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知识和实验是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因此,学好化学对高中学生来说有着双重作用。然而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化学成绩往往有着非常大的起伏,究其原因主要是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谈几点体会。
  一、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化学的心理准备不足。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高一新生是在一个极度放松的暑假后,极度兴奋地进入新环境中,学习精力自然比过去降了一个大台阶。
  第二,学习方法不合理。高一新生学习化学大都还停留在初中学习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印象中,学习方法还是以记忆为主,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
  第三,知识储备不够。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于溶液溶解度计算等,由于初中课程对这些知识的难度要求大大降低,学生只了解大概,没有把知识归纳、升华。
  第四,实验能力不足。初中各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学校只是为了中考实验考试,应付性地上了几节实验课,导致高一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极不平均,且总体水平较低。
  2.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教师拘泥于旧教材的教学思维。部分教教师会被旧教材的知识结构束缚,主观上认为旧教材的知识体系更合理,从而使他们跟不上我国新课改的步伐,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知识讲解,而轻师生交流、互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授业、解惑”,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传道”的巨大作用。古语言:“信其师,行其道。”这也是一些教师在给新生授课时虽然讲解很到位,但效果却很是一般的原因。
  第三,教师过度相信学生的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自觉性。部分教师了解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是学生的中考化学成绩。很多省市的中考既是学生的升学考试,也是学业水平测试,所以中考化学试卷的难度不高,具有全而不深的特点。单单从分数是不能看出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的。
  第四,轻视实验教学对于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一些教师对学生实验要求不规范,不注重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和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习惯了用识记的方法背实验,导致学生不仅实验能力没有提高,而且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大为下降。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做到师生关系无缝衔接
  教学中应多创造机会,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可以安排化学展望对话、我是未来化学家、我心中的优秀化学老师等专题讨论课,让师生敞开心扉,直率表达出自己心底的愿望、要求。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使教师更能准确、客观、及时、有效地对学生提供帮助,尽快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做到初高中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无缝衔接
  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中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高中课堂呈现出容量大、进度快、分析性强等特点。教师应认真比较初高中化学知识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寻找初中重点知识,并联系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给学生做一个集知识回顾、链接、展望于一体的专题讲座。同时介绍一些好的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比如积极主动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做到有的放矢;利用各种线索,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构建知识体系;建立错题集,总结解题技巧;等等。
  3.做到初高中教学方法无缝衔接
  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应注意巧设台阶、多设台阶、层层递进、逐步推进、由慢变快地推进教学。利用旧知识,挖掘新知识,这样既能使以前初中化学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重拾信心,也能使一些优秀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全面、更严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把初中的氧化反应概念与其进行对比,让学生领悟到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升华。
  4.做到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无缝衔接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对初、高中冷凝管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认识从初中到高中实验仪器的结构复杂化、科学化的改变,体会对比初、高中化学实验仪器的外形美、实验步骤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了解初、高中实验操作与生活操作的联系。
  总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切实发现并解决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既是当前课改的主要任务和职责,也是适应新课改现实的需要。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湖北省松滋市委、市政府自2004年以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东西南北中”城镇化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也进入了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上的变化,也影响着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影响着他们的情绪。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
北京建设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原建设电子)是1992年创立的一家专门从事城市GIS应用系统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十多年来,公司在服务全国建设行业信息化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业绩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也是他的完整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属性,也是他进行哲学探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马克思明确唯物主义与共产主义具有天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6月14日表示.近期部分媒体报道的“90平方米的套型建筑面积大约相当于100到105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说法不正确。
我们通常把以问题为核心,整个课堂教学都围绕问题而展开的方法称之为“问题教学法”。具体来说,问题教学法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活动载体,通过研讨、协商等手段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的目的。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帮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改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政府下发的《关于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招标人对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建设
城市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电学的应用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进入21世纪,电子专业教育的改革必须重新探讨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数字电路部分的教学看似简单,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对于发展学生思维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着眼整体构架,注重适时引导,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 构建民主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情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民
随着高效课堂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形象、高效、多样化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它既适应了高效课堂背景下“效益的最优化”要求,又使历史教师摆脱了“上课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被动局面。所以许多教师形成了所谓“无课件不公开”的理念,似乎没有多媒体,课堂教学就无法开展,素质教育就无法推行。事实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确有诸多好处,但不可否认这里面存在着以下几方面认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