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k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初中教育日益受到了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将研究激趣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关键字】激趣法教学 初中数学 运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68-01
  引言
  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师要将学习变成有趣的事,让学生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改造。中学数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但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完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这个特点,将知识点紧密联系生活,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能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1.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突出普及型、发展性和基础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初中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效的安排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知识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而加强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和解题思路的培养。因此,采用激趣法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因材施教,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中数学激趣法教学的具体应用
  2.1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导入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思维随教师的引导展开。初中学生刚接触数学教材一般都会感觉新奇、有趣,因此会下决定要好好学习,但在接受知识后,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方法就很难理解,因此产生了困惑。数学教师要在知识讲解前研究课本、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找到好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对数学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适当介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故事,通过故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乘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展示一段视频,“有一位国王沉迷上国际象棋,他就让士兵把发明象棋的人请到王宫,并让发明者自己说想要什么奖赏,都能够满足他。发明者对国王说, ‘请您就按照象棋给我奖励吧,第1格1粒米,第2格2粒,第3格4粒,第4格8粒,依次16粒、32粒、64粒…’国王不解,反对说,这点米算什么,我要给你更大的奖赏。但发明者却只要这些。”视频结束后,在屏幕上显示一段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发明者的要求国王能实现吗?通过情境导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接下来老师让学生自己对视频中的问题进行计算,发挥学生初步理解力,从而对接下来知识讲解加深印象。
  2.2关注生活情景,在实践中获得兴趣
  数学是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初中数学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情景中,獲得解题灵感,从而在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初中数学“解答未知数”是学生难以掌握的类型,教师往往采用多种方法,且花费很多精力,仍有学生不能够掌握解题方法。采用激趣法教学,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情景中,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例如,数学题目“鸡兔同笼,一共有35个头,94只脚,请问鸡和兔分别有多少只?”,学生刚接触到这类题目时会很感兴趣,但当需要学生解答时,很多学生都感觉到无能为力,不知道从什么方向着手。因此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对这个题目的理解画在纸上,以减少学生对解题的困惑。接下来,教师将大多数学生理解的图画在黑板上,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鸡有2只腿,兔子4只腿,假如兔子也只有两只腿,那应该有多少只脚?”,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出了70只腿。最后,教师进一步做出假设,“那剩下的腿应该是谁的呢?”通过教师逐步引导,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答案,教师鼓励学生共同思考,剩下的24只腿,都是兔子的另外2只脚,从而得知有12只兔子,23只鸡。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对解题思路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师通过生活情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有利于数学知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2.3激趣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进行学习的,学生具备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学习中获得构建知识的能力[2]。激趣法教学就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知识学习需要学生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教学。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不同,因此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也会有所区别,例如,有的学生比较依赖教师教学,喜欢教师将知识点讲解清楚,而有的学生更喜欢教师点拨,自己探索,因此教师在激趣教学时,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适应能力,因材施教。主动性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学生更好的学习平台,适当引导教学,从而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激趣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解题思路。掌握良好的数学方法,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采用激趣法教学,通过情境导入,改变了课堂严肃的氛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顺利进入教学状态。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兴趣渗透到实践中,让学习变得有趣,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锦娟.加强数学与生活联系,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进程[J].学周刊,2013,85(80):48-49.
  [2]杨元顺,朱大勇.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艺术,2014,37(88):
其他文献
结合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PA2标段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边坡防护施工,介绍预应力锚索施工中加固、试验及一整套施工工艺,并对施工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岩土能量,确保施工安全和
裂缝是地下油气储层中的重要存储和渗透空间,是油、气和水等流体运输转移的通道,因此,裂缝性储层油气开发勘探的关键是对裂缝的精确识别和描述。最初,裂缝的识别是地质专家对三维地震体数据进行手动解释,这种解释方法效率低,难度大,主观因素多,不适合海量地震数据处理;随后,基于方差,三维曲率,相干等地震属性裂缝识别方法被提出,但是属性的选择往往跟具体的工区相关,且单一的属性识别效果有限,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选择
针对河床基岩裸露条件下进行桥梁基础施工,提出“先堰后桩”,即先下围堰,后施工桩基的施工方法,避免在基岩裸露河床上打设水中钻孔平台的困难。围堰既是承台施工的围水结构.又作为
作为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船山,尽管对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他自觉地继承了宋明道学的思想遗产。这种继承的自觉性首先源于他所处的特
预测作为一种主动的阅读策略,能引导学生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其中,阅读前的预测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而阅读中的预测关注思维的敏捷性和深
本文介绍了航模舵机的操控原理和用微处理器MCU控制舵机的方法.通过说明舵机在机器人制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重点阐述了用程序控制舵机的灵活高效、准确可靠性.它不仅实现了
全面采用大揭盖施工模式进行营业线集中成段换枕施工,在我国繁忙营业线200 km/h提速改造施工中还是第一次,这种方法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换枕效率。通过对比3种不同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现已成为美国、日本、欧洲等许多国家地区慢性肾脏病(CKD)和慢性肾衰竭的第一位原发病,也已经
岭特长隧道是我国铁路建设首次实施设计监理的工程项目.结合乌鞘岭特长隧道的特点,介绍该工程设计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及设计监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当前如何实施铁路
目的评价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术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并评估EBUS-TBNA术后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年龄>18岁、胸部CT提示肺门及/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且进行EBUS-TBNA检查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胸部CT肺内有无病灶、纵隔淋巴结分组和大小、EBUS-TBNA穿刺部位、病理结果、不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