿紧紧相连,像鱼尾巴一样,没有尿道和肛门。他赶紧打电话向该院院长祝益民请示,祝院长听完情况说明后当即决定:“马上把孩子送到ICU救治。”
  值班医师当即给宝宝进行体检,发现宝宝的生命体征尚正常。这天晚上,宝宝在辐射台的暖箱里睡得十分安静。
   次日早上8点,该科卢秀兰医师接手“人鱼宝宝”,成了宝宝的主治医师。随后的几天,卢医师详细地为宝宝做了各项检查。检查结果最终显示:宝宝患的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美人鱼综合征”。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和秘鲁各发现一例,均为女婴,美国的“美人鱼”女婴经过救治,今年已17岁,康复后生活状况良好;秘鲁的“美人鱼”女婴今年两岁零7个月,康复情况也不错,但与美国和秘鲁的两例无重要脏器损伤的“美人鱼综合征”患儿比较,湖南省儿童医院的这例男婴病情要复杂得多,该患儿不仅外形畸形,而且高位性肠闭锁,没有肾脏、输尿管和膀胱!
  18日,省儿童医院专门成立了包括重症监护组(ICU)、消化道畸形纠治组、特别护理组等9个小组的医疗攻关组。院长祝益民在首次专家讨论会上说:“对于这一个没有先例可循的极度难医病例,每前进一步,就是医学上的一种突破,‘小人鱼’多活一天都是奇迹。”
  由于宝宝积蓄在体内的毒素很高,专家组当机立断决定于当日晚9时对“人鱼宝宝”进行腹膜透析。原计划如果虚弱的宝宝能耐受,就透析5个小时以上;如果不能承受,则透析2小时。让卢医师没想到的是,在透析过程中,坚强的宝宝不仅情况良好,且脸色渐渐由原来的青紫色变得红润,一天中,透析陆续进行了10个小时。
  19日上午10时,宝宝体内的毒素已明显下降。卢医师情不自禁俯身亲了亲宝宝的脸,说:“你真是一个坚强的乖宝宝,以后的治疗你也要这么乖哦!”
   腹膜透析虽然成功地代替了“人鱼宝宝”的肾脏功能,但宝宝的进食和排泄问题也急需解决,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决定为宝宝做造瘘手术。由于宝宝是刚出生不足半个月的新生儿,且刚做了腹膜透析不久,麻醉或手术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随时可能威胁其生命,所以,医院派出了做造瘘手术经验丰富的新生儿外科主任李碧香教授来完成。术前,李教授全力以赴设计了各种应急情况下的手术方案,结果,22日上午8点30分,李教授仅用了半个小时就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手术后,宝宝的左侧腹部出现了一小口,即“临时肛门”瘘口。
  23日上午9时许,伴随着清脆的哭声,“人鱼宝宝”憋在体内14天的酱油色胎粪,终于从左侧腹部的“临时肛门”出来了。
  24日,宝宝胎便的颜色开始变淡,卢医师把听诊器贴近宝宝的肚皮,能听到小家伙肚子里“咕咕”作响的声音,肠道蠕动得厉害,这是在“抗议”,要吃东西了。卢医师心里暗暗高兴,她拿起奶瓶对小家伙进行吸吮训练。
  27日上午11点,护士熊亮拿着奶瓶开始给宝宝喂牛奶,只见宝宝的小嘴“吧哒”有声地吸吮着奶嘴,很快,2毫升的牛奶被他吸了个精光。随后,小人儿淘气地睁开大眼睛望着周围这个奇妙的世界,那双让人怜爱的眼神仿佛在宣告:“我是个坚强的男儿。”
  望着宝宝粉红的脸蛋,挥舞的小手,卢秀兰医师和熊亮欣喜得几乎想哭:“宝宝活下来了,宝宝终于活下来了!”从这天起,熊亮开始每天在电脑前记录下她和“人鱼宝宝”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安乐死还是痛苦生?艰辛的治疗并没有因市民的争论而放弃
  
  此时,省儿童医院救治“人鱼宝宝”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已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一个个医疗奇迹的产生使关心宝宝的市民们心里燃起了无限的希望,大家都期盼着奇迹的延续。
  然而,正当专家们在为宝宝下一步的畸形矫正做准备,并期盼着宝宝病情稳定后,再选择合适的时间为宝宝做肾移植时,11月30日,与宝宝腹透管临近的造瘘口有少许液体流出。由于宝宝的免疫功能极低,每天的特医特护精心照料,终于还是没能避免感染的发生。ICU科主任胥志跃当即决定使用敏感抗生素全身和局部用药来解决宝宝手术伤口的感染问题。
  12月1日,熊亮当班时,发现宝宝造瘘口稍有点渗出液,透析置管切口很干燥,不再有液体从切口渗出,切口的皮肤也没有昨日那么红。小家伙变得很活跃,小手有时到处抓抓,熊亮试着跟宝宝交流:“宝宝,你要听话,不要动了哦,阿姨在你身边看着你了哦。”宝宝睁着明亮的眼睛看着熊亮发出“哦哦”的声音,熊亮开心极了,她叫来卢医师,又对着宝宝“哦哦”了两声,宝宝再次响亮地回应了她。卢医师也很兴奋,说:“宝宝懂得和你交流了。”然后,宝宝打了个呵欠安静地睡去。
  第二天,熊亮休息在家。午饭后,她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丈夫突然问她神不守舍的样子在想什么?熊亮告诉丈夫:“明天,我要买两个彩气球消毒处理后挂在宝宝看得见的地方,病房里的气氛太沉闷,太单调了。”丈夫笑着调侃说:“‘人鱼宝宝’比我幸福啊,上班你陪着他,回家还老想着他。”
  半个多月为“人鱼宝宝”做特护,熊亮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宝宝能对自己发出快乐的“咯咯”的笑声。
  然而,宝宝的病情却再次向着坏的方向发展。12月3日,腹膜透析管有少许炎症纤维渗出。专家们经过紧急会诊,决定使用感染几率低而效果更好的连续血液滤过治疗。尽管该项技术用于新生儿在国内外开展极少,在湖南省尚无先例,但如果不采取比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效果更好的连续血液滤过法,宝宝的生命将随时有可能因为感染引起败血症及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而终止!
  12月4日,冒着极大的手术风险,李碧香教授在宝宝细如发丝的血管里成功地进行了动静脉置管。
  12月5日,宝宝正式开始接受比腹膜透析效果更好的连续血液过滤净化。胥主任和卢医师一直守护在宝宝身边,寸步不离、仔细地观察着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直到血滤结束。看着监护仪上宝宝心率、呼吸、血压都没有太大的波动,胥主任和卢医师心里一直紧绷的弦才终于松弛下来。
  12月8日,宝宝肺内出现少量出血,血压有些偏高,经过及时处理,病情好转。此后,宝宝的病情很不稳定,时好时坏。
  那些日子,每天都有关心“人鱼宝宝”的市民来到ICU门口想探望宝宝,当他们得知此时躺在辐射台上的宝宝,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通道和管子,口腔里多了根气管导管,凭借呼吸机维持着微弱的呼吸;辐射台旁是他专用的血液滤过装置(人工肾),两根塑料管连接着肘动脉、血滤仪和股静脉,鲜红的血液在宝宝的身体和血滤仪之间持续地循环着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向医护人员请求说:“与其让宝宝活得这么痛苦,求你们让他安乐死吧。”
  与此同时,网上开始出现“滴着血的刀”的表情符号及“医疗实验”、“医院做秀”之类的字眼,部分市民的不理解让ICU的医护人员心里非常难过,甚至,一位年轻医生也提出:“我们每天在宝宝身上要付出好几千元的医疗费,而现在看来,宝宝康复的希望越来越小,一些市民对我们的误解又这么深,我们还有必要这么艰辛地治疗下去吗?”但胥主任却坚定地说:“别说法律不允许,就是我们以医生的职责而言,无论我们要面临多大的风险和多少误会,我们也决不能放弃治疗。”祝益民院长得知情况后,紧急召开会议,果断地说:“‘人鱼宝宝’的亲人之所以选择我们医院,是对我们的信任。医生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保护生命。残缺的、生存希望渺茫的患儿尤其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爱心去尊重、呵护他的生命。”
  这天晚上,熊亮在日记中伤感地写道:“不晓得当宝宝知道现在这种议论他会不会也难过?可我知道,在困难中,在绝境中,宝宝需要鼓励,我们也需要鼓励,更需要一种信念的支撑!多么希望大家能对我们的辛苦多理解一些。”
  12月11日午夜,值夜班的熊亮来到隔离室,只见宝宝呈现昏迷状态,心率波动在98~104次/分。看着辐射台上安静的宝宝没有了以往经典的动作:轻轻的咬着下嘴唇、小手也不再晃动……熊亮胸中梗得慌!为了使半卧位的宝宝感到更舒适,她弄了两个小水枕轻轻垫高宝宝的双手,就像大人躺在有扶手的椅子上,“崽崽,你喜欢这样睡吗?”熊亮在心里轻轻地问。
  12日,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宝宝腹部的伤口开始渗血,穿刺点也难以止血。卢秀兰医师开始整日整夜地守护在宝宝身边,随时调整治疗。
  14日,宝宝除了瘘口旁还有少量渗血外,其他部位已经不再出血了。熊亮把那两个已经瘪了的彩气球重新充满气,挂在宝宝的暖箱旁,希望这承载着全体医护人员希望和祝福的气球,一直陪着宝宝勇敢地走下去……
  “人鱼宝宝”的治疗越来越艰辛,但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以坚强的爱继续着这场悲悯的生命拯救!
  
  天堂里的宝宝在哭泣:“请保护好环境让我的悲剧不再发生啊!”
  
  17日晚7点25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人鱼宝宝”心跳突然急速减慢,值班医师徐泳华、刘潇等急忙轮番给宝宝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同时给予强心及止血用药。7点43分,在没有肾脏的情况下,创造了38天生命奇迹的“人鱼宝宝”终于停止了心跳。可徐医师说什么也无法承认这个事实,他固执地继续为宝宝抢救。8点15分,徐医师不得不相信宝宝确实离去了,于是,他放弃救治,呆呆地坐在一旁……
  护士朱丽凤开始小心翼翼地为宝宝拔掉身上的各种管子和针头,细心地用鱼肝油擦掉宝宝身上胶布的痕迹;为宝宝清洗瘘口,并重新贴上干净的敷料;又用温热的毛巾轻柔地为宝宝擦拭着他那渐渐变冷的娇弱的身体,泪水无声地落在宝宝的身上……护士崔梦宜拿来一套她刚跑出医院买的崭新的婴儿服,护士喻小芳眼含泪水为宝宝换上。然后,朱丽凤拿出自己的化妆盒为宝宝化妆。隔离室出奇的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长久地停留在宝宝那重新焕发出光彩的可爱的小脸蛋上,不忍挪开。终于,满脸泪痕的朱丽凤抱着宝宝向ICU门口走去……
  “人鱼宝宝”在人世间短暂的38天时间里,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与爱;太多的悲悯与期盼后安静地去了天堂。然而,伴随宝宝的离去,围绕着他的争执和质疑却没有停止。
  市民刘小姐认为“医院没有让宝宝安乐死,太残酷了!”一位网民18日在“红网”上发贴表示:“本人严重质疑‘人鱼儿’死于医疗试验!”
  而更多的市民和专家则对医院的救治表示理解。网友“花木”说:“如果今天放弃了这个患儿,以后有多少同样的患儿会失去生存的机会?”长沙理工大学社会学专家成松柳教授表示:“‘人命之重,贵于千金’!救人性命,即便是病入膏肓的患者的性命也是大夫的天职,更是人性。因此,安静让其离开是不能接受的。”中南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李建华教授说:“这是一场善与善之间的争论,是会纠缠不清的,人的生命本应该抢救,如果抢救具有医学上的价值,则更应该加以抢救。”
  在喧嚣的争论中,有人开始呼唤:“宝宝的家人,你们在哪儿?难道你们不想见宝宝最后一面吗?”长沙的两家媒体也开始寻找“人鱼宝宝”的家人。然而,宝宝的父母始终没有出现。
  不过,我相信宝宝的亲人不会再出现了,因为我理解他们内心深处那今生今世也许都难以泯灭的痛苦!
  记者手上有一份湖南省人口计生委统计的数据:“根据我省41所医疗单位对住院分娩孕满28周到产后7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的结果推测,我省每小时有1名缺陷儿降临,一年出生8000多名缺陷儿。而新生儿缺陷主要因遗传及环境污染两大因素造成。经检查:“人鱼宝宝”染色体正常,考虑环境污染所致残缺的可能性更大!”
  站在ICU病房沉寂的走廊里,我仿佛听到天堂里的宝宝在哀声哭泣:“叔叔、阿姨,请你们保护好环境,别让我的悲剧再次发生啊!”
  编辑/何炜
其他文献
7月1日,正在北京住院等待手术的王先生,在家人求亲告友的努力下,终于从江苏买到了人血白蛋白。   这也意味着他可以放心地做手术而不必担心术后腹水了。  “太难买了,北京的药店都跑遍了,还通过关系找了其他医院,都说缺货。”王先生的家人说。  目前,在全国绝大部分医院中,癌症术后、烧伤病人等患者的“救命药”——人血白蛋白全线缺货。别说规格低一些的医院,就连三甲医院的存药也极度紧张,都是控制着给必须注射
期刊
内地    卫生部发言人:我国进入流感流行的高峰期  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在2007年1月10日的发布会上表示,2006年~2007年度全国流感的总体活动水平要低于2005年~2006年度同期水平,但从2006年12月份以来,我国南、北方流感样病例占内科门诊比例的水平均有明显上升。    国家药监局:2007年所有药品要开始再注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2007年对中国所有的药品开始再注册,没
期刊
维权的尴尬    重庆一位农民,为给妻子打医疗官司,8年来,熟读78本医书和20多本法律书籍,记笔记近十万字。他还自己写出一份“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最终,他打赢了官司。  品读这样的新闻,不由得惊叹于这位农民对妻子的深沉大爱,感叹于他的执著。但是,从这样的新闻中让人更多地品读出了民生之艰,维权之苦。  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付出惨痛的时间代价、金钱代价和生命代价,就必须遭受前所未有的精神煎熬
期刊
慧眼识别“高科技”    面对形形色色的医疗广告,病人和家属往往宁可信其有,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奇迹的出现,特别是这些“医疗广告”中所标榜的“高科技”,更使人如同雾里看花。为避免广大读者花钱买“忽悠”,提高识别虚假广告能力,特收集一些很有“忽悠”效果的非法医疗广告,并请相关专家作了分析和点评。    “数字化”难圆整容梦想  广告语:“三分钟割双眼皮”,“不开刀变脸”,“韩国名医生打造美女”,“数
期刊
根据研究,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也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食疗与免疫关系很密切。现代人饮食营养越来越讲究搭配,最佳的方法是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食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的食物有:    ◆海洋食品    海参:全世界有1100多种海参,我国海域有100多种,可供食用的约占一半以上。海参既是美味食物,又是滋补良药,在明代以后被收载入补益药类。海参性味甘温,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的功效
期刊
山上野果不宜食用 采摘应谨慎    2007年9月27日《北京日报》报道,9岁的农家女孩婷婷(化名)与几个小伙伴在山上放牧。在一道土坎边,婷婷发现一棵小树上挂满了红色果实,就上前去摘下来吃,其他小孩担心果实有毒,没敢去摘,还劝说婷婷不要乱吃,小心中毒。中午回家之后,婷婷开始不停地呕吐,母亲多次询问,婷婷才说自己在山上吃了野果,但不知道野果的名称。随后,婷婷开始说胡话,家人喂了些酸汤,婷婷就“睡着”
期刊
新闻背景:满载着3800名乘客和1300名船员的美国皇家加勒比海国际游轮公司的“海洋自由号”游轮从迈阿密港刚出发不久,一名游客就又拉又吐。随后,腹泻在游轮上悄然流行,338名乘客和46名船员陆续出现同样症状。不久,相同的病症又袭击了美国另一艘游轮“嘉年华自由号”,530多名乘客和140名船员遭受疾病的折磨。经过检验,致病微生物——诺瓦克病毒被找到了。对此,人们或许会不屑一顾:发生在美国的疾病能奈我
期刊
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有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当然,男宠也不止一个,例如汉武帝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史称拥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男宠就有五个之多。   这些汉朝皇帝的同性恋,准确地说,应该是“双性恋”,因为他们一方面妻妾如云,迷于女色,另一方面又湎于男宠。他们和
期刊
病榻呓语    忽然一觉醒来,窗外还是沉黑的,只有一盏高悬的路灯,在远处爆发着无数刺眼的光线!  我的飞扬的心灵,又落进了痛楚的躯壳。  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几句话:  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时我感觉到了躯壳给人类的痛苦。而且人类也有精神上的痛苦!大之如国忧家难,生离死别……小之如伤春悲秋……  宇宙内的万物,都是无情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往秋来,花开花落,都是遵循着大自然
期刊
近年来人工流产日益增多,特别是经常的妊娠或人工流产大多得不到应有的、细心的照料,更容易引起子宫内膜感染,危害子宫的安全。目前高龄妊娠也在不断增多,加上一些高龄初孕妇不注意孕前保健,不按要求进行产前检查,导致难产和剖腹产,对子宫的伤害也不小。此外,近些年性传播疾病泛滥,使得子宫炎症有增无减,如宫颈糜烂、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另外,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子宫病理变化,如月经不调、子宫功能出血、子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