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国史学术年会征文启事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当代中国研究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拟于2019年9月中下旬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第十九届国史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新中国70年成就和经验。征文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力求体现出时代性和创新性。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河北、山东等地的大量移民自发性移入了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安置了移入内蒙古的自发性移民。通过自发性移民的安置和救济工作,使他们渡过了难关,对恢复生产和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支援了自发性移民原籍地区的救灾等工作,增强了地区间与民族间的团结。
1958年北京市各领域的“大跃进”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城镇人口膨胀,引起市场供应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1959年北京市通过处理私招人员、整顿劳动组织等措施初步精简了城镇人口。这次精简城镇人口工作曾一度取得明显成效,为20世纪60年代初大规模精简城镇人口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发展亟须解决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民众文化知识匮乏等问题。通过在农村开展识字扫盲工作,农民群众初步掌握了文化知识,纠正了对农业生产的认识,改变了农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式,推动了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农民识字人数的增加、农民知识群体的建立推动了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防汛动员工作中存在的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生产和防汛工作矛盾突出、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思想蔓延等困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积极应对,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构建了自上而下的防汛指挥体系,开展防汛宣传、时事教育与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提高工资标准与实施物质奖励。这些措施增强了群众的防汛意识,有效缓解了防汛与生产工作的矛盾,提高了防汛工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工程技术的革新与推广,丰富了防汛工地的文娱生活,稳定了农民的生产情绪,安定了社会秩序,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总体而言,这一时期
纺织援非是中国对非洲经济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中国援建加纳一座纺织厂,开启了中国纺织援非的历史进程,20世纪60~70年代是中国纺织援非的高潮阶段,80~90年代是技术合作、合资经营阶段。21世纪以来,中国纺织援非企业虽因非洲受援国政局动荡、进口二手服装泛滥、本土管理技术人才不足等因素陷入困境,但其作用有目共睹:中国纺织援非项目帮助非洲国家利用本国资源推进工业化;对中国经济援助非洲等有借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施惠受援国和互利双赢的援助目标。
2018年6月7~8日,以“陈云研究与改革开放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二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陈云纪念馆、福建龙岩学院联合主办,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70多位入选论文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作者以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旨,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现将大会开幕词和学术总结刊出,以飨读者。
中国,通过近70年工业化的艰苦努力,以前30年的筚路蓝缕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在一个充满风险、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界体系中,使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古国完成了工业化的基本建设,完成了一个后发大国工业化的艰难使命。前30年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使得中国可以实现自保并独立于外来政治、经济压力,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只有具备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支撑起复杂的工业品生产能力,才能积累复杂的技术和生产经验,才能将相对众多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使得工业产业的升级具备内生性的动力
支援人民公社投资是国家安排用于扶持穷社穷队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变面貌的专项投资。这笔资金自1959年开始设立,一直持续到1979年,共计125亿元。中共中央关于帮助穷社穷队发展生产的战略考虑是:贫富拉平的平均主义倾向违反按劳分配原则;公社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要允许差别存在;消除贫富差别的正确做法是国家投资帮助穷队向富队看齐;穷队要有志气,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援助为辅,改变贫穷面貌。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历史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代中国史作为连接中国历史和未来的重要环节,在总结历史经验、探寻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提供历史镜鉴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一要突出主流,充分阐释当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二要把握本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开创;三要以史为鉴,认真汲取当代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四要着眼未来,奋力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