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使用米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使用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耶鲁一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14)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21)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两组Y-BOCS、HAMA-14、HAMD-21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8周,研究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显著,能降低Y-BOCS、HAMA-14、HAMD-21评分,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难治性强迫症;米氮平;利培酮
  强迫症是一种异源性疾病,发病率达全球人口总数的2%,强迫症症状及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强迫症具有起病年龄早、病程易迁延等特点,且由于治疗不系统,约20%~40%患者逐渐发展成难治性强迫症。对于难治性强迫症的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以SSRI类抗抑郁药为主,同时联用增效剂或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但以NassA类抗抑郁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研究报道不多。为探讨米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选取本院12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本次研究,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準:(1)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2)入组时耶鲁一布朗强迫量表(Y-BOCS)≥16分;(3)曾用过≥2种不同化学结构的抗强迫药,每种药治疗时间≥12周且无效;(4)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5)排除严重脑、躯体疾病障碍患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6)本研究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伦理学要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米氮平+利培酮)和对照组(米氮平),每组60例。对照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21~48岁,平均(35.8±7.9)岁,病程1~11年,平均(5.8±13)年。研究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0~48岁,平均(36.2±8.1)岁,病程1~10年,平均(5.7±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使用米氮平(荷兰N.V.Organon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031,规格30mg/片)治疗,用量用法:每日1~2次,开始用药30mg/d,根据病情发展可以每周增加15mg用量,最大用量不超过90mg/d。研究组平均剂量为(60.15±30.15)mg/d,对照组平均剂量为(59.75±31.75)mg/d。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使用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20010309)治疗,用量用法:每日1次,刚开始治疗时每次1mg,第二天增加至2mg,并保持该剂量,若能耐受,可增加至每次3mg。平均剂量为(2.01±1.06)mg/d。两组在治疗过程中不合并使用其他抗强迫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
  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对患者进行Y-BOCS量表、HAMA-14量表、HAMD-21量表评分。
  1.3评价指标
  Y-BOCS量表对患者强迫思想、强迫行为两方面进行评价,两个方面各5项,每项评分0~4分,共40分,得分越高强迫症越严重。
  疗效标准:痊愈:Y-BOCS评分降低不低于75%;显效:Y-BOCS评分降低不低于50%,不足75%;有效:Y-BOCS评分降低不低于25%,不足50%;无效:Y-BOCS评分降低不足25%。
  负性情绪:采用HAMA-14评价患者焦虑状态,由14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0~4分,≥14分为焦虑,HAMD-21评价患者抑郁状态,由21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0~4分,>20分为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T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8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Y-BOCS评分、HAMA-14评分、HAMD-21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Y-BOCS、HAMA-14、HAMD-2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两组Y-BOCS、HAMA-14、HAMD-2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研究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见表2~4。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分别为11.7%、1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目前认为,强迫症患者5-HT神经系统功能低下,治疗强迫症可通过提高5-HT神经系统功能来进行。米氮平是一种NaSSA类抗抑郁药,对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一羟色胺能神经系统有双重作用。能阻断a,自身受体,使突触间隙的5-HT浓度增高;同时,能阻断突触后5-HT2和5-HT3受体,间接提升5-HT1A.介导的神经传导,提高5-HT功能,从而起抗焦虑、抗抑郁和抗强迫作用。高月霞、阳中明等研究证实,米氮平治疗强迫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利培酮是DA2/5-HT2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但有研究报道,利培酮能还用于强迫症的辅助治疗,原因可能是:(1)利培酮的抗DA2比抗5-HT2的效应强,强化SSRI药物的抗强迫效应;(2)利培酮的D2、5-HT2.拮抗作用,与SSRI药物起协同作用,从而使SSRI药物的治疗范围扩大。本研究选取米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具有药理学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研究组为8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Y-BOCS、HAMA-14、HAMD-2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两组Y-BOCS、HAMA-14、HAMD-2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研究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分别为11.7%、1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米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优于单用米氮平治疗,且不良反应相当。
  综上所述,米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疗效显著,能降低Y-BOCS、HAMA-14、HAMD-21评分,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presenilin-1/presenilin-2双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dKOmice)模型中海马组织Atp5al基因的甲基化改变情况。方法运用简化的表观亚硫酸盐测序技术(RRBS)检测3只12月龄雌性dKO mice和3只同系同龄雌性野生型小鼠海马组织基因组DNA异常甲基化情况,利用Bismark(v0.7.4)软件进行对照分析获取异常甲基化基因。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分别对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记录两组患者发热、咳嗽等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度,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症状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均等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然后对两组麻醉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与T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
期刊
“正如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A.Heinlein)所说——忽视历史的一代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如果我们不知道历史发展是怎样的进程,就不知道未来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去做什么工作。”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神经外科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教授如是说。在“中国脑卒中大会2016”主题论坛上,她详细阐述了脑出血病的外科与介入治疗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全程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急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6.7%,较对照组的83.3%明显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EGFR-TKI治疗化疗失败后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EGFR-TKI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88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化疗失败后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EGFR-TKI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时间。应用SPSS20.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患者88例,客观缓解率(ORR)为52.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NIBP(NIK-IKKB支架蛋白)和NF-KB p65(NF-KB核转录因子p65)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以来实施手术切除治疗的87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对胃癌标本、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以荧光PCR定量法、Western blot法检测NIBP、NF-K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NIBP、NF-KB p6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腘静脉顺行插管行溶栓治疗,探讨其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血管外科24例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于DSA下置人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后,通过彩超定位行患侧腘静脉穿刺,置人直端多侧孔灌注导管,经导管以尿激酶微泵注射行溶栓治疗。结果治疗后患、健侧大腿、小腿周长差(2.68±1.27)cm、(1.75±1.16)cm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琥珀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联合组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LVEF、LVDD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l)下降速率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危人群的患病率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6月以来在端州区城西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658例COPD高危人群,根据△FEVl下降的速率分为快速下降组(≥30mL/年)和非快速下降组(0.05),见表1。  2.4FEVlT降的多因素Logisticigl归分析  将经单因素分析,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