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导”的作用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学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改革就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提供的教学环境,更好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翠鸟》这一课时,将现代教育思想——建构主义作为贯穿整课的一条主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出现并辐射全课,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从而更好的帮助教师发挥“导” 的作用。
  一、导的有“层次”,体现学科特点
  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的训练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进行引导训练。我在教学《翠鸟》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方面下了功夫。
  1、感受其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学生表象。
  翠鸟这种鸟在我们这个小农村是没见过的,我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功能,调动学生视听感觉器官的积极活动,帮助学生丰富表象,使产生联想,唤起语言的形象再现感。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生动再现了翠鸟的的外形、叫声、动作的特点,帮助学生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从整体上更好感知把握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为课文内容深化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做好了铺垫。
  2、体味其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其核心就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这篇课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我在丰富学生表象的基础上,还安排了情感配乐配图诵读这个环节。使学生的情感也深深的调动起来,再配以动听的乐曲,他们心中那种对翠鸟的喜爱与作者的心境产生了共鸣。所有问题都随着孩子们的动情迎刃而解了。
  3、领会其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启发想象。
  理即作品中深蕴在形象、情怀之下的能呈现生活本质的规律。在本课主要是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写作方法,也就是写作能力的提高。在这部分我在丰富表象、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协作学习方式,自主、自悟,得到结论,从而使学生“形”“情”“理”三者有机统一。
  二、导的有“方向”,注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是教师教学中“导”的方向,而这方向始于积极思维,始于动手实践。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运用“教—扶—放”的传统教学思路,但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予它新的含义,做到教中有扶,扶中有放,放中有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结合作用。在“扶”这部分,我安排了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借助课件提供的视频图片和“自学提示”,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学习,开拓学生思维,进行协作学习,通过会话使每个学生的智慧为整个学习小组所共享,达到对所学内容,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意义建构。在“放”这部分进行了提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学习方法后,首先采取自学方式学习,然后将自学的成果,与小组成员共享,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与时间,通过协作会话较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三、 “导”的有重点,注重写作能力的提高
  本课的重点就是要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我在本课中解决重点的办法是采用感情朗读,配乐朗读的方式,了解翠鸟的美丽可爱,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进行练笔。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在整堂课的最后环节,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活动。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要运用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来练习说话,要能准备抓住这一动物的特点,运用各种方法把它们的特点说清楚,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提供的教学环境下,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导”的“层次性”,“导”的“方向性”,“导”的“重点性”——“三性”方面下了功夫,更好发挥了教师“导”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他们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把个人意识及利益放在首位,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二、表现与危害  初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已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障碍。它的危害性主要表现有:
期刊
真正的个性写作,意味着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刻骨铭心的,至少是有所感悟有所体味的独特的体验。教会学生品读经典名篇,放眼自然,体察生活,用作文的思想去体验生活,用生活的思想去构思作文,让学生写出文质优美、感情至深的文章。这不但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学生作文获胜的法宝。如何让学生在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呢?  一、品读经典名篇,体验真情实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读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或片段。朱自清
期刊
新教材选用了大量优美的诗词,这些诗词包含着动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香的意境。加强诗词教育,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语文诗词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涵泳吟诵,聆听音乐美   朱熹认为:“诗是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刘勰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直至今日,涵泳吟诵一直都是语文
期刊
教学亲和力,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这种力量,能极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亲近祥和的课堂氛围。怎样让语文教学更具亲和力呢?  一、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是亲和力产生的前提   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的人格,欣赏他们的幼稚,宽容他们的错误,倾听他们的意见,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富含人情味的教师角色,是
期刊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自2004年开始,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题大都设置了“名著阅读”检测题 ,那么中考名著阅读考查什么内容呢?现就2006-2009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进行分析。先请看下面四道中考“名著阅读”题:  (一)2006年广东省:请根据作品补充故事情节。(3分)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_
期刊
话题作文近几年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象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
期刊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要让学生建立活化的语文基础  活化的语文基础是指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习得的语文知识是活性知识,是经过学生认知结构应用过的语言知识。这种知识是具有综合性的,即知识性与思想性、科学性与适用性有机结合,这种活性的语文基础是在听、说、读、写、思等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的,是学生进行思维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发展基
期刊
如何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共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控制和调节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味地滔滔不绝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精心设计导语和授课内容,把授课目标设计成一个个层次适度的问题,留给学生以思考余地,然后讨论、回答,在解惑中结束课堂
期刊
很多语文老师对批改作文时写作文评语环节颇伤脑筋,往往轻率为之,或套话连篇,过于空洞;或严肃呆板,索然无味;或千篇一律,小异大同,致使教育的评价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其实,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延续,同时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他对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完善学生人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何才能写好作文评语呢?我有几点不成熟的
期刊
语言大师吕淑湘曾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怎样学,不是把现成的东西教给学生,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作为一线教师,我在教学中做了积极的探索,有以下体会。   一、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充分走近作者   文言文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文言文的主题又跟写作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很多文言文要么托物言志,要么写景抒情,如果离开对作者的了解,直入文本,很难理解文本的主题。同时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有较强的兴趣,在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