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背景浓度估算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vi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京津冀区域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并估算区域传输贡献,对2017~2019年京津冀区域68个国控站点资料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采用TCEQ法估算京津冀区域及细分的次区域内O3背景浓度.结果 表明,京津冀区域O3浓度整体上呈现南高北低态势,地理位置的差异及其距离对于各城市臭氧浓度的均匀性分布影响较大.经最大方差法旋转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将京津冀区域划分为河北省中南部、京津冀北部以及渤海西岸地区等3个稳定的次区域.对3个次区域分别采用TCEQ法估算O3背景浓度,计算得到3个次区域本地生成O3浓度依次为71,60,59μg/m3,区域背景浓度占O3日最大8h浓度的比值依次为34.3%,39.4%,42.2%.京津冀区域O3本地生成占主导,区域传输也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城市发展和水源息息相关,尤其是一些临海城市,更是以水域岸线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心线.我国拥有丰富的水体文化,古人对水源所产生的哲学思想有助于现代社会发展.城市滨水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调节气温、增加城市景观观赏性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运用策略展开分析.
高速公路桥梁形式多样,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混凝土桥梁.据统计,桥梁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会不同程度损坏,出现病害,我国有近四分之一的桥梁因此而成为危桥.本文对常见病害分析成因,并提出维护保养措施.
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可以延缓路面大中修时间,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以某国道养护工程为依托,在对养护路段路面开展技术检测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增粘沥青抗裂磨耗层技术,介绍了增粘沥青抗裂磨耗层工程应用要点.结果表明,增粘沥青抗裂磨耗层能够解决路面存在的抗滑不足问题,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深度一般在5m以上,属于深基坑开挖.高层建筑的基坑设计和施工环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某高层建筑1号楼深基坑工程为例,探讨土钉墙支护方式的设计与施工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预铺反粘防水卷材施工具有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等优势,得到快速推广.本文结合西湖大学建设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实例,分析该防水施工技术及其优势,结合前期调研、工程实践中的发现及过程中的试验,对预铺反粘卷材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总结.
以河北某港口软土地基处理项目为例,针对现场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检测结果,通过室内水泥土配合比试验,确定该港口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问题成因,采用双向搅拌施工工艺和钻机钻头改良等措施,有效解决项目质量缺陷问题.
以某黄土场地建设项目为背景,在分析勘察报告和同类工程项目施工经验基础上,采用素土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为确保施工安全,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桩施工,根据试验数据判定大厚度黄土地基处理采用沉管挤密桩法是有效的.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结合轨迹模拟和特征雷达图的分析结果,对2018年4月14~19日北京出现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依据ρ(PM2.5)和ρ(PM10)及其比值PM2.5/PM10[ρ(PM2.5)/ρ(PM10),下同]的变化情况,此次沙尘过程可分为沙尘期、中间期、回流期和回流后期4个典型时期.沙尘期ρ(PM10)平均值达到(278.5±83.7)μg/m3,明显高于回流期和回流后期,回流后期ρ(PM2.5)平均值达到(135.5±16.9)μg/m3,明显高于回流期和沙尘期.沙尘期逐小时
高职工科专业院校面临学生实践机会少、职业素养差以及创新创业和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通过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完善实践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依据大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贯彻“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大力开展“新工科”教育,推动新技术、新理念与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更新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利用2018年11月21日~2019年2月8日期间的Xact元素仪观测数据,分析了华北农村地区望都站点秋冬季细颗粒物PM2.5中的元素组分特征.结果 表明,采样期间,望都站受到了严重的PM2.5污染,PM2.5的平均浓度为(186.6± 142.0) μg/m3.PM2.5中最主要的元素是S、Cl和K,其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230,8708,1780ng/m3;其次是Al、Si、Ca、Fe和Zn,其平均质量浓度在500~1000ng/m3;剩余元素的平均质量浓度均低于500ng/m3.使用Al作为参比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