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engm9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通常把以问题为核心,整个课堂教学都围绕问题而展开的方法称之为“问题教学法”。具体来说,问题教学法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活动载体,通过研讨、协商等手段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帮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改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极好诱发因素,如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既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那么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问题进行积极探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慧火花。(2)有利于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启发者及探究的合作者,同时,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教师能够很好地掌控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学生的学习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适时地点拨和启发学生、成功地引导学生上,其作用的价值会随着问题的价值增大而越发凸显。(3)使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探究性。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具体的问题,这不仅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加统一和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探究性,而且可以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完美结合,促进以学定教,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步骤一般为:设置问题情境——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获得结论。以下是我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一个实例。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单个受精卵细胞是怎么发育成多细胞的个体的?”从而顺利导出教学主题——“细胞有丝分裂”。在“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的教学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探讨。问题①: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子代细胞从亲代细胞那里所获得的最重要物质是什么?这些物质以什么样的形式在细胞中存在?学生得出遗传物质为DNA,存在形式为染色体。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②:亲代细胞是怎么把相同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细胞的?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答案:亲代细胞首先把自身的染色体复制为连在同一着丝点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然后将已复制好的染色体于子代细胞中平均分配。这一问题的解决引出了问题③:平均分配的过程是怎样完成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既激发了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也保证了教学的有序和高效。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着丝点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分别向各自的子代细胞分配。紧接着,提出问题④:亲代细胞有很多染色体,那么,亲代细胞是怎么保证平均分配的过程是准确无误的?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很快就能通过探讨获得答案:亲代细胞把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于细胞中央排列,再让姐妹染色单体从着丝点分开向两极移动。问题⑤:亲代细胞为了确保染色体在向子代细胞分配的过程中不至于受到损坏,该怎么做?染色体在子代细胞中以何种形式存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得出答案:高度螺旋化染色质细丝为染色体;染色体回复为细丝状态的染色质。教学进行到这里,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已经基本明确。总结性的问题⑥⑦也就应运而生了。问题⑥:请同学们按先后顺序排列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经过自主思考和相互交流,学生展示出答案:亲代细胞DNA复制——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染色体于着丝点排列——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子代细胞中平均分配染色体——解开螺旋成细丝状态的染色质。问题⑦:根据上述过程,你认为可以把细胞分裂人为地划分为几个时期?这样的问题学生稍加思考即可得出答案:五个时期。经过上述一系列问题,教学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开始进行拓展与延伸并引出问题⑧: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存在哪些区别?如何理解这些区别?问题⑨:如何用时间和数量曲线来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的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问题⑩: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结构都有哪些?相对于前面的基础性问题,这三个问题深很多,但在对细胞分裂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再辅以我的指导,绝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这一课主要是教师采用教材、图片等媒介来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整个教学过程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课后学生也是对教学内容不知所云。采用问题教学法来进行本课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引导他们对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进行探讨,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也使得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责任编辑黄春香)
其他文献
中国开拓的是一条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人们往往称其为城镇化并力图使之与西方城市化相区别,这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目标追求和自身定位。公共服务不均衡是中国城市化进
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央关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粮食主产区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围绕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特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动因、推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然而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缺少参与、被动参与和部分参与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扭转这种状况教师应教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的条件,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思
通过对学生分组,采用不同课程模式教学后对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使用《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进行等级评定,对等级评定结果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处理,结论为选项课
鲁迅的责任感是他情感体系中的一种根本情绪。这种责任感表现在家庭、社会、教育、创作等几个方面。同时,责任感的产生也是伴随时间积累而不断萌发和深化的,求学生活的影响、
湖北省松滋市委、市政府自2004年以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东西南北中”城镇化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也进入了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上的变化,也影响着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影响着他们的情绪。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
北京建设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原建设电子)是1992年创立的一家专门从事城市GIS应用系统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十多年来,公司在服务全国建设行业信息化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业绩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也是他的完整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属性,也是他进行哲学探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马克思明确唯物主义与共产主义具有天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6月14日表示.近期部分媒体报道的“90平方米的套型建筑面积大约相当于100到105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说法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