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日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教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作为拥有“老资格”、“教学经验丰富”等美誉的《基础日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根据班级学情(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传递能力、消化吸收能力),以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教材、教具、教辅等,合理设置编排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多角度、多层次地无限激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媒互动、评价互动,全面提高学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基础日语》;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63-02
  教育部新一届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于2013年10月成立,将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专业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日语专业人才”作为日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授课方式,以“中日互译”为主的练习模式,显然不利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减弱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和热情,不能较好地实现“中国大学日语专业国家标准”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以学生的外语能力培养为核心,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点,构建多主体、多层面、多形式的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媒互动、评价互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提升日语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迫在眉睫。
  一、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目前,对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基于英语课堂教学,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研究较少。何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传递能力、消化吸收能力),以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教材、教具、教辅等,合理设置编排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多角度、多层次的无限激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媒互动、评价互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词汇、语法讲解,主要以“教师讲,学生记”为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够,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不高。
  2.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仍然以传统的翻译练习为主,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不利于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3.评价模式虽以“442”的教师综合评价为主,但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分值所占比列较低,缺少多维评价模式的构建。
  三、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基础日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
  1.学情分析。所谓学情分析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首先应对本班学生的来源、高考外语成绩、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点(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特别是对本专业的选择理由,需一一进行了解和分析。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编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2.根据学情设置合理的问题,营造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热点话题,使学生有充足的内容和教师展开互动。(2)选择学生知晓的图片、声视频资料,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开展。以《新编日语》第一册第7课中格助词「で」表示范围的讲解和第11课中「~は~より」「~より~のほうが~です」「~と~と(では)どちらが~ですか」句型講解为例,可以充分利用班级资源展开,设置以下问题:①班里哪位同学最高、哪位同学最漂亮等;②哪位教师最严格、哪位教师的课最有意思等;③英语和日语,更喜欢哪门课;④春、夏、秋、冬四季最喜欢哪一季、理由是什么等。以上问题每位学生几乎都能回答,因此能积极参与到答题环节。同时,部分题目是学生和教师都感兴趣的话题,能较好地推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的展开,使学生能充分地参与课堂讨论,锻炼日语口语表达,有助于提高日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3.根据学生的喜好,组织小组活动环节。根据学生的喜好,以寝室或小组等形式,进行小组活动环节。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小组任务,通过发表、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环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现生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新编日语》第一册第9课《家族のデジカメ写真》为例。通过课文的讲解,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仿会话文,两人一组以PPT为辅,对初、高中时的班级集体活动照等进行介绍。通过发表,有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进生生间的互动。
  4.利用精品课程网站的互动平台,进行部分作业布置和答疑,实现“师生、生生、人媒”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活动,使学生走出班级,和兄弟班学生进行交流和竞争,听取其他教师的点评,扩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范围,并通过日语角等活动,打破专业、年级的限定,跨专业、跨年段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6.以“442”综合评价体系为基础,融入“64”师生共评评价模式。“442”综合评价体系是笔者所在学院目前对《基础日语》课程采取的评价模式,即平时成绩占40%,自主学习占20%,期末成绩占40%。笔者将各部分成绩比例进行细化,并在小组作业成绩中加入学生的评价分值,其中教师评价占60%,学生评价占40%,这样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取得的成果
  以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充分运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生生、人媒间的互动环节,学生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不断加强,学生也由原来的“认真记”发展为“认真归纳整理”,由原来的“认真听”发展为“积极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2015—2016年,我校学生在日语专业四级考试中成绩优异,两年平均超过国家过级率20%,大大超出了国家平均通过率。
  五、结语
  将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入基础日语课堂是基础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提高基础日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多主体、多层面、多形式的互动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授受互动”、“受受互动”的良好循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婧.新型大学英语3D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5.
  [2]晏莉.高校英语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14.
  [3]郝可欣.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4]杨流琴.基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英语教学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5]张波,徐英东.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日语课堂上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是人才培養的载体,在高职院校办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如何造就一支业务精湛、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173-02  所谓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实践教学表现出很多问题,本文通过结合食品相关专业基础课程《食品加工技术》的教学实践,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转型发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167-03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压力更是刻不容
摘要:有偿补课危害很大,但教育部六项禁令治理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其未能合理解决有偿补课根源问题。就六项禁令能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教育公平提出疑问,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开设公益补课平台;综合治理,改革应试教育。  关键词:有偿补课;教育公平;学业负担;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01-02  一、教育部六项禁令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快速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趋势。本文以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大学为例,阐述其合作办学背景、发展过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特色,总结合作办学的成效和经验,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郑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发展设想。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  中
摘要:基于目前高校90后大学生主体现状,在倡导大学生生命教育环节大力推进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知情意行四维度教育,不仅有效提升大学生生命质量,同时极大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和暴力倾向,整体提升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四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32-03  一、国内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现状与问题  成长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增强,但其责任意识出现了弱化趋势。本文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平台,进一步探索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045-02  一、责任意识概述  责任意识是指人需要知道并努力完成与自己角色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大学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提出以项目驱动的实践环节为主导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对教、学、考机制的完善和改革以达到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理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为打造湖南高职院校农业示范特色专业群,实现农业现代化之路,本文重点阐述了湖南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开设情况、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的构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构建改进措施,实现了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教学资源集成共享,为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构建提供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业特色;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摘要:微博在日常生活中已将其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微博是网络文化发展的产物,在这个平台上不局限于文化类型,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发挥着不同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微博文化传播,会发现微博作为新媒体工具已具有不可忽视的主导性,并在这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当今的大学生,是使用微博的主要群体。本文以微博为例,对传播学视阈下新媒体工具的德育教化功能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新媒体;微博;传播
摘要:文章以基于DMC5480控制的XY工作台为例,着重对课程分析、案例设置、案例实施中需注意事项及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等四个环节进行阐述,以说明案例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中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DMC5480;XY工作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92-02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