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叔本华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他一生都在探讨人生问题,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而意志却是永远无法满足不了的,人因此才会痛苦。他的人生哲学有着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和无聊的,并提出了两种解救人类痛苦的途径。在大多数问题上的看法尽管让人难以接受,但却是深刻而尖锐的,因此值得对其思想进行研究和反思。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一、叔本华的人生背景
  叔本华于出生于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战争的年代,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对叔本华影响很深。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对人间的苦难极为敏感,所以他的人生观中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欧洲各国战乱后的萧条让他产生了极端悲观的情绪,他深深感受到了生灵涂炭的大灾大难,陷入毁灭感而不能自拔。叔本华开始用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去挑战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对人类充满敌意的狂言,甚至对人性的恶毒攻击,这与构建人类和谐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内容
  1.人是痛苦的人。叔本华把意志看作人的本质和内在内容,生存意志体现为欲望和本能冲动,一个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欲望和冲动,就是因为还没有得到满足,是想得到又没有得到,因此,欲望和冲动只能是痛苦。
  2.人生是痛苦的人生。按叔本华的说法,分裂性的矛盾伴随着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总是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另一种欲望会随之产生,人生俨如钟摆一样,总是在一种欲望和另一种欲望之间摆来摆去,由于人人都无法逃脱这种分裂性的矛盾,所以人生不可能有什么欢乐和幸福。
  3.人生是无价值可言的。叔本华认为,一个人死了,也就没有了“我的意志”,所以是世界末日;而在这个人生前,世界只会是这个人的意志,因此也只是“无”;叔本华说,“人生没有任何价值,只是由‘需求’和‘迷幻’所支使活动。这种活动一旦停止,生存绝对荒芜和空虚便表现出来。”即是说,除了在“需求”和“迷幻”下的活动外,人生哪有什么真实性的价值,世界本来是绝对荒芜和空虚,人的活动哪有什么意义可言。
  4.解脱痛苦人生的两种途径,其一是博爱,当你爱一切人,把世界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的时候,就可以避免痛苦,其二就是禁欲,保持意志的否定,默认命运决定的痛苦。“一个人不仅可从自由意志的探索而认识世界的痛苦,亦可因自己切身的过度痛苦的经验,而获得解脱。”
  三、辩证地看待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情感色调是悲观主义。在他的视野中,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的世界是无穷的痛苦与无尽的磨难。但是,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悲观主义呢?
  1.洗涤意志来分清理想与欲望。他说:“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想要去拥有的,比如:健康、幸福、生命等是最难如愿以偿得到的。因此,我们要洗涤意志,正确看待自己的追求。他说:“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所以要分清理想与欲望,清楚人之所以以一种苦痛的生存方式度日,之所以会苦、会痛,是因为人们有欲望,但是这种痛苦要是以理想为目标,比如人们是以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能够诗意化地生存为目标,这样的痛苦就可以转化为获得成功时的喜悦。因而,我们必须学会分清感性的欲望与理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2.学会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叔本华说:“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在将来,尤其到了糟糕恶劣的日子,我们的记忆就会拉起帷幕:此刻時光已经变成了我们内心眷恋和思念的对象。”然而,就算是现在的我,还是经常会抱怨日子的重复性,发狂地催促着时间,还急不可耐催促那漫长的日日夜夜,为的是希望能快点考完试,快点毕业,快点找到一份工作,那样我就可以摆脱现在的虚无的状态。我从来不可惜、也丝毫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仿佛在前面我将获得无限的幸福,而眼前的生活,每一天都过得那样缓慢,那样不切实,那样的重复……只是我现在懂得,一个人之所以得到真正的幸福,就因为她或他从出生到最终消隐于永恒里的这段经历中,每天都在人世间的生活中不断的克服不可知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盲目性,从中体验到快乐,总之,我们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生命,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去不复返,一定要好好珍惜。
  叔本华为我们解读了一个悲观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并不是消极的。尤其对于我们这些被称为“幸福的一代”的年轻人,对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深思使我们能更加冷静、客观地对待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邱君国.浅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J].改革与开放,2011,(6):196-197.
  [2]吕宁.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J].品牌,2015,(2):290.
  [3]成建梅.浅析叔本华人生悲观主义的形成原因[N].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31-33
其他文献
【摘要】厄休拉?勒古恩是美国杰出的当代科幻女作家,1969年她凭借代表作《黑暗的左手》同时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由此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她与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共同被称为是“女祖先”。为了探索现实中的政治,性别以及经济问题,她总是在创作中构建一个未来式的,想象中的另一个世界,《黑暗的左手》便是如此。小说通过主人公金瑞?艾的视角描述了一系列发生在常年严寒,没有性别差异,社会结构极其简单的星球上
期刊
【摘要】《老友记》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美国情景剧之一。在真实体现了当代美国年轻人的生活风貌的同时,它也深刻具体的反映了美国文化。本文拟以《老友记》为切入点,就亲情观、友情观、爱情观者三方面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以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老友记》;文化差异;美国文化中国文化  《老友记》又叫《六人行》,英文原名为Friends。于1994年9月开播,共十季236集。它主要讲述了六位老友瑞
期刊
【摘要】《许三观卖血记》展示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记叙了主人公许三观为了生活一次次卖血的苦难生活历程,深层的揭示了人类最普遍性的苦难:每个人生活不易,我们需要直面现实的困境,展现出人生的主题就是苦难和抗击这种苦难的精神。  【关键词】苦难;抗争;新人文主义关怀  一、生存的苦难  许三观作为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有着生活最低需求的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纵观余华笔下许三观从青年到老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评价测量的角度出发,以《论语》中孔子的自身评价、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和时人对孔子的评价为基础,对孔子的行为、性格、才干进行分析论述,从而让孔子的形象更加清晰具体。  【关键词】《论语》;评价;孔子;人物形象  《论语》是一本经历无数次的加工而成的书,其中包括了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时人对孔子的评价以及孔子对他人的评价,其中评价的标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也鲜明的
期刊
【摘要】柳美里,在日韩国女作家,1968年出生于横滨。高中一年级时,从横滨共立学园退学。之后,在一边在剧团做女演员,一边开始剧本的创作。1993年以《鱼之祭》获得岸田国士戏曲奖时才24岁,创下日本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奖记录。从幼时起,经历了校园欺凌、家庭内暴力、父母婚姻的不幸导致的家庭的破裂、自杀、受辱等,使得她的早期作品多以“家庭”和“死”为主题。  【关键词】家庭观;柳美里;幸福;责任感  项目
期刊
【摘要】在“爱的律法”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反叛者与守护者形成的巨大作用立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爱,应该如何被界定。在爱的意义生成背后,洛伊展现了印度古老的文化传统,残酷地揭示了爱的代价。  【关键词】爱的律法;反叛者;守护者  微物,却能改变所有,在爱情中那微妙一刻,就足以打破了数千年的制度。爱情,可让人生,也可让人死。洛伊花了5年时间,写出了这部小说,并在1997年此小说获得
期刊
【摘要】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多元发展的教育,是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这种发展,无论是从发展的方向还是程度来看,它都是有差异的发展,正是这种差异,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及其价值所在;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差异
期刊
【摘要】本文对陈力丹教授的《世界新闻传播史》中印度新闻事业发展史这一章节进行阅读研究和分析,将之与中国的近代新闻史发展历程进行比较,总结出几点相似与差异。  【关键字】印度;中国;近代新闻史  陈力丹教授的《世界新闻传播史》除了介绍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新闻事业,也详实地介绍了包括印度在内的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区国家的新闻事业脉络,印度与中国一样遭遇过列强的侵略和战火经历的印度,
期刊
【摘要】安作璋主编的《山东通史·现代卷·下册·邓天乙传》等著作大都认为:邓天乙是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但据罗家伦主编的《革命文献》和孙中山亲笔手书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名单”等史料记载,邓天乙不仅没有当选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也没有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山东通史·邓天乙传》、《山东重要历史人物·邓天乙》等关于邓天乙这方面的介绍都是不准确的。  【关键词】邓天
期刊
【摘要】中国画,不光要画,画的同时要融入画中,感受画中风采,体会画中意境,要感同身受,所以中国画的价值无可限量。对于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来说,技法和意境是一方面,但是在此之前,一个好的构图同样决定了这幅画的价值。。中国画不是匠活儿,每一张画都有着画者的思想在其中,绝大多数画者前期都是临摹大师的作品,等到后期自己创作时,四处寻找素材。其实我是不建议要创作才找素材的,素材应该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一点点积
期刊