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共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控制和调节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味地滔滔不绝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精心设计导语和授课内容,把授课目标设计成一个个层次适度的问题,留给学生以思考余地,然后讨论、回答,在解惑中结束课堂教学。
  二、把电教引入课堂
  由于课文课自身的特点,它要求教师不能泛泛而谈,空洞的讲解,要注重授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我们要变空洞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辅助手段也进入了课文教学。教辅手段能以其直观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引起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我自觉地把电教手段引入课堂,变教师的“一枝粉笔一张嘴”为适时的形象演示。老师课堂上不再口干舌燥,学生不再无精打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培养自觉能力
  我们常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从根本上阐明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树立这样一个概念: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而且是学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除了在课堂中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以增强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学自读,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是相信学生,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方法。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这样做。
  四、把课堂教学引向民主化
  美国教育界权威人士主张师生应建立一种信任感,形成融洽的关系,应当使教学处于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这样才能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发扬民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扬民主的关键在于教师。
  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以自身的行为和语言影响学生,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课堂上应注意自己的情绪,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让学生敢于发言,勇于发言。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气氛,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当学生在行为或认识上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教育,要宽容学生。因为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能动辄就对学生进行斥责,讽刺,挖苦。事实证明,对学生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再者,热爱学生,宽容学生不仅是教师的美德,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热爱学生宽容学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爱,容易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意中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善待别人,宽容别人,使学生的思想向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都应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民主化。而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就要启发学生思维。
  五、把针对性引入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创设不同的习题和教学情景,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有兴趣参与,让所有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提问问题时,较容易的问题让中等以下的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让程度好的同学回答。在检查学生作业时,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要做到适当的评估,并加以鼓励。
  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决不是轻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不能忽视的。若没有教师的“导”,学生的“学”就是盲目的,无效的。我们常说“有的放矢”,试想,没有靶子,再好的箭也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责任就是把靶子不断变换位置,以锻炼放箭的人,使他掌握放箭的本领。
其他文献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期刊
所谓课前三分钟,就是在每节语文课正式上课前的三分钟时间,由一位同学作一次简短的演讲,内容由自己选择,可以评价一本自己最喜爱读的书、文章或名人名言,可以讲述小故事等等。经过四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课前三分钟演讲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处。   在我刚接手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时,我就发现我们班的学生普遍比较胆小,他们大多数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声音是小得可怜。要怎么样去提高学生的胆量呢?要怎么
期刊
著名作家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擅长。的确,准确的比喻是增添文章文采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易,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下面我以中考满分作文为例,庶谈比喻的艺术功效。   一、比喻绘景,景物多姿多彩  老舍先生说过:“描写时,不能不设喻。”运用比喻绘景可把抽象的景物形象化,把简单的景物具体化,让那些美妙的景象生动可感,妙不可言。如中考满分作文《走进神奇的地下魔宫》中:“黄龙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他们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把个人意识及利益放在首位,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二、表现与危害  初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已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障碍。它的危害性主要表现有:
期刊
真正的个性写作,意味着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刻骨铭心的,至少是有所感悟有所体味的独特的体验。教会学生品读经典名篇,放眼自然,体察生活,用作文的思想去体验生活,用生活的思想去构思作文,让学生写出文质优美、感情至深的文章。这不但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学生作文获胜的法宝。如何让学生在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呢?  一、品读经典名篇,体验真情实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读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或片段。朱自清
期刊
新教材选用了大量优美的诗词,这些诗词包含着动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香的意境。加强诗词教育,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语文诗词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涵泳吟诵,聆听音乐美   朱熹认为:“诗是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刘勰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直至今日,涵泳吟诵一直都是语文
期刊
教学亲和力,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这种力量,能极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亲近祥和的课堂氛围。怎样让语文教学更具亲和力呢?  一、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是亲和力产生的前提   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的人格,欣赏他们的幼稚,宽容他们的错误,倾听他们的意见,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富含人情味的教师角色,是
期刊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自2004年开始,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题大都设置了“名著阅读”检测题 ,那么中考名著阅读考查什么内容呢?现就2006-2009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进行分析。先请看下面四道中考“名著阅读”题:  (一)2006年广东省:请根据作品补充故事情节。(3分)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_
期刊
话题作文近几年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象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
期刊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要让学生建立活化的语文基础  活化的语文基础是指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习得的语文知识是活性知识,是经过学生认知结构应用过的语言知识。这种知识是具有综合性的,即知识性与思想性、科学性与适用性有机结合,这种活性的语文基础是在听、说、读、写、思等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的,是学生进行思维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发展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