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之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没有一种发展是与别人无关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堂上如何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作用?本人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適可选材,内容相宜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合作是一种重复劳动,会使学生厌倦。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前提。在阅读课上,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了解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1.选择内容可具体分解的。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因此,哪些内容可分解的,即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
  如在教《狼和小羊》课文结尾:“狼向小羊扑去……”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小羊怎么样了?”我把该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我先让每位学生自行读书、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参加讨论有兴趣,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谈到一两点,中下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大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3.选择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
  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课堂教学必须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围绕重点内容的得出展开合作交流,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
  二、营造氛围,乐于参与
  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情感或观点,有道理的,给予赞赏和肯定。不正确的,决不批评、嘲笑,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感受,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敢说、乐于学习,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创造性火花不时闪现,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很自然的事。
  如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以激发学生的爱岛之情,于是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师:同学们的齐声感情朗读使老师感受到西沙群岛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我稍作停顿,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情,此时,我明显感到同学们的眼里闪现出一丝激动,我急忙抓住学生这一微小的情感变化,继续引导)师:谁愿意来做一名小导游,把我们美丽又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给大家?(于是,一只手举起来了,两只手举起来了,但仍令人明显地感觉到大多数学生思想还没有放开。我继续努力。)师:同学们,你做了小导游,你就当了一回西沙群岛人。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那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啊!大家先在自己的小组中准备一下,练习一下吧。(此时,我又观察了学生的神情,他们在小组中的练习,明显比刚才要投入。)
  三、迎合需要,有效组合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小组成员的有效组合,是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这就涉及到组内成员的分工,首先是组内成员要有角色分工。在小组构建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并培训好组长,以安排任务,监督进程。小组成员分好工,如四人小组中设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计时员(兼噪音控制员)等,分工明确,人人有责。当然,每次合作时的角色,也应该是轮换的,而非固定不变,以期望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展不同的能力。其次,是任务分工。有些活动或操作性强的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给组内成员安排不同的任务。
  四、师生互动,及时点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做学生合作的成功的指导者。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前要及时指点,提出一些合作要求,并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和学法上的指导。如指导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诸如要尊重别人,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善于采纳别人意见等),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合作,达到预期合作效果。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尽量多走动和观察、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适当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习进一步深入。
  1.肯定式的点拨。
  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认为已经达成目标,从而造成了学习过程的终止。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之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启动学生的下一步的学习。
  2.提示式的点拨。
  当学生对完成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
  3.突破式的点拨。
  在学生合作学习到了关键时刻,“一捅即破”的时候,教师往往可以“点睛式”地点拨,使得学习目标一步达成。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努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在课外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使学生能主动自觉地采用这一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灌云县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对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及下丘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水杨酸钠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可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青年合并心肌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A组)、单纯
本文对158名接触矽尘2.75年后脱尘达20年以上的飞机掩体隧道民工进行了尘肺病调查。结果矽肺检出率高达38.16%,主要以Q型矽结节为主,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_1、FEV_1/FV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7.22%、32.28%和12.66%,提示我们对脱离粉尘
目的测量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厚度,探讨其对中耳炎手术治疗效果及重建听力的影响。方法49例(50耳)慢性中耳炎患者根据病情行伴或不伴乳突根治的鼓室成形术,均以耳屏软骨-软骨膜
渠道采取防渗工程措施不仅可以减少输水渗漏量,还可以适当提高渠道的抗冲刷能力,减小糙率,增大渠道的过流能力,提升渠道灌溉用水利用系数。本文根据在灌区渠道改造中的施工经验,总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的命脉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囚,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关
1982~1993年南宁市郊炭疽流行特征分析沈爱军炭疽是南宁市郊区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为了解该病在郊区的流行规律,本文整理了本郊区1982-1993年炭疽患者的资料并进行了流行特征的分析。1资料来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如果小组合作探究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仅仅局限于课堂,那么势必影响学生探究欲望和探究空间的发展,只有将课程资源充分整合,才能够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更大功效。  一、整合学习方式,激活小组探究  品德课程的各项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而教师所设计的小
据卫生部公布截至1998年3月底,已发现HIV感染者9970例,其中艾滋病(AIDS)病人290例,死亡173例。HIV感染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还没有治疗AIDS的特效药和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控制AIDS流行与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